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初夏,2017届的毕业消息兴奋地刷遍了朋友圈。
同时,除了关注17届的小伙伴们,我还想念着刚刚毕业一年的2016届毕业生。
不知不觉一年之期已经到来。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或许已经找到心仪的工作,或许还在挤公交、地铁找工作的路上。但不管怎么样,你已经经历了,社会整整一年对你的磨练。对于工作一年的你,我想问你的第一份工作还好吗?
01
A,搞自己的教育培训工作室7个月了,经营得还算差强人意,有些家长还是愿意把孩子放到他那里学习。毕业那会选择回来家里,专业学的是化学专业,在小城市根本GET不到点,学校背景也就那样。
回来第一份工作是保险销售,做了三个月不到便不了了之。之后便是会场、体育场地销售了。这份工作好的地方是比较闲,趁着空闲时间与现在的合伙人接触了一段时间家教培训。抓住了这个机会,迅速建立了家教培训工作室。
02
同样的回来的不只是他,还有很多的毕业生。大城市聚集着一大批的年轻人,小城市的年轻人则聚集在体制了,B也是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当初父母为之设定的路径就是回家里考个公务员。
天公不作美。第一年国考、省考、省直事业单位、本地市事业单位、邻近市事业单位、本市各个区县的事业单位几乎都是差那么几分子,最终与父母的理想总是差那么点,B也自嘲成“差不多”先生。退而求其次,最后选择了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也算是差不多吧。然而,心中的公考成功梦一直没有消退,每次的公考考场上,依旧能看得到“差不多”先生。
03
和B一样,C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国企,只不过不是在家里而是在广州。他说受不了太安逸的生活,受不了每天混日子般的工作和生活,受不了不曾起飞的日子对生命的辜负。不到5个月他选择辞职。
大家都劝他骑驴找马是最好的方式,最终他选择了裸辞。裸辞的勇气虽然坚定,找工作的困难但也不少。异样的眼光、几乎隔断时间便有的负能量爆棚、每天重复地刷着招聘网站,一直找了三四个月才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04
D很满意自己的工作。大二的时候开始去实习,到大三就决定要去互联网公司工作。因为大四实习表现优异,直接留在了实习所在的公司。作为D同班同学的E,可就没混得那么好了。
05
E选择了去另外一个城市,也是奔着互联网公司去的,毕业差不多一年了。他现在只能感叹:生活虽然没有改变,我还是要继续寻找我的第二年。
|反思
每个人的机遇、特质、积累都不一样,所面临的结果也可能千差万别。要是有“假如”这个药卖,药买完后,会去找一份怎样的工作当作你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呢?
可这世上哪里有“假如”卖啊,但是偶尔“假如“下,确是有些作用。这可以给我们适当反思的机会,看看自己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是否成长了,是否离这个”假如“更近了一步呢?
| 迷茫
迷茫是大学里的关键词,这或许贯穿了整个大学。但我们经常天真地以为只要毕业了,这个关键词就消失了,或者一毕业这个关键词就匿迹于我们的脑海。经历了一年的职场,沉痛的代价提醒着我们,抵御迷茫之战只能是持久战。
有个公司的姐姐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迷茫随着我们进入职场,仍旧还是我们的关键词,而且比起在大学里,更加深沉难以缓解。
| 积累
听完C的故事,很感动也很佩服C。从一个大家特别是父母亲眼中认为一个极好的工作中辞职出来,本身就一件十分需要勇气,我佩服他有这份魄力;辞职找工作4个月,最后找到一家满意的公司,我佩服他没有屈服于异样的眼光,将就找了一份工作,我佩服他这份定力。
换工作,特别是裸辞换工作,确实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没有实力的跳槽是需要慎重的。工作需要一份技能,倘若上份工作没有没能给予你足够的积累,我想跳槽之前需要弥补些;除了需要技能的积累,更需要心态的积累。没什么工作是容易的,没有很多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
| 年轻
我问一位从体制辞职的朋友,为什么会辞职。他说,我在体制内干了半年,不是告诉所有人那样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因为在浪费生命。
吃老本,这个岗位需要用到的都是我早已拥有的技能;太闭塞,我还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也没有得到任何经验。或许等到我50岁的时候我会后悔,但24岁的我还想出去闯一闯。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
本文由“咋刚毕业”发布,XX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