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幸福的方法:事关幸福的积极心理学
(一)幸福的四个象限
1、第一种价值观是“现在幸福,未来不幸”的及时行乐型。比如吸毒、游戏……
2、第二种价值观是“我现在不幸,我未来可能也没法幸福”的无助型。比如严重抑郁症患者。心理学家有一个实验,叫作习得性无助。无助不是天生的,而是3、第三种价值观是“我现在不幸,但是我未来会幸福”的忍辱负重型。有的人一直在等:等我的公司上市就好了,等我的儿子考上哈佛大学就好了,等我能够去环游世界就好了……这叫作忍辱负重型。忍辱负重型的人未来会怎样?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会怎样?答案是,忍辱负重型的人永远都不会幸福。任何期望通过改变外部的环境来改变自己幸福状态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4、第四种价值观叫“我现在幸福,未来也幸福”的幸福型。我们唯一能待的地方就是此刻、现在。所以,如果在现在、此刻你感受不到当下的快乐,心里总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这一刻就变成了痛苦的忍耐,被你留在了人生的相册中。
(二)决定幸福的思维方式
想从及时行乐型、无助型、忍辱负重型变成幸福型,最重要的方法是改变你的思维模式。我们有两种思维模式,我把它们叫作溺水型和郊游型。
溺水型永远都像是被人压在水池子里的感觉:我们憋着一口气,心想考上大学我就好了;再憋着一口气,考上研究生我就好了;再憋着一口气,等找到好工作就好了;再憋着一口气,等我创业就好了。创业以后,你发现噩梦才刚刚开始……
要把溺水型思维方式改掉,改成郊游型:小时候郊游,老师宣布说明天去香山,话音刚落,大家就高兴得叫起来,回家以后让爸妈给准备饭菜、帐篷,还兴高采烈地计划怎么玩。第二天出发,大家还是高兴,一路高兴。郊游结束,我们还在兴奋中。
我们的人生也可以如此,我们的人生目标可能是那个快乐的巅峰,但是在这个路途中,能够享受到其中的快乐,上山是快乐,下山也是快乐。这样,人生所积攒下来的全是快乐的相册,而不是痛苦的回忆,这就是幸福的方法。
二、正念的奇迹:让焦虑自然消散
《正念的奇迹》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通常认为在水上或在空中行走才是奇迹,但是我觉得真正的奇迹,既不是在水上行走,也不是在稀薄的空气中行走,而是在大地上行走。”所有的一切,都是奇迹。
你每天能够呼出一口气,还能够吸进来,就是一个奇迹。当你能够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一呼一吸之间,当你分明觉知到自己身体的状况时,这个状态叫作正念,这是人生最重要的奇迹。
(一)痛苦的根源在哪里
一切的处境下,你都该保持正念。
正念的方法就是,你在陪孩子的时候,认真地专注于孩子。孩子休息了,你要工作了,就专注地工作。你在陪老婆逛街的时候,也能知道这就是你现在的生活。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你认为自己不应该有痛苦的痛苦。
(二)在生活中修习正念
如何修习正念?
一行禅师的答案是:专注工作,保持警觉和清醒,准备好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状况,随机应变。这就是正念。
一行禅师提到了简单的方法,一种是数呼吸。这是一种有觉知的呼吸:吸气,在心里数“一”,呼气,在心里数“一”;再吸气,在心里数“二”,呼气,在心里数“二”。这样一直数到“十”,然后再从“一”开始。
在持续觉知呼吸的过程中,这个练习只是起点,可是如果没有正念,你很快就会数错。忘了数到哪里时,只需要回到“一”,然后继续,直到你能够保持正确的计数。一旦你可以真正专注地数,你就已经达到了某种程度。此时,你就可以丢掉这种方法,只专注于呼吸本身。
一个人要做很多事,很难都做到的时候,最好是把能做到的事先做了,把能做到的事做到最好。那逐渐地,各种各样的事也就能做好了。
三、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让情绪自由
(一)世上有四种“情绪病”
1、第一种叫作过分烦躁。可以好好想想,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过分烦躁的情况。
2、第二种叫作过分生气,就是对他人表示戒备。
3、第三种叫作过分抑郁,就是干什么事都没精打采、一蹶不振。
4、第四种叫过分内疚,就是觉得一切事都是因为自己。
(二)四步摆脱情绪控制
第一步是反思,为什么会有C,找那个错误的B,审视一下B。要从三个角度来审视:一个是关于自己的角度,一个是关于他人的角度,还有一个是关于当下这种关系的角度。
关于自己的角度:我是不是觉得自己就不能够被冒犯?如果被别人冒犯,我会不会觉得这对我是极大的侮辱?我是不是太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了?这就犯了一个应该化的思维。
关于他人的角度:我为什么要求他必须对我好呢?我为什么这么在意他呢?他这个人,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可饶恕呢?
