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很多职场类的书,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公司做过一段时间管理层,然后出来做自媒体的人写的职场书,特点是案例比较有限,仅限于自己接触到的职场范围,往往给出的通用型的解决方法。还有一种是有学院派的理论型的书,这种书往往更加难以落地。
这本书本身更倾向于前者,但因为作者的猎头身份,所接触的案例远远超出一般的职场人士,所以更具有实战性。
在刚拿到书的时候我简单的翻了一下,书中往往一页纸里面就是一个小篇幅,我挺担心关于问题的论述深度。但仔细阅读,却发现完全是多虑了。这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是有很多的案例所构成的,内容涵盖了职场上的选择公司、跳槽、简历准备、面试、薪酬谈判、离职管理、试用期协调、案例分析等环节,而这些篇幅中随便拎出一两项,可能都是一部职场小说的重要设定。所以阅读本书的方法,建议把它当成新华字典、辞海一样的,工具书摆在案头,随时翻阅。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针对于每一类问题,都列出了相应的list,而这也是猎头的特性所在:猎头属于咨询顾问角色,带有销售导向色彩,所以更注重于实用性,给出的建议都是直指核心,而非其他职场书写一堆的理论巴拉巴拉,或者举一堆有的没的例子讲半天。
本书最大特色在于真实性和细致性。
真实性
比如面试问题环节中,给出的案例并不是市面上常见的面试辅导书,而是来自候选人分享的面试经验,如柳传志面试高管用的问题、复星集团面试的问题等。
细致性
在辞职环节描述中可以体现,从何时方便辞职、辞职地点、如何应对老东家的感情牌等等都有详细描述,这就如同看到最近热播剧中《猎场》,在郑秋冬安排给曲区长做职位讲解时候,甚至对于房间窗帘的颜色、茶具的选择都做了细致的准备。
接着说一下书中的一些限制性因素:
作者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是两者应该协调,更多的倾向于生活,这个观点应该作为职场人士的终极目标,但在每个职场人士选择时候,更多应该结合人选实际的工作阶段来判断,即便是猎头在接到case做企业分析时候,也经常会发现企业实际上需要人选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可能会去牺牲一些个人的空间。
其次,在第一章中提到一点,要学会选择老板.
在这个语境中的老板,究竟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司的老板,还是说的直线领导?鉴于作者是外资猎头身份,职业经历偏向的客户是来自外资企业的,更多倾向于是后者,毕竟老板这个词在国内国外有着不同的理解,这里需要关注一下。
最后针对跳槽成本说说自己的看法:
书中第24页的第20个故事,跳槽成本里面所提到的观点,是让求职者从长远考虑,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但其实还有另一个不太常用的补充解决方案:人选可以要求新公司,对于失去的年终奖给予自己一定的经济补偿,这一点人选可以做出要求,新公司也可以给,但是具体的如何执行能否落实,那真的就得看双方的契合度的问题了。
希望后期可以看到更多作者的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