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这场虚假的盛宴,谁来打?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央视3·15消费晚会播出的时候,我躺在床上看《人物》杂志,看得很晚。夜很深很静的时候,一本好的杂志,会杀死文字,打败时间。人物从水面浮起来,赤条条、敞着,站在你面前。

周岩浮上来的时候,我吓尿了。6年前,这个刚过完生日的16岁的安徽女孩,被追求她的男生泼汽油、点火,霎时全身被裹进火海,整个身体像烤乳猪似的,噼里啪啦。醒来后,她发现身体一片焦黑,火苗舔舐了她全身28%的面积。

6年过去,无数次手术。20来岁的她,看着人的时候,我透过图片,依旧能感受到她对这个社会的恐惧,心灵震颤不止。周岩母亲的一句话让我凌晨一点都全身冷汗。

“我从来没干过一件坏事儿,为什么得到这样的一个报应。女儿出事之后,我信了佛。孩子不外乎就是两种,要不就是来感恩,要不就是来找你讨债的。她(周岩)是后一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出于好奇,我百度了一下周岩,因为当年这个案件发生时,我还在读高中,了解不多。6年过去了,我看完报道,确实想知道,一个青春等于是一场灾难的女孩,如今青春正在慢慢滑向尾部,她是否也从灾难里慢慢走了出来。

出现在搜索三条的是“周岩吧”,首页有一条帖子,“周岩一家真在北京定居了?”出于好奇,我点进去,一整个页面全是“婊子”、“周婊”、“周骚货”。其中有一条这样的留言:

北京电视台多,有助于周婊游窜其中编故事骗智障,毕竟安徽经济不行,在安徽编故事骗的钱太少。

而去北京,在某种程度上,是王嫣云撺掇她去的。王嫣云就是曾经的裸模苏紫紫,她对抗世俗的方式就是,用世俗所不能接受的一切行为,把世俗践踏在尘埃里,说,你算个屁,——例如裸模这个职业。

事发之后,周岩一度陷入抑郁,呆在阴暗的房间里不愿出去。不愿出去的原因是,她害怕见到异样的眼光,那种眼光,是一把刀,多瞅一眼,就是捅一刀。

周岩曾想去找一份图书修补员的工作,去应聘时,进入图书馆,突然,哗啦,所有女孩的眼光都聚集过来,特别惊讶,特别嫌弃,一点都不隐藏,像一把明晃晃的刀。

但王嫣云跟她说,你得走出去啊,站到有光的地方去。

2011年,周岩五一去了南京,看到玄武湖,她从来没看到过那么大的湖,心境豁然开朗起来。她那一刻心想,我要出去看更大的世界,我不想窝在这个地方,我不想再忍了。

这是去北京的始点,也是理由。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条评论让我感慨,很多时候,那些看起来人模狗样,穿着光鲜亮丽的人,揭开皮肉,藏在里面的,是怎么样一种恶毒?

一个16岁被大面烧伤的女孩,拿着180万赔偿款和部分网友捐赠的善款,从一个小山村,去一个比较大的城市。

也许是为了逃离,也许是为了把自己置于更大的人潮之中,也许是为了在一个更开放的地方找到接纳。或者更直接的原因,北京的整容水平高得多。

我很难理解,那个人如何会得出那样的结论。我试图还原他的逻辑线路,从信息中提炼了几个关键词:

“16岁”、“烧伤”、“180万”、“善款”、“小山村”、“定居北京”。当我人为再过滤掉一些词,只保留“180万”、“善款”、“小山村”、“定居北京”这四个词时,一条清晰地逻辑线就出来了。

这个姑娘拿着上百万的善款,从一个小山村,去了北京。“定居”两个字,让人们脑海里蹭地一下冒出高得离谱的北京房价。于是,一个悲惨的少女变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网路骗子:她用自己悲惨的遭遇,招摇撞骗,拿到了大量网友捐款,一夜暴富,还在北京买车买房。

“臭婊子!”

但那些骂出这个词的人,究竟是被信息本身引控的;还是自己人为过滤掉了那些贴近事实真相,但不符合自己发泄情绪(例如仇富、痛骂)需求的信息。

图片发自简书App

信息本身极有可能是虚假的,这是信息制造者导致的。

有一次,一档电视节目邀请周岩做嘉宾,导演跟她说,你要承认自己早恋,好教导年轻人不要步你的后尘,你看,早恋造成的后果多严重,烧成这样。

我几乎可以揣摩出这个导演的心思:孩子早恋是中国父母的一大头疼问题,正愁没有例子,这个时候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因早恋而被烧伤的少女的例子,等于是一头撞到观众怀里了,收视率肯定高。

周岩毫不犹豫地回绝了:“你不能为了收视率,糟蹋我吧。”

网络上流传两张周岩和陶汝坤的合影,但按照周岩的口述,她从未和陶汝坤有过恋爱关系,照片是真的,但是被胁迫的。(有一次陶汝坤骚扰她,她告到老师那里去,之后,陶汝坤就狠狠把她揍了一顿,她就不敢激烈反抗了。)