关于当下关系的角度:可能你对他人也有了恐怖化,或者应该化的想法。接下来你要想,如果我现在这样发怒的话,对于改善我们俩的关系有没有帮助?
当你从这三个角度来审视B,审视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发现你就开始逐渐变得冷静了。接下来去对抗B,让自己想一个替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时,就进入到了第四步——做一个更好的选择。
四、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如何与焦虑相处
(一)为什么我们控制不住自己
我们的大脑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人类的大脑分为三个功能各异的部分:大脑核区、大脑边缘系统、大脑皮质。
大脑核区部分支配着人们非常基本却至关重要的技能,并从我们的整个机体直接接受各种信息的输入,并根据这些信息主导我们的技能。
大脑边缘系统是爬行动物进化成哺乳动物后才有的新阶段,大脑边缘系统的反应通常是无意识和自发的。人类的大脑边缘系统,跟很多动物是很接近的。它掌管着我们的愤怒、恐惧这些情绪,包括感动。
大脑皮质又是进一步进化的结果,它位于大脑边缘系统的上部。哺乳动物的进化程度越高,大脑皮质就越大。大脑皮质越大,大脑功能就越发达。这部分大脑使我们具备了更高级的推理能力,即分析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规划未来的能力。
基本上在我们体内,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永远都处于斗争的状态。最终谁会赢?很不幸,往往是大脑边缘系统会赢。
(二)与生存本能和谐共处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提供了十五个建议:
1、摆脱对现代技术的依赖。
2、珍惜和忍耐不完美。
3、限制感官通道。限制感官通道就是:要听,我就认真地听;要吃饭就认真地吃饭。我参加过一个道教的吃饭班,吃饭的时候不准说话,也没有音乐,大家就安安静静地吃饭。
4、睡前让自己放松下来。
5、放慢速度,让各种事的速度逐渐缓下来。
6、不要拖延。孔子说:“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而侥幸。”就是说君子做当下该做的事,命运给我什么,我就坦然地接受它,即使不完美我也接受。另外,不要整天琢磨这件事能不能做,做了会怎样,不做会怎样,让大脑皮质和大脑边缘系统天天打架,导致自己心神不宁。
7、不要强迫自己完成所有的工作。
8、接受不确定性。相信无常的存在,并且能够接纳无常。
9、戒掉易怒的习惯。
10、生活要有规律。
11、拓展心理的舒适区。
12、让自己休息片刻。
13、延迟满足。
14、放空自己。这接近于禅宗的坐禅的方法,就是突然什么都不想了。有的人在面临突然什么都不想的时候,会觉得很恐慌。人们习惯一有空闲的时间就打开电视、拿起一本书、玩手机,原因就是我们不愿意面对我们自己。当我们放空的时15、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五、离经叛道:做有趣、有胆、有谋的创新者
创新者是会脚踩两只船的人:一边做着一份稳定的工作,一边在摸索着创新。
(一)创新者的两面性
为什么这种犹犹豫豫、脚踩两只船的人,反倒更容易做出颠覆性的创新?
原因是你在一个领域内保持安全,在另一个领域里才会做颠覆性创新。半个世纪之前,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克莱德·库姆斯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成功人士看待风险是这样的:他们在组合中平衡各项风险。当在一个领域铤而走险时,我们可以通过在其他领域谨慎行事来降低整体的风险水平。如果你打算豪赌一把,那么在开往赌场的路上,你也许会放慢速度,低于限速行驶。
当一个创业者把身家性命放在一家新公司的时候,他就不会做大风险的尝试,他不会做颠覆性创新,只会看别人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他觉得安全,才愿意创新,哪怕失败了,他觉得自己还能回去接着干。
最好的企业家,不是那些追逐最大风险的人。最好的企业家,是努力将风险降到最低的人——不要小看这个脚踩两只船的行为。
(二)如何判断好创意
当一个事物被做得足够多的时候,他才有足够多的修正机会。
最怕的是一个创业者一天到晚只会在纸上规划,总说“我得有资源”“我得有计划”“我的想法得和谁谁谁聊聊看”。这样天天交际,不深入工作,是不能把事情做好的,其实有时候就应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事情做起来再说。
数量决定质量这个理论,也是有数据支撑的。数量和质量之间是有着紧密的关系的,当你需要判断你的东西是不是一个好东西的时候,你得问问自己:“我做得是不是足够多?有没有做足够多的尝试?”
