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随着阅历的增长,读书的积累,越来越感到世界很大、很精彩,自己很无知、很渺小。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不仅涵养一个人的气质修养,也开阔视野,带你走进更多未知的世界。学无止境,一进心理学深似海……仿佛进入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天地。虽说该走的路还是要走的,知道有坑也还是要进的,但在红尘中翻多几个跟头,就会发现个体的无知,才谦卑地懂得要放下各种绑架,好好学习、修炼就好。学习路上,持续浸泡,成长与变化会发生在不知不觉间……
人生有很多的可能性,改变认知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选择,生活可以更有趣、更丰富。心理学不是控制别人、控制关系的魔法,也不是让你拥有透视眼,但能让你更有觉察力,洞悉社会化不同角色的相处之道,能帮我们更好地接纳和看到自己,逐渐内心丰盈,安然自在。
年岁渐长,开始意识到尊重界限的重要性,不想耗费宝贵的时间在不重要的人与事上,只想专注做自己喜欢的事。人与人之间是有能量流动和磁场的,自信而自知,不再自以为是,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去看待他人,也不去刻意追求优秀。不装不作,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新的一年,做好三件事。一是拓宽知识面,补充知识短板。二是继续好好学习心理学,并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做好本职工作。三是好好爱自己,开心健康地生活,修好自己,正向影响身边重要的人。
市场经济的一点学习
工作稳定,待遇不错,生活安逸,不懂投机理财。从来没有关注过资本市场,对市场经济毫无认知,近年来开始意识到需要去了解一下大环境下的经济发展走向,多点常识也是为了生活更有保障。 知识可以从无到有,开始有意识看一点书,听些讲座。上周五去先行听了个关于宝万之争的讲座,作者亲临现场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不少宝万之争的内幕与王石的生活趣事,其中也有不少我似懂非懂的专业术语,对于我这个经济白痴来说需要多学习点才能懂~提纲式记录一下当晚听到的主要内容。
① 作者以先行书店貌似台湾地区书店,灯光明亮,给人温暖作为开场白。②自我介绍说喜欢旅行与读书。③ 再从自己参加饭局”引起故事“田朴珺”(身材俊秀,估计超过一米七),态度柔和,同座都是大企业家。介绍了不少趣事。④好奇“田朴珺”吸引“王石”(大家对她充满期待)。她有趣,女性稚气。与“王石”是好友。⑤被问及“宝能与万科之争”⑥姚振华是典型潮汕人,带厨师到北京,工作狂,极其聪明。⑦“王石”内心骄傲,被其接纳则称为好友,类似对“田朴珺”女士⑧剑桥大学留学时候的浪漫经历。奥秘“倒卖玉米”开始,多元化生意,带领万科成为现在的上市大公司。⑨“宝能与万科之争”王石与“姚振华”[股权]。拉深圳地铁入股。涉及土地估值问题。姚振华成为百分之二十五股权之后要罢免董事会。双方同意见面洽谈。王石“小看”“姚振华”。讽刺他是“卖菜”的。喜欢女性秘书。“姚振华”被激怒了! 华润集团也没有多大兴致相助“王石”。“万科合伙人计划”被曝光(杠杆)。 “田朴珺”以“王石太太”身份参与直播。 “万科”停牌。两个跌停股反弹。香港公司、恒大集团等开始入股“万科股份”。⑩“许家印上市2008年”(许家印铁腕治理企业。与当时富豪交情非浅)。“王石”最低潮时候外貌憔悴。君万之争。 “姚振华”增持“格力”,遇到“董明珠”坚决反对。“万科”没有及时回购,带来了“姚振华”参与。与“华润”沟通无效。“傅育宁”第一次引入“华润”,没有成为(控股股东),而是(财务投资者)。没有解决“股权分散”。“田朴珺与王石情感”有很多浪漫的爱情故事,感情是真切的!(例如:在哈佛借拖板车拖书)。 “万科改变董事会”(深圳地铁购买了华润以及恒大的股份)。“王石”被“离职”(银监会&保监会进驻调查)。“怕被监听”“很紧张”。保险公司“万能险”被叫停。“安邦保险”被批判。“万科内地被停牌”,在香港“交易”。“姚振华”还是大控股。刘姝威炮轰。[混合监控]部委成立。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新时代。二级市场收购“万科”等大公司。类似的事件之后频繁发生。
破除执念,才有可能掌控人生剧本
