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坐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担任班主任的心得,真的感到有些局促不安。相对于大家而言,我没有什么经验,倘若说有什么经验,那都是从在座的所有领导老师身上耳濡目染博采众长所得。在此我只想谈谈我担任这三年的班主任时的一些收获和感受,恳请各位不吝赐教。
作为九年级毕业班的班主任,感到肩上的担子很沉重,手边的工作很繁琐,每时每刻都想着把这项工作尽可能的做到更细致,更有成效,下面我就个人的一些尚不成熟的经验,分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抓团结树集体观念以提升他们学习的热情的。
一、小活动,大成效。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确实,一个优良的班集体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必将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而要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是非常艰巨的,关键要靠班级的强大的凝聚力作后盾。要使班级有凝聚力,重要的一点,班级必须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班风,影响班级的凝聚力。
九年级刚开学时,发现同学们对班级的各种事都表现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不关心的神情,整个班级纪律松散,学风不正,学习氛围不浓,班级活动、评比、运动都落后。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了解和与学生谈心,我发觉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经过一个暑假后疏懒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即内聚力(向心力、合心力)。要想使班级具有很强凝聚力,多组织一些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举办“品美食活动”。事先让学生自己在家做出他们认为可以拿到班级与同学共享的食品,也可以是水果。也不需要给出详细的要求,等他们第二天把吃的食品拿到班级的时候,同学们就三三两两的吃将起来,过一会他们从前往后,从后往前的开始走动,一边吃一边交流着自已做饭的心得,交流着哪种东西是不是好吃等等。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笑。当然这个过程不可缺少的是班主任的参与,要与他们吃闹在一起,绝对的参与其中。等这个活动落下帷幕时,做为班主任的我就问了他们几个问题:你刚才看到同学吃你做的美食时的那份幸福样子,你什么样的心理啊?你跟同学一起吃东西的时候,你又是什么心情呢?你有没有觉得我们是一家人啊?
同学们纷纷表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从这次活动后,同学之间就没有出现过因为一些小小纠纷就动手打架的事件,甚至平时学习过程中,他们也会主动互相帮助彼此解决难题。
再比如利用体育课后时间进行一些小活动。
让同学们男女站开,听我喊“集合”“散开”口号各十次,计算他们分开与集合所用的时间,当他们集合的时间从20秒变成5秒的时候,他们自己都高兴的笑了起来,这时候,你告诉他们熟能生巧,要有认真对待事情的良好态度。
让男生站好队,组成人墙,命令女生从男生的队伍里走过去,当女生走到男生跟前时,她们不好意思张口让男生让开,男生又不敢让路,于是,整个过程,女生过墙不太顺利。反过来,女生站好,男生穿越人墙,因为前面已经有一次,所以男生走到女生跟前的时候,就张口告诉女生,让我过去吧。此时有人直接过墙,但那些不好意思的男生还是没有穿越过去。第三次,我让男生女生都向彼些的对方走去,告诉学生,你不要停,一直往前闯,挣脱同学给你的阻拦。这下,同学们撒开了劲,拼尽了力,都从对方的空隙里钻了出去。
我问同学,你认为第三次的穿越成功是因为什么呢?
我告诉他们,做事时遇到难题不能停下,不能退缩,要敢于向前挑战。学习也是如此。同时也要敢于发问,要敢于开口问问题。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还有跟同学之间有了默契,有了一份集体感,心往一处使,撒开了劲往一处使,被攻破的几率也就小了很多,攻破别人的几率也大了很多。这是在告诫学生,一定要有集体观念。
这次活动之后,班里问问题的人数剧增,有的时候甚至老师在大课间都被同学们缠着出不去。同学之间你给我讲题,我帮你提问英语的现象也增加了很多。考试成绩也有很大的进步。
活动是同学们之间互相了解的桥梁,它们能够密切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活动中,学生们可以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体会到他们所在的幸福、团结的集体。从而,他们会更加热爱这个集体,就能以更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通过活动,他们还会不断的激励自己努力改进不足,并能增强自信,朝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二、微信群,教育场。
班主任要对学生的思想分析透彻.如果说初一、初二是学生的育苗期,初三则是学生的结果期。学生一进入初三,对成绩好的来说,则是生活在紧张、充实和快节奏中,他们在行动上则表现为配合老师、积极向上。而对于中等学生来说则有一定的迷惘、等待。他们表现为“蓄而不发”、“逆来顺受”。对喜欢的老师,喜欢的学科认真肯干,而对不喜欢的老师、学科则持抵制态度。相对较差的同学则体现出绝望和度日如年,在他们身上更多的则表现为违反纪律、与老师抵触。针对此种情况班主任在工作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有预见性的作好思想工作,化害为利。我认为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家校联手对初三孩子的教育会有更大的帮助。
首先,利用微信群定期开展“家班”对话。就一个主题问题,比如“孩子该如何交友”“我来谈孩子早恋的事”“如何跟各科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等,这样的微信会议周周进行,人员不定,彻底让家长参与班级事务,进来讨论,商定规则,那孩子们履行起家长跟老师统一商定的班级规则,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就更有效果。
同时,在微信群里定时开展奖励活动。把近一些时间学习上进步大的同学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线的方法,态度跟大家分享。让进步生的家长在微内分享他配合好学生、管理自己的孩子的经验。这一举两得,即起到表扬的作用,又对其他家长和同学起到督促和激励作用。班里的孩子有了学习的动力,背后有了学习的推手,说白了就是给孩子和家长创造一方仙境,让他们有事干,增进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就会有创造,有创造就会有学习的进步。
还有不定时的让家长在群内发泄自己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委屈,也可以是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困难,其它的家长就会给出一些建议,即使帮不了太大的忙,但是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情谊。
家长这样整个群里有所受益,改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自然会在管理孩子上下功夫,自然而然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就会有所改变,成绩也会稳中有升的。
三、树理念,写日志。
十多岁的孩子不仅渴求知识,更需要理解和友情,为此,我一直在不停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跟上时代的发展。学生极易迷恋网络且极易导致不良后果,那我就下功夫学习网络知识,引导孩子们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我们的教与学。而对于网游的弊端,老师只有懂一点才能说到点子上,管到关键处。课堂上与时俱进,把文本与社会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视野。有时还使用一些新概念甚至是网络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加课堂情趣,提高教学效果。
生活中学生容易产生解不开的心结,诸如与家长闹矛盾、与同学闹不和、心理压力过大等。作为班主任的我不是一味的说教,而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先表示对他们的理解,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推心置腹与之畅谈,引导孩子以阳光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是是非非。
并把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写进自己的教学教育日志,以见证他们的成长,适时拿出来与他们分享阅读,得到的是另一种幸福,你会看到他们羞涩的掩面,挠头,会发出感叹:都是年轻时,哪有不犯事。但是,这份情已经落地生根,只等开花结果了。
所以,通过实践和研究,我发现群体心理对于一个班级体甚至整个学校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只要你身处于这个群体中,你就必定会被周围人影响,一旦周围的人都做一件事情时,很自然地,你也会参与进去。一个良好的班级群体心理并非自发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和培养。作为班主任老师让群体心理发挥最有效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