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是许多人的文化追求。几千年读书之风绵延不绝,中华文明因之延续。我们都知道阅读意义非凡。但是读什么书呢?
如果是随意的消遣时光,手边的任何一本书都可以拿来读,可是这样的阅读有什么意义呢?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留下一句名言:『与其读一千本时尚杂志,不如读一行雪莱的诗。』
如果是为了提升自己,学有所获,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内涵丰富的作品,就值得我们注目。可古往今来的经典之作浩如烟海,我们该从何处着手,又从哪里开始呢?
《我书架上的神明》一书,或许可以担当我们阅读的向导。这本书其实是《南方周末》阅读版“秘密书架”专栏的系列文章。编者直接把《哈佛书架:100位哈佛大学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中对哈佛大学教授们提出的问题拿来给学者们命题:1.哪些书对你的思想的形成产生过帮助?2.为什么?
在这样的命题作文形式下,来自中国传统文学、新兴社会学科、自然科学、人文学界等各领域共72位学者,向读者介绍自己最喜欢或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这些文章汇集在一起,组成了一本几乎可以视为书评的书。对着这些大师级的书评,园子只有敬佩崇拜的份儿。
以往我们总在寻找各种各样的书单,现在就有这么一份,涵盖了历史、政治、经济、哲学、法律、艺术等诸多领域的书单。这份书单,就像是学霸们的学习笔记,让我们一窥他们得以积淀深厚学科素养的奥秘。
因为是要求推荐对学者们有影响的书,有些书的学术性、专业性比较强,显得高深晦涩,但也有符合大众口味的通俗读物。作为非专业人士,不仅可以扩充自己的书单,开拓阅读范围,也可以从中获得学者的读书方法、名家独到的观点。有些书经过学者的解读,还能让人有新的感悟。
当然,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意味着这些学者们都不是那么年轻了,有些书很有年代感,并不适合我们当下阅读。也有些学者可能确实不愿意将自己书架上的秘密分享出来,推荐的书看起来缺乏诚意。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读书是件很私人的事”这一观点。
书中不同学者的行文风格各有特色:有的幽默风趣,有的严肃认真,有的娓娓道来,有的苦口婆心。读他们的文章,就像和很多智慧的灵魂交流一样。
首篇艾晓明的书单就让人眼前一亮。她推荐的是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文中提到:
我看了纳博科夫出的一些考试题,关于《包法利夫人》,考试题共有18个,其中有这样一些:讨论福楼拜对“以及”(and)这个词的用法;爱玛读过什么书,至少举出四部作品及其作者;描述爱玛的眼睛、双手、阳伞、发型、衣着和鞋子。
老实说,《包法利夫人》我是看了,但这些题目我全答不上来,除非带着这些问题再读它,至少读五遍。这些题目有点像网上的金庸迷出的考题:黄蓉如何将豆腐制成“二十四桥明月夜”?萧峰以一招“见龙在田”拍击慕容复,慕容复以何种招式应对?假如让他们出题招博士,我怕我也是考不上的。
纳博科夫的小说可能大家还有所了解,但他的《文学讲稿》,作为非专业人士,园子表示听都没听过,而艾晓明的推荐,立马勾起了我的阅读欲望。
与之首尾呼应的朱锡庆,则在文章一开始就写道:
读书有成本,这就是读书所占用的时间。如果一本书既不能带给你乐趣,也不能带给你启发,那不如把读书占用的时间用于打牌。我不同意开卷有益的说法,有好多书是不用读的,因为白耗光阴,一无所获。可是哪些书值得读呢?读物的选择可是带有悖论的难题。
你没有读,怎么知道这本书怎样呢?
你要读过以后才知道这本书值不值得读。
可是你不知道这本书值不值得读,又凭什么去决定读或不读这本书呢?
这段唐三藏式的提问,让人莞尔,也引人深思。而他提出的既不管经典不经典,也不看书评的乱看一通的方法,让人耳目一新。从乱看中挑选作者,从而节约耗费的时间。朱锡庆是经济学研究方向的,连看书都要计算成本,从中挑选最节约成本的阅读方式。这对读者而言,又是一种新的启发。
总体来说,《我书架上的神明》是本对阅读具有引导意义、可以常翻常新的书,适合放在手边,闲时翻一翻。读者可以从中不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书,然后毫不犹豫下单将其收入自己的书架,开拓自己的阅读范围。
原创文章,转载须经作者园子东角一棵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