判断一个创意的好坏,需要广泛而深刻的独特经历。
广泛而丰富的经历对于创造性来说至关重要。
丰富的行业认知和广泛的经验,以及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还能够降低对创意误判的概率。
(三)获得支持的方法
在一个组织里,当你还没有获得足够的地位的时候,轻易地发表意见、行使权力,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性格信用。
纯粹接触效应:大意是当你对一件事听了一遍又一遍的时候,没有改变任何外在因素,只是因为听得足够多了,你就会逐渐对它产生好感。
一个创新者有了创新的想法后,要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你心中的名词。大家接触这个名词的时间久了,随着你职位的上升,获得了大家足够的尊重,你也得到了性格信用的时候,你所提出的创新想法,就会有人接纳了。
(四)创新的时机选择
我们的发现和发明分两类,一类叫作概念型,一类叫作实验型。
概念型创新者想出一个伟大的创意,并着手执行;实验型创新者通过反复尝试来解决问题,在进行的过程中学习和不断变化。
你可以把它们理解为理论型和应用型。要想在理论的层面做出突破,那一定得年轻、聪明,二三十岁就做出来了、但如果你要在应用的层面做出成果来,到了五六十岁,才是你的黄金期。
对于创新的时机选择,我们也会发现,未必是越早越好。你是在做最新、最前沿的东西,做理论上的探索,还是在做一些应用性的东西,它决定着到底是早一点儿好,还是晚一点儿好。
(五)创新者的养成
后面出生的孩子比老大更具有创新精神,研究的结果有这么几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后面的孩子如果不创新的话,他在家里就没有地位,因为那个最稳妥的地位被老大占据了。
老大喜欢做一切最稳妥的事,所有的优势都在他那儿,所以老大也会很成功,但是老大的成功往往是在做传统的生意、传统的行业、传统的工作。
第二个可能是后面出生的孩子获得了更多的安全感,因为他不但有父母保护,还有哥哥保护,他敢于去做很多冒险的事。他没有那么大的养家糊口的压力,因此更容易去做创新的事。
第三个可能是父母在带老大的时候通常不太会带,在老大身上把所有错误的教育方式都用完了。
比如,管孩子的时候,要强调的是价值观,而不是规则。不许干这个,不许干那个,把手洗干净……这些规则定得越多,这个孩子做事就越本分老实、束手束脚,但是当父母说“你知道为什么要洗手吗,因为健康很重要”,这是在强调价值观。
孩子依据着稳定的价值观在做事,他才能够有更多创新的空间。温柔但是有边界就是这个道理。价值观就是边界,但我们是很温柔地在做事,因此我们没有给孩子限定说,“你只能做什么,你不能做什么”。
再比如,表扬一个孩子的时候,要学会赞扬他的人格,而不是事情。我们要求一个人不要做什么事的时候,也要说“你不要成为一个骗子”,而不是“你不要骗人”。“你不要成为一个骗子”比“你不要骗人”,对对方的约束力会更强,因为那个是关于人格的范畴。
六、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比答案更重要
(一)原理能提前向你描述行为的后果
他把人生分成了三块,就是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人生幸福,第一块要有成功的事业,第二块要有良好的家庭和朋友的系统,第三块要保持正直。有很多人有事业、朋友和家人,但他犯罪了,一个小小的犯罪就可能导致所有东西都没有了。只要在这三方面保持成功,你就会拥有幸福的人生。
原理的价值——它能解释将要发生什么,甚至在你亲身经历之前就告诉你将要发生的情况。
(二)确保事业成功的战略与配置
比激励理论更重要的,是动因理论。动因理论在乎的是一个人做事情有没有发自内心的愿望。哪些东西会给你带来发自内心的愿望?赫茨伯格指出“动力因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有挑战性。你需要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事,这个会给你带来动力。
第二,获得认可。你在工作、学习中,能够获得社会给你的正向反馈,让你觉得很有成就感。
第三,责任感。你觉得自己应该做这样的事,做这样的事是对的。
第四,个人成长。做这件事的时候,你能够实现个人的成长。
如果没有这些偶然事件,你的人生可能也不会走上既定的道路。那到底哪些机会该抓住,哪些机会不该抓住呢?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个理论,叫作驱动计划理论。
从事某项工作前,认真列出哪些事是需要别人提供帮助的,以便能完全达到预期。明白这一条很重要:能帮你做这些关键事情的人是不是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你呢?换句话说,是不是因为要帮助你完成这项工作,先要假设这些人都是无私的呢?同样重要的事是问问你自己:哪些假设条件需要被验证是真实的,我才会对做出的选择感到满意?我做决策是根据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动因?为什么我认为这会是自己喜欢的呢?我有什么证据来证明吗?
