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在捣鼓一件事,一天中除了上班、睡觉,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件事上。
对于自己来说,这是具有一定挑战的事情,因为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到?能不能做好?
但是为什么还要选择做呢?
原因只有一个:走出舒适区。
最近很流行“舒适区”这个词,所谓“舒适区”就是在这个区域里,每个人都会觉得舒服、放松、稳定、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个区域,人们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不习惯。
其实,说的简单一点,舒适区就是在某一方面或领域,自己已做的得心应手,没有任何困难与挑战。
但是如果离开这个舒适区,因很多情况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或是以目前的能力无法做到的,所以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略感吃力,从而产生不舒服或紧张的感觉。
既然离开舒适区是不舒服的,为什么还要走出来呢?
因为在舒适区与恐慌区之间有一个学习区,“学习区”就是当你的任务超出你目前的能力范围,但是经过学习还是可以胜任的时候,那么这时便处于学习区。
处在这个区域的好处是可以提升自己,学到更多新的知识。
处在这个区域是最好的状态,因为如果进入了恐慌区,自身的能力与任务相差太远,在这个区域中会感到忧虑,恐惧,不堪重负。人在焦虑的情绪下是很难集中注意力的,所以在恐慌区学习效率非常低,甚至无法学习到东西。
而我最近挑战自己的这件事,正好处于“学习区”内。
02
前面卖了那么多关子,还没有说出这件事是什么。
最近捣鼓的是,在知乎上开通了一个live,讲课的内容是关于“如何通过造价工程师”。
在申请之前,内心一直很纠结,到底该不该申请?如果讲不好怎么办?开课中万一卡壳怎么处理?会有人来听吗?
纠结了很久,也在知乎上购买别人的课程学习了下,听了听别人是如何讲课的,觉得这个事情可以做。
虽然说目前距离成功举办一场live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在开讲前,我还有二十几天的学习时间。
我觉得通过学习,这个任务可以完成,而且这个课程主要是经验的总结,自己有造价工程师证,对于考试复习有一定心得。
但是对于课程的设置、软件的操作、讲课的节奏等是缺乏经验的,因为这些自己从未做过,所以有点紧张与担忧,好在这些是可以习得的。
所以最终发起了申请。
申请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第一次未通过,是因为没有上传工作职位证明及所在公司信息。
完善后,第二次便审核通过了。
03
从现在距离开课还有二十三天,在这段时间内,我的计划安排如下:
1.根据课程大纲,细化其中授课内容(所花约五天时间);
2.在知乎专栏中发表文章,并链接自己的live进行宣传(持续进行,尽量是每天一篇);
3.整理以往自己考试复习资料,授课时或课后分享给购买者(所花约五天时间);
4.学习最新造价工程师方面的政策(所花约三天时间)
5.live测试,学会使用如何发语音,如何发图片,如何回复文字等(所花约3小时);
根据这个框架,将计划分解至每日工作中,逐一完成,相信自己可以将这场live成功举办下来。
04
其实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以教为学。
即使这场live报名者只有1人,我也会认真的讲完本次课程。
因为很多时候,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走出舒适区,尽情挑战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