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间的花境
——郑立坚散文集《花之况味》序
在万宁有建制以来的1380余年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分别置有郡、州、军、县等行政机构,拥有万安、万宁、万州、万全等名字。这一系列名字,寄寓了人们祈盼这一方土地拥有永远安宁的愿景。万宁市境内,一半是山地,一半是丘陵和平原,地理充满灵动。向东,是浩瀚的南中国海;向西,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数条河流从山间流敞出来,绕过无数的丘陵,冲积出广阔的平地,围合出宽阔的舄湖。这么一片由山海挟持的台地和平原,成为人们理想的息壤。而越往南走,平地越窄,海南岛东线交通贯穿全境,且是勾通南北端最便捷的通道。这里是湿润气候区的南沿,我们从三亚乘车北行时总会遇到这样的景象,一开始晴空万里,越过牛岭隧道后就变得雨水肆虐,路面湿滑。但万宁毕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且其地理整体向阳,因而境内大多时候晴好敞亮,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性格一样。这里也是传统汉族聚居区的南沿,往南则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条民族分界线也延伸到了万宁境内的山地与丘陵之间,山间谷地多为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区域。
小区域气候的过渡带,使这块土地生机盎然,生成一遍美丽花境;在这块土地上形成的民族风情亦是如此,多姿多彩。人们的情感热烈而充沛,跟这肆谑的阳光一样。所以,万宁推出的城市名片就很有代表性:多彩多情,万福万宁。
对一个地方的风物、风俗、风情尽可能完美地叙述,需要有独到眼光,也需要有缜密心思。或许,外来的文化人容易发觉和推论出其中的比较差异;本地文化人因为感同身受,通过情感的传递,直接承载了地方思想和地方性格,因而能更好地抒发,让人们感知到山水与人们之间的沟通互动,以及时光长河中人们情感的变迁。郑立坚先生的作品,就是我认知万宁人的思想情感的镜子;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触摸到万宁的地方品格。
我与郑先生的交道并不多,好像通共就见过两次面。第一次缘于数年前的省作协采风,同行的郑先生当时的话并不算多,但分享的一个有关买官卖官的海南话段子让人记忆深刻。有本土作家一直咀嚼着这个段子,乐在其中。第二次见面,是本人与《三亚湾》杂志总编陆小华先生环岛派送杂志,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常例;那一次想跟万宁作家有所互动,我就翻出了郑先生的电话。这次也是匆匆见面,后来就多了一些联系。
郑先生也编辑一个叫“太阳岛”的文学APP,曾经推出过我的一篇有关神州半岛的文稿;这篇当时参加酒店活动衍生出来的小文,给郑先生留下了好印象,让我来为他的新作品集写序,这让我受宠若惊。以往我只写过自序,承蒙看得起,即使心里没底,我也一口气答应了下来。
本着对人文地理的专攻,我纵览郑先生的作品,首先对他作品描述的众多乡土风俗习惯印象深刻;他所描述的百工规矩,竟然是难以想像地详细,可见下了很大工夫去观察和问询。如牛坡的交易,“牛中”的讲究;各镇的军坡风俗,之间的比较差异;大茂旧州村藤器的今昔过往……这些行业门道得以记录,也是对一些行将消失的传统做文字挽留,而不致于随着行业的衰落而人间蒸发。
其次就是风物描述传递出来的情感,尤其是花境留予人的况味。我清晰记得自己刚来海南,心态是彷徨的,看到大地上的绿色在连绵无际的时间和空间中蔓延,疯狂而放荡,给人一种绝望的沉闷。偶尔看到了茂密绿树上一丝丝开放的合欢花,总也感觉是被绿色窒息后那种红颜薄命。更别说当时工作环境中常见的本土紫荆,散乱在枝丫上的色调也是颓废的。后来,我也终于看到了繁花堆砌的三角梅,明净素洁的鸡蛋花,以及浴火燃烧一般的凤凰花……其实,海南岛并不缺花,而是四季开花,花开时也极成规模。只是在热带海岛肆谑的绿色中,四季花境都很容易被淹没,因而就很难像内地花季乍来时能给人以感官上的巨大冲击。或许,这就是另一种花的味道,郑先生从中品出了况味,从而调动其作为本土作家的视角,对多彩万宁有了更热情的歌唱。如木棉花的高大伟岸,英雄禀性;三角梅如烈火般燃烧,热情豪放;椰子树更代表着生命的坚韧与顽强,与人们相依相存,象征了一方土地上人们的品格。还有,凤凰山爱情谷的生死不渝传说……
在鲜花和疯长的热带植物烘托出来的这一方土地上,人们的情感是丰满的,且异常质朴;从这堆文字中升腾出来的情感,亦大抵如此。如作者走进博鳌,对父亲在造船厂经历的深情回忆;《母亲,你在哪里?》,对亲人的深切缅怀,情感富有穿透力;《秋愁》中的恋人经过躁动和迷茫,走向秋的沉静与豁达,有了对成熟季节的赞美,对青涩时光的回味,心思变得隽永悠长。在《胡秋萍的诗书情怀》中,让一个“候鸟”与异地自然山水结合展示,研磨出了文艺女性的精致优雅,馥郁的人品跃现;再如《陈素珍的梅花梦》,一个在琼剧角色之路上执着行进的女子,经过超乎常人的勤学苦练,结合自身天赋,敏锐领悟,终于在本土艺术领域收获累累硕果,也摘取了国家戏剧最高奖项——梅花奖,正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从容的叙说中,一系列的人物或情感变得立体和丰满。
跳出个人的情感,就是对这块土地上众生的人文关注。如《村仔村的醉团圆》中,出嫁女对出生地情感上的忠诚和朴实;《我与军田村》,对遭遇拆迁的苗族村庄今昔对比和情感变迁,表达出对依存于一方土地的人们的忧郁和关切。《飘逝的印花衫》、《遇上你,让我依恋一生……》,不论是男女之间的情窦初开,还是天各一方的等候,其情感都是自然朴实的,也是美好的。《思念小燕子》通过对家园物象的描述,道出了一种拟人化的地方品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火山口的叙述,通过对亿万年雷琼地质变迁的追溯,对有着漫长生命周期的土地以人格化崇敬……或许,我们都只是伟大自然中一个渺小的旁观者和卑微的叙述者。
接触郑先生的文字,明显地感觉到一种贴近乡土的朴实和真挚。他的文字更多是直白的,且有堆砌,虽然不是在谈论深刻的哲理,但呈现出来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感还是传递出了浓浓的哲学意氲。或许,对这片土地和人物的描述,就需要这种感性直白,才能更好地表达人们的心迹,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心迹。有些表达特别乡土,还有个别土词俚语的嵌入,让外人不明就里,却显出了更多的质朴和直率,毋需细细咀嚼,依旧让人品到了一种况味。掩卷之后,总会留下一些挥之不去的感觉,如细流淌过心间。
隆重祝贺郑立坚先生的又一部作品集问世,是序!
2019年5月30日
——载于2019年《现代青年》9月刊
《花的况味》作者郑立坚:
笔名拍格,海南省万宁市人,曾供职万宁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海口市作协第六届理事、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万宁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太阳河文苑》主编。1985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散文集《山海之间》《天地之间》巜花的况味》,编辑出版《万宁民俗》,多次获得文学和书法比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