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有点微微小雨,天气预报说会转多云。我在这里住了三四年,很少去对岸看看。不知道那边都有些什么?从东洲渡口坐到里山渡口要一块钱(从那边坐到这边也是一块钱)。再坐公交到山脚下,就可以往上爬了。一开始不知道哪里有山路,我就沿着盘山公路走。途中能碰到挺多老头、老太太。其中两个老太太坐在门口闲聊,用好奇的目光看我。我看他们挺慈眉善目的,他们好像也很有想跟我聊天的意思,就跟他们聊了几句。我说:“这边哪条路可以到天空之城”。他们咿咿呀呀,跟我说了很多,可是我一句也听不懂。我都不确定他们到底知不知道我说的话。实在没法交流,我就笑着继续往前走。走到一个路口(旁边还有一颗玉兰树正在开花),后面的老太太叫住了我。又说了一些我听不懂的话。我想他们应该是听懂了我要去天空之城,而给我指路。顺着老太太指的路我往上走,还真能走山顶。今天要是没有老太太指路,我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冤枉路。山里面其实还是有很多房子的,而且建的都特别好,一栋栋跟度假别墅一样。沿途有很多枇杷树开花,蜜蜂在嗡嗡的采蜜。也有很多覆盆子,虽然有点酸,不过也还好,过得去。还看到了一只应该是獾属的动物,一开始它看到我的时候还愣了一下,等确定我是人类之后,咻的一下就跑走了。
到了山顶,基本上能看到水库全景(这水库是这附近最大的水库)。天气转多云之后,云朵呈排骨状布满整片天空。景区里有风车、轨道、月老庙、茶树等等。走着走着,碰到两个姐姐,他们在捡山茶籽。我问他们捡这个干嘛用。她们说这个捡回去用水煮开了,可以拿来洗头,洗完之后头发会特别光滑顺溜,比所有洗发水都好。说的我也很想捡一些回去,不过想想我这平均长度一厘米的头发,倒是没有必要用这么高级的洗法。他们还跟我说,这边门票要58元,叫我小心别被查门票的人逮着。
看边上还有一个更高的山头,就往那边爬去了。经过一片芦苇地,芦苇地里面有一条暗道可以直通山顶。山上视野好,可以看到附近很远的地方,也可以确认这是不是附近最高的山峰。看了一会儿风景,就往回走,我沿着盘山公路走,走一会儿我就后悔了,应该原路返回的。沿公路走,让我多走了好多路,多两倍不止,而且脚也走疼了(我发现人的脚的生理构造,其实是很适合走山路的。人在走平地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用前脚掌和脚后跟着地,走多了容易磨破皮。如果是走山路的话,因为不平的路况,更多的是足弓贴着地面。这样的话受力面更大,而且足弓是软的,走起来其实像按摩一样,也不容易磨破脚)。到了景区门口,发现那条小路在景区里面,如果我要走山路返回,就必须经过检票口。我跟检票的人说,我要从景区里面的山路下山。他们很好奇我是怎么上来的,又是怎么走出景区的。不过他们倒是没管我要门票钱,还护送我到下山路口。下山比较快,一个小时就到了山脚下。山脚下有卖蜂蜜的,我买了两瓶枇杷蜜,带了回去。
东洲岛把富春江分成两条江,黄公望故居是在东洲另一侧的对岸上。说到黄公望故居,700年前黄公望曾在此地隐居了十几年。并且画了一张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这张画,作为元代的代表,被评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张画他是给他的师弟无用师画的,据说前后用了七年的时间画成。关于这张画有很多故事可以讲,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这张画在清代的时候被一个姓吴的藏家收藏。由于这个人特别喜欢这张画,对它爱不释手,在临终前,决定让他儿子烧了这张画,跟着他陪葬。烧的过程中,这个姓吴的也就断气了,这个时候他的一个侄子及时的救下了这张画。可是画已经被烧成了两段。短的一段叫《剩山图》,长的一卷叫《无用师卷》,现在分别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年这两张画还合并在杭州展览了一次,轰动了全中国。由于《无用师卷》在海外,所以基本上你很难看到。去年《剩山图》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过,我去看了。看名画不好的一点就是,看的人太多,大家都慕名而来,排队半小时,看画30秒(据说你去巴黎卢浮宫看《蒙娜丽莎》也是这场面)。看下来,人挤人,只能说体验感很不好。不过画还是很美,我也在黄公望隐居地附近住了这么久,从来没觉得周边的山水有比画中的山水美。我还曾经爬到过这附近最高的山峰“如意尖”,上面有一个四四方方的观景台。向南看,能看到东洲。向东看,能看到富阳。向北看,能看到银湖。向西看,能看到西湖区。很难想象他就是看着这些景色而画出一张传世名画(不过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富春山居图》的取景地,实际上是在桐庐,并不是在这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