因为听“宝万之争局中局”的讲座,错过了上星期五丛老师课程的直播,今天回听了课程录音。听丛老师从案例收集中精选出来的代表性案例进行解剖,看到案主的执念与困惑,以及老师层层深入的分析,除了佩服老师的功力以外,感到打破代际传递,破除执念,活得真实轻松、温暖自在,还真的是很多人毕生都不一定做到的事情。因为很多人连意识都没有,别说去改变了。记录一下收获与感想。
很多人成年后都在扮演自己小时写好的剧本里的角色。心理学也许是帮忙看见这些剧本,模式,要不要换剧本剧情还在自己的选择。
和错误的人结婚,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容易犯的错误,而这也可能是人一辈子最昂贵的一个错误,更不要提这种错误对于社会、雇主和下一代的影响。虽然在生活中,完美是不可能存在的,不悦也是常态。但是在婚姻中,我们总能见到有些伴侣之间那种原始、全方位、烙印在骨头里的不匹配。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些不匹配不只是所有长期关系都会出现的小失望,而是真的,有些人根本就不该在一起。更让人难过的是,人们选择错误的结婚对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易懂。对于选择正确的结婚对象这个事情,为什么很多人是睁眼瞎?那是因为一是很多人不了解真实的自己。对于自己的人格如此缺乏了解,也就难怪不知道自己想要找怎样的人了。二是因为更不了解别人。我们需要知道对方对于权威、羞辱、内省、性亲密、心理投射、钱、孩子、衰老、忠诚等等数百样事物的观点和态度。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把一系列的完美形象投射到爱的人身上从一些小的细节上,脑补对方的整个人格。往往在恋爱里说不出真正的内心快乐,只是理性觉得舒服、合适。三是因为单身时间久了,就想找个人结婚了。我们要有接受单身多年的觉悟,才能有机会开展优质关系。否则的话,我们爱的只是“不再单身”需要婚姻,而不是“我爱那个人”,在没有深刻的明白婚姻会失败的原因时就结婚了。四是很多人寻找的不是快乐,而是熟悉感,这种对于熟悉感的追求很可能会影响我们对于快乐的追求。总的来说,你主动选择的婚姻有三个功能:一是让你重复体验早年的缺失;二是让你发现早年的恨;三是填补早年的缺失。中国人大多数的原生家庭,父母的婚姻是不快乐的,很多人从小没有习得真正的亲密与快乐,并不习惯真正的快乐。而是形成了种种的防御机制,在成年人的关系中,常会去创造儿时的感觉。选择那些我们潜意识里更想接近的人,不是因为他们能够让我们快乐,而恰恰是因为他们能让我们遭受“熟悉”的痛苦。
防御机制,是我们在童年时期形成的特定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它们被用来应对一些令自己痛苦或筋疲力尽的情境,在那样的时刻保护自己。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儿时的经历让我们形成了一些应对世界和难题的方式,这些方式曾经保护过我们,我们相信也愿意继续相信它们就是行之有效的手段。Firestone认为,我们在选择伴侣时,会潜意识被那些适配我们防御机制的人吸引。比如,一个习惯用沉默和抽离来保护自己的人,可能会选择一个咄咄逼人的伴侣,因为对方的咄咄逼人为Ta提供了很多可以保持沉默的情境。一个习惯用拼命地追逐和讨好来保护自己的人,往往会选择一个很难被取悦的对象。这是因为我们不喜欢自己的认知体系被打破,我们会通过主动的选择,构建出自己熟悉的情境。由此可见,人们被吸引与之结婚的人,并不是因为双方性格有多么契合,甚至不是因为和这个人一起会更快乐。而是和这个人之间的相处,能够让一直以来自我保护的方式能够继续存在。与此同时,和这个人之间的相处也能强化我们对自己的态度和认知。
中国式的婚姻很多都是貌合神离,即使表面和谐恩爱,也没有真正的亲密感、满足感。很多人在原生家庭里,没有体会过健全的爱,所以没法把被爱与满足联系起来。举个例子,一个相信自己不值得被爱的、没有安全感的人,总是爱上那些疏离的人。这是因为,一面这种疏离强化了他们“我果然不值得被爱”的信念,一面在与这样的人的关系中又能够最大化地使用自己的防御机制——痴缠对方,不断确认对方的爱。 反复被令自己痛苦的人吸引是一种创伤的强迫性重复。如果一个人在过去的关系中曾经被虐待或深深地伤害,并且问题没有在那段关系结束前得到解决,比如对方为什么要伤害自己,那么这个人可能会不断爱上类似的人,进入和当初类似的关系,试图寻找答案。甚至,他们会幻想在一段类似的关系中能够解决曾经的矛盾;自己能从“受害者”的身份转移到“施害者”,主动伤害一个和对方类似的人,来获得一种虚假的主动权和复仇的快感。就如直播课里的女主角与她的老公的关系。以为没有了激情与亲密,至少这个家庭,这个婚姻有着所有的幸福的形式,孩子,爱人,父母,朋友。可惜,徒有躯壳,没有灵魂,婚姻一派死气沉沉。唯一可以将婚姻点缀得生气勃勃的感情—婚姻的灵魂却没有。斯滕伯格将爱情划分为责任,承诺,激情三部分。爱情又是两个人创建家庭,经营婚姻的情感基础。激情,是所有感情悸动的爆发。因为激情,我们会发现对方身上所有的闪光点;因为激情,我们会深深迷恋对方;因为激情,我们会感受到自己被完全的接纳。婚姻因为有了灵魂有了激情而活色生香。
