“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地方代表团审议时做出的重要指示。进入2024年以来,新质生产力成为了热门“关键词”,在国家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各地如何激发出这一重要力量,进而实现发展的破局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对总书记的系列论断进行认真梳理不难发现,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做好“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三部曲。
引导产业转型要坚持“先立后破”。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有着重要的区别,它是以科技创新作为主导力量,其形成和发展的根基在于科技创新。长期以来,国内很多地区的发展依赖于传统产业,各地在发展过程中也因此形成了惯性思维,传统的认知可谓根深蒂固,这种局面的出现无疑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产生了不利影响。各地只有秉承“先立后破”的理念,才能让新质生产力尽快地建立起来,“立”就是要引导传统产业向新型产业进行转型,“破”就是以创新作为引领,推动众多的优势资源向新产业进行集聚。如重点针对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医药等产业进行发力,通过新产业的创建来打破传统产业对发展的制约。
构建新型格局要做到“因地制宜”。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资源禀赋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如果不从当地的实际出发,盲目地上马新的产业,很可能会导致无序竞争、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因地制宜”论断提出的基础所在。按照中央财办的公开解读,在政策方面,新质生产力涉及到6个方面的内容,这就意味着不可能凭借单一的方式推动转型成功,各地只有结合自身情况、用好资源禀赋,才能避免盲目追新蹭热,构建起新生产力格局。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注重“分类指导”。新质生产力绝不仅仅局限于“高精尖”,它是多种因素共同进行作用的结果,涵盖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众多的方面,在不同的地区新质生产力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要真正形成适合当地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就必须要秉承“分类施策”的原则,对当地的产业状况、科研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有选择性地推动新模式、新产业以及新动能的发展。要秉承取长补短的原则,探索本地优势、展现当地特长,针对不同的新质生产力出台相应的政策举措、进行顶层指导,起到更加精准的“靶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