还有一个媒体,详细地报道了周岩和陶汝坤交往的细节,包括一起逛街、互相到对方家中。周岩回应说:“除了名字是真的,就没什么是真的了。采访过我,但我说的东西,都被扭曲了。”

信息制造者(媒体人)其实是一个置于事实真相和读者之间的媒介,他们每天固定的工作,就是收集碎片性的真相,然后把真相整理成易于阅读,能打动人,为大众关心的文章,推出去,给世界看到。

这意味着他们天然就有一种权利,可以在真相和读者的真空之间,翻云覆雨。说得神化一点,他想让你看到什么,就让你看到什么;他不想让你看到什么,就不让你看到什么。

真相在信息制造者手里,只是素材。他们要利用这种素材,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可能是流量、吸引人,也可能是发泄自己的情绪,当然,也可能就是为了还原真相。毕竟不少媒体人就是抱着良心干媒体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另一种可能是,信息制造者提供了接近真相的信息,但读者只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那部分内容。

常见的情况,一部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洋洋洒洒五十万字,你只看到了黄文、床戏、激情戏,你人为过滤了大部分其它动人的故事和动人的思考,于是,你认为这本书是黄书,该禁。

这不是媒体的过错,因为读者的脑子里信息过滤机制就是错误的。

周岩烧伤案,完整的事实真相,从早恋到校园暴力,到女生安全教育,到学校安全意识薄弱,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每一个点,都可以切入。教育局看到的是校园安全意识,妇联看到的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用这些点切入,还原真相,得出结论,都没错。

从180万和定居北京这个点切入,其实也没错。真正的错误发生在切入之后,就不深入了,直接把这个点变成真相。于是,拿着180万赔偿和网友捐赠善款去北京买房买车,就变成了整个真相。

而其实,错误的信息过滤机制和价值认同的极端,有很大关系。仇富的人,往往看到拿着善款定居北京这样的字眼会怒不可遏,情绪轻松控制了他的脑子。他忽略所有的一切,而以“利用炒作,一切暴富,买车买房”为唯一真实内容。

很多年前,我记得有一个叫蔡洋的男子,在那场狂热的反日游行中,抓起一把U型锁砸在一辆日系车上,车主急了,跟他理论,被他一锤子砸得脑浆喷涌而出。

当一个人的价值认同极端化时,不可避免地会浅薄化。因为极端就意味着拒绝接纳,而拒绝接纳,就是孤立,就是井底之蛙,井底之蛙通常浅薄,浅薄到认为爱国就是不学英语,用日本产品就是亲日。

图片发自简书App

信息造假是轻而易举的,改几个字,删几个字就行了,成本极低。

传统媒体山河日下,新媒体风头正盛。没有介质,成本为零,新媒体造假就是手到擒来的事儿。但这不是我想说的,我想说的其实是,信息造假这个事儿,不是媒体完成的,是读者与媒体的合谋。

你手机里的公众号这么多,所有人都在想办法吸引你点进去他的公众号;但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信息太多了,人的注意力被极度稀释,于是,就去摸的你心理,你喜欢看什么,我就提供什么。

真相、事实、良心,滚一边去。

十点读书写过至少数十篇“XX见人品”的文章,例如:细节见人品、衣品见人品、房间见人品、借钱见人品。“人品”这个词最火的时候,所有的公众号都是“见人品”。我们调侃,以后放屁也见人品,挖坑也见人品,撒尿也见人品——毕竟你撒哪、怎么撒,是脱裤子撒,还是拉开裤链撒,都能见人品。

信息的价值离阐明真相越来越远,离阅读量、流量越来越近。一切以多少人看了为指标,哪怕为达到指标,扭曲事实——不扭曲谁看啊。

究竟什么才是读者喜欢看的呢?性、暴力、出轨、金钱。那就写性、暴力、出轨、金钱吧——所有的事儿,都往这上面靠。真相像悬挂在故宫大殿的那块“正大光明”的牌子似的,凄凉而幽冷。

我们提供你们喜欢看的内容,你们从内容里发泄自己的情绪,骂骂、踩踩,痛快一下,关了手机,接着继续虚假的生活。我们心知肚明,配合良好,谁都不知声。悲惨者依旧悲惨,混蛋者依旧混蛋,真相依旧遥远。

但那又什么关系呢?读者又不需要真相,读者需要发泄。借用周岩的一条微博:“我不想再看见你们因为我哭······所以我拼命逗你们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5,980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422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3,130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553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408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326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720评论 3 38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73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678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22评论 2 31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48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35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38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00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83评论 1 25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692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893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Python中,字典是一系列键——值对。每个键都与一个值相关联,你可以使用键来访问与之相关的值。与键相关的值可以...
    一日歌阅读 435评论 1 4
  • 怎么可以就此睡着 喜悦悄声如此热闹 当青年串起遗落少年时的珠子 就接住了那些失而复得的秘密 虫声如此寂寥,在西南凉...
    丁千阅读 298评论 0 0
  • 北京鹤年堂成立于1405年(明永乐三年),是由元末明初著名回回诗人、医学养生大家丁鹤年创建的。鹤年堂原址座落在现宣...
    海竹缘阅读 2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