理解别人就是理解内在的自己。破除执念,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婚姻就是联盟。你不可能去掌控关系里的另一方,你要学会跟他相处。相处是什么呢?相处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承认我们是不一样的人,看到我们对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并且在这种差异当中并没有高低对错。尊重差异,维护边界,相互理解,相互合作,方能达到共赢。是否改写你原来的人生剧本,改编剧情?关键在于你是否意识到你潜意识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想得到什么,就去选择什么。选择权始终在你手上。
休养身心,修好自己
过去的一年,坚强乐观的背后是病痛悲伤、煎熬难过……说不出的苦伴随着自己多少个日日夜夜,影响了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最后撑不住病倒了,住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医院。吃了大半年的药,备受折磨,实在太对不起自己了。终于,熬了过来,身体在康复中。从医嘱的不要运动到现在重新开始练瑜伽与跑步,中间几个月的时间只能看看书,写写字,也还好。重新运动,状态又回来了。其实,一切都有可能,要相信自己的自愈能力!一个人要康复,必须进入真实有序的正常生活中,与万物共沉浮、互交感的状态里,才能把病慢慢化掉。所以关于养生和调理,真正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去找让自己安心和舒服的状态。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与合适的人,以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这个就是养生。
作为女人,要活出自己的美丽。对一个女人最感动的夸奖,其实不是你多成功,你多优秀,而是——你真漂亮。作为妻子,要活出顾家温柔、娇媚体贴的一面。教会伴侣如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爱自己,如何好好珍惜自己。作为女儿,要活出感恩孝顺的一面。要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让他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作为母亲,要活成一把伞,活成港湾,要活出母爱如水,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可靠伙伴、知心朋友。作为教师,活出坚强乐观、友爱善良、慈悲宽容的一面,做好特殊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作为社会成年人,要承担起社会的责任,要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照顾好自己,应对复杂的社会关系。
所有美好的思想和负面的思想都是当下的自己,学会忍受,承受,接受,享受。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养生的同时要好好养心。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看见即疗愈,如果你看见了真相,疗愈就开始了。人生的修行路上,每个人最终其实都是要和自己和解,活出真实的自己,美好的自己。不要忘记了你的真心和真性,对自己诚实、无问西东,既不追逐名利,也不追逐别人的认同,可以高尚,也可以庸俗,可以优秀,也可以平庸。跟随自己的心,是什么样子,就活什么样子,是什么样子,就接纳什么样子。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路还长,平心静气,继续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