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是我?为什么别人是别人?为什么我不是别人?小时候,我会问自己这些很奇怪的问题。但问题仅仅停留在问题这一层面,我的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慢慢地也就不了了之。
那对我来说,现在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了吗?还是没有,但我知道要尽力去找到自我,成为自我。在我眼中,每一个生命,每一个人都很伟大,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那个很厉害的人。只不过很多人不相信自己能够像那些大咖们一样有所成就,选择站着路边看风景的同时为别人鼓掌,除了心生羡慕还是羡慕。在羡慕过程中,掩盖自身的优势之后,把自己的弱点使劲与他人的亮点相比,于是产生巨大的落差,自卑感随之而来,然后作出自己不如他人,一无所长的总结,所以既不敢迈出尝试的步伐,又害怕失败。进而陷入不敢尝试害怕失败与自卑的恶性循环当中,久久不能自拔。
由于天生的悲观主义和家庭因素的影响之下,我是个被自卑感随意摆布的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活在自卑的阴影之下,害怕失败、犹豫不决、不敢尝试都是我字典里面固定出现的单词。很幸运,后来情况有所改善,尽管并没有完全消除自卑感,那我是怎么慢慢调整自己心态,逐渐摆脱自卑的呢?
从根源上改变心态。养成阅读的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我正确认识自己,在看到自身缺点不足的同时也能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特质,不再过于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再害怕所谓的失败,敢于去尝试有挑战的事情了。所以不妨去读读书,写写日记,在书与日记中开拓一片宁静的属于自己的天地。
比如当我心情烦闷的时候,我会选择放下手中的事情去静静地看书或者分析并写下导致心情烦闷的原因,然后针对问题想出并写下解决心情烦闷的办法,从分析问题到解决的办法,即一个自问自答的过程。这样做完,我会发现心情舒畅很多。
告诉自己不必害怕“失败”。谁也不敢否定我在付出的过程中不会有收获,在我眼中,并没有所谓的“成功”和“失败”,迈出了行动的一步,就已经是“成功”的开始。我做一件事情看重的是有无付出有无收获,想要做一件事,那么就去做,并努力付出,这样的话定会得到大大的收获。到这时,“成功”和“失败”都显得微不足道。
比如当我害怕在公众面前发表意见时,我会告诉自己,不必太害怕,大家身份平等,你只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即可,不用太在乎他人怎么看待你的意见。所以在那之前,我会先好好想想要怎么表达想法,这样才不至于造成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