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该求知的年纪,你却忙着赚钱

什么?学习知识不就是为了赚更多钱吗?这可能是有些读者的第一反应。

你如果这样想,我不怪你。时代让我们热衷于将一切努力高效“变现”,我们开始以盈利的能力来衡量知识的价值,好像能换得钞票的知识才是值得追求的知识。于是金融、投资、理财、市场、代码、创业、职场、策划相关的书籍、文章、课程人们趋之若鹜,而关乎生命、人性、文艺、修养、社会、审美的内容越来越少有人问津。这不仅是商品市场、消费者文化和物质主义思潮对整个社会氛围的宏观影响所致,也是因为我们越来越疏远和忽视了人作为人独立于附属的物质资料而自有的价值。

“知识就是财富”似乎被误解了,人们现在觉得“知识就是换得财富的工具”。一方面,这并没有错,如果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这无疑是一种价值,也理应获得相应的物质回报。然而知识本身,不作为一种生产工具,也是有价值的。高三的时候偶尔看手机上有道字典推送的英文句子,其中一句一直伴随我到了已经大学毕业的我的今天——What's amazing about knowledge is that no one can take it away from you. (知识的令人惊奇之处在于它无法被夺走)。财富是会消长浮沉的,而知识一成为你的就始终伴你而存在,成为一种安全又耐久的储备,任持有者随时取用、品味。

也许有人会说,我的确热衷赚钱,但作者不要目光短浅,我赚钱是有更高的更远的目的和追求的。我并不怀疑这一点,极少有人是为了敛财而敛财,这样的愚蠢是各个民族和文化都时常讽谏与鄙夷的。也许,你积累财富为的是仗义疏财、兼济天下,也许你积累财富为的是周游世界、细察人间,也许你积累财富就是为了活得安逸舒适逍遥自在。这些都无可非议。然而我想问,一个将精力全部付诸对经营与收益的盘算而无心读史赏文吟诗思世的人,与另一个心驰于诸先贤明哲仰可观星宿俯可数河川的人相比,他的言行、志趣、生活中所能体味的风骨、境界、感慨,会是一样的吗?花同样的钱,这两种人获得的心灵的营养和享受是一样的吗?如果知识能够使一个人更完整更深入更厚重更细腻地品味那些他想要用钱交换的事物和经历,那知识不应该是起码同等重要的资源吗?

我喜欢读传记,我发现古今中外但凡活得比较潇洒自如且坚持本心和本性的人,都热爱寻求和赏玩各种各样的知识,而不甚看重钱财。

陈寅恪先生先后在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多国名校求学,却总是不等拿到文凭就启程离去了,因为他觉得该拜访的学者拜访了, 该获得的书籍获得了,该懂的思维方式搞懂了,要那一纸劳什子有什么用,维基百科评价说“颇具意味的是,陈寅恪四处求学,学贯东西,可一生中没有一张文凭。”。要是用以功利为目的而学习的人的标准衡量,他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不拿文凭不拿证,怎么提工资怎么升职称啊?然而陈寅恪在1925年回国后,带着吴宓冠以的“全中国最博学之人”的名声,在没有文凭没有发表过著作的情况下,被清华国学研究院聘为导师,而很快被清华其他教授称为“教授的教授”。在那个年代,留过洋的文人想要谋财谋位是不难的(《围城》里讽刺过借留洋经历谋财谋位的功利型文人),而陈寅恪没有用他的青春去追求飞黄腾达,他坚持广泛深入地求学,即便生活艰苦,仍省钱买书。其同时代那些忙着赚钱的同学们同僚们历史怕是早已忘记了,而陈教授的一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其恰如此言的精神和思想,仍然在发光。

卢梭在他的《忏悔录》中颇为详尽地描述了自己少年与青年的历程,他居无定所,总是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行业间穿梭。他虽脾性乖戾,常常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自由而纯真的心。在游荡的过程中,他有过平步青云的机会,在古丰伯爵家他得到了伯爵儿子古丰神甫的亲身教导,他对学习知识有极大的兴趣,其刻苦与聪慧使得法弗里亚伯爵向国王提起了他,然而就当所有人都对其寄予厚望的时候,他为了一个与同乡的风趣小伙子巴克勒徒步旅游回日内瓦的机会而离开了伯爵家。卢梭几乎一生都对钱财没有提起过太大的兴趣,然而但凡是有学习的机会,无论是从一位神甫那里学习宗教和做人的道理,还是从游子那里学习音乐,或者从一位佣人那里学习植物学,他立马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知识对于他来说是帮助心灵摆脱羁绊的东西,帮助灵魂保持自由的东西,若是不能不断寻求和思考使人畅想和兴奋的有趣知识,他担心自己就会丢掉了真实的自己,也就不会幸福和快乐。也许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卢梭的一生并不是幸福的,他经历过逃亡、恐慌、责难。然而任何读过《忏悔录》的人都能很直接地感受到他作为一个人的真实,那种因识见渊博、淡泊名利、思想自由而他人无法扭曲的真实。

不少人都听过“长安米贵”的典故。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二记载此事﹐作"长安米贵﹐居大不易"。”顾况先后的两句评论,用合这篇文章主题的方式陈述出来就是说,“年轻人,没钱很难混的哦”和“有这样的知识,也就不愁没钱了”。可是《赋得古原草送别》并不是什么经商之道投资之门,它只是用如此朴实的语言展现出了一种自然又令人感动的“韧劲”,它只是一种对生命的歌颂,一种情怀的表达。如今若有此般言语出现在朋友圈,不少人怕是会调侃说“矫情”、“有的没的”,青年人的父母可能会说“浪费时间”、“不干正事”,因为这跟美好生活似乎扯不上关系,对银行存款好像起不到帮助。可是年轻的白居易就因此而声名鹊起了,并终于留名史册。

赚钱只是一种交换,你付出一些价值,得到一些货币用于去交换其他有价值的事物。而求知却不仅是一种交换,因为你的人格、你的观念、你的思想、你的心态、你看待世界和与世界交互的方式都会发生可持续的、深远的改变,并因此而能为你带来可持续的、宽广的价值。年轻人不应疏忽求知,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年华应该用于挖掘和美化自己的内在,莫要只关注给自己的外在空间添砖加瓦。你的钱终有一天就不是你的钱了,但你的知识始终是你的知识,在你溘然长逝之后都有可能仍使后人不断受益。

在最该求知的年纪,别光忙着赚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