这段话其实很重要,就是在你做一个决策之前,要问一下自己这件事要想成功,需要满足哪些前提。如果这些前提里有一项是虚假的,那么这件事就成功不了
(三)把心力交给你的家庭和朋友
深入研究创新理论的塔夫兹大学教授阿玛尔·毕海德提出了好钱坏钱理论。
在事业刚起步阶段,你或许还不知道公司策略能否成功。如此一来,就可以用最少的资金找到一个可行的策略,不至于花了很多钱才知道走错了路。这就是“好钱”。
在所有成功的企业中,有93%都必须改变最初的策略,因此在最初策略上投注的资金越多、越快,也就越容易把一家企业推到悬崖边上。大企业烧钱的速度比小企业快很多,应变能力也比较差,这就是摩托罗拉付出惨痛代价学到的一课。这就是“坏钱”。
还有一个案例:本田公司成功地打入美国摩托车行业,本田早期在财务上很紧张,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把重点放在“超级幼兽”这种小型摩托车上,本田的投资被迫遵循了“好钱”理论。
一个缺钱的公司反倒能够把一个好战略做起来,原因是它没钱。当它没钱的时候,它做任何事,所考虑的都是怎样做是对的,怎样才能赚钱。有钱的公司甚至不考虑怎样是对的,只考虑这事是不是按计划在做,这就是大公司病。
孩子的成长里有三个东西最重要,克里斯坦森认为“资源、应用流程和行为价值取向”模型能帮我们评估孩子的成长。
[if !supportLists]l [endif]“资源”是一个人所要利用的东西。
[if !supportLists]l [endif]“应用流程”是他做事的方式。
[if !supportLists]l [endif]“价值取向”是他做某件事的动机。
(四)100%的正直比98%的正直更容易实现
某件事“只做一次”的边际成本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的完全成本可能要高出很多。
当一个人一开始做一点小小的坏事时,会觉得问题不大,代价也很低。但是一次之后,他就可能深陷其中,并最终为这个选择付出完全成本。
边际思考的方法是非常危险的,有些事不能做,就是坚决不能做的。有时候,你甚至需要把过去的那个成本抛掉,不要那个成本,你也要去做正确的事。
七、少即是多:找到你的小确幸
(一)简单的生活静水流深
本田直之总结出了新幸福的十个条件,不是拥有豪宅和名车就叫作幸福,而是一种新的幸福——北欧式的幸福方式:
一、享受工作;
二、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
三、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四、身心健康;
五、拥有富有刺激性的兴趣和生活方式;
六、拥有自己的时间和自由;
七、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
八、具备有效的思维习惯;
九、能够放眼未来;
十、感觉自己每天都在不断地向目标前进。
(二)十八个改变生活的建议
第一,从节约到选择简朴。从我必须节约,变成我选择了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第二,从拥有金钱变成拥有时间。一个内心真正有安全感的人,他是不会玩命地靠挣钱来获得自己的安全感的。真正有安全感的人,他会享受简朴的生活,甚至能够享受流浪的生活。
第三,从地位提升到追求自由。
第四,大企业不如自由职业。
第五,从一味地推销到提供意见。当你在社会上找到一个领域,让自己成为一个意见领袖的时候,你就可以经常给别人提供意见了,自由职业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多。
第六,增强自己的实力。
第七,愉悦地面对辛苦。
第八,要保持独立思考。
第九,小众市场更有消费力。
第十,加薪不如个人品牌的提升。
第十一,多处办公,移动办公。
第十二,用生活方式来进行社交。用生活方式社交可以是因为你跑步认识了很多人,这些人跟你因为工作认识的人不一样。你可以用摄影、冲浪、旅游、读书来产生社交的结果。
第十三,就是追求生活中的小确幸。
第十四,在生活中追求一些刻意的不方便。
第十五,精神层面比金钱层面更重要。
第十六,重质不重量。如果有足够的自由,你完全可以短时间、快速地解决掉很多事情,而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应对办公室里的考评,去在乎老板的看法。
第十七,不与他人比较。
第十八,改变既定的生活模式,享受变化。
(三)用舍弃来重新设定生活
你要找到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找到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可以决定你不做什么。做什么先别决定,先把不做什么决定了。
你要学会追求复业,而不是副业。
复业的意思是君子不器:你不仅仅是一个老师,你还可以是一个主持人;你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的职员,你还可以是一个品酒师的老师,还可以是一个户外运动俱乐部的负责人。这叫作复业。
副业是什么?比如,我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出去开出租车,或者我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出去给人做美睫美甲。为了糊口所做的这些所谓的“副业”,会严重损耗你的幸福感,会让你没法成为专业人士。
反过来,你要把自己的爱好慢慢地发展起来,然后让你的身份变得更加多元化,你会发现自己的潜力是很大的。你其实可以投资很多不同的行业和方向,只要你下功夫去研究它们。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