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初中的班级群内又有同学在呐喊着要聚会,而我却没有一点想参加的欲望。
因为我可以想象得到,去参加聚会的我大概会格格不入,他们大多已经结婚生子,而我仍是一只单身狗,我无法和他们聊家庭、婆媳、孩子、上学等话题。
而且在这个时间段能够去参加聚会的人,大多数仍然在我们曾经上学的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着;而我自从高中毕业后,鲜少再回到那座城市。
城市出现的新建筑、新道路、新商场我都不是很清楚。有时回到那儿,我甚至觉得我只是匆匆经过的陌生人。
这样一场“陌生”的聚会,让我望而却步。这不禁让我思考起来,我和这些老朋友何以是如今的相处方式。
面对不同的朋友,这份友谊我都是如何安放的呢?我在回想我和朋友间的三个故事后,大约有了答案。
01
我和倩倩是高中毕业班的同学,算算时间认识已经超过十年了,我们是那种,彼此一个眼神就知道你要干什么,时而相视会哈哈大笑,时而相视又会四目泪光的朋友。
大学毕业后我和她重聚在深圳,彼时的我毕业不久,放弃了自己的本专业,在职业的选择道路上迷茫无助,状态一度很糟糕;
而她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听我絮叨,和我聊她的看法,给出建议,甚至陪我去面试。在我经济拮据时会请我吃饭,借我钱度过最窘迫的阶段。
而在那之后,她决定从事自由化妆师的时候,我也毫不犹豫为她撑起后方,“你就去做你想做的吧!年轻就是试错的资本,至少你不会流浪街头、不必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
我们陪伴过彼此渡过低谷的人生阶段,很庆幸,此时的我们在职业道路上都有了自己选择,并且在坚定的努力着。
02
我和秀秀是高一的舍友,彼时十分要好。高中毕业后的几年,我们不曾再见面,彼此联系的频繁程度大约一两年有一通电话。高中毕业后她在外地工作、结婚、生子,我也去了外地上学,然后参加工作,彼此的人生都在各自前进,似乎没有了任何交集。
2017年,她决定重新进入职场,而我也正好打算换工作,似乎因为这样一件事成为我们又重新联系的契机,我们互相诉说进入新公司的忐忑心情、面对新工作任务的压力。
彼时她决定换一个离工作单位近的住处,并开始找房、看房之旅,而我的楼下刚好有了空房。
“你要不要来我这里看一下?”
我发起了主动邀约,她满口答应。
在她走出地铁口的那一刻,我们一眼便看到了彼此,并热情拥抱,在一旁的她老公,很惊讶的发问,你们不是六七年没见了么?怎么一眼就认出彼此了?
我们傲娇的回答,因为我们是这条gai最靓的仔。
看房结束,他们爽快的和房东签约,我们又“住”在了一起,成了上下楼的邻居。我们相约晚上跑步、相互蹭饭、探讨工作;偶尔也提一嘴共同的老友,怀旧一番。
03
2016年的国庆,我们高中的几个室友很难得都回家了,于是相约聚了个会。
彼此见面都十分高兴,并忍不住拥抱对方来表达喜悦之情。一开始我们彼此问候,也各自介绍现在的自己如何如何。
可当坐下来的时候,聊得最多的还是高中那段共同的时光和共同的好友,一场聚会下来中间多次尴尬冷场,于是会有人重找话题,让场面再次热闹起来。
在这一次聚会之后,我们并没有更多的联系,似乎还越来越少了,仅仅变成了朋友圈的点赞留言好友,也再也没有提起过聚会这个话题。
年少时,觉得好朋友就该一辈子,甚至说过永远在一起。但是成年人都知道这个“永远”究竟能不能永远。
所以,
仍然在同一座城市而又熟络的朋友,不妨抽时间多见面。
那些暂时分开的朋友,想到彼此时,不要犹豫,主动联系,时不时的保持沟通。
而那些长久不联系的朋友,当我们的交际圈再次有重叠的机会,那就顺势而为;如果没有,那就让它顺其自然的安静下来。彼此仍然是回忆里美好的模样,如果非要把它拉扯进现在的生活,只会毁了当初的模样。
“每个人都是你生命中的天使,教会你一些东西之后就会离开。”这是我多年前读到过的一句话。所以我生命中出现过的天使,我并不是忘记了你,恰恰相反,我舍不得破坏我们之间那些美好的回忆,不想让它变得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