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都遇到过故意与自己对着干的学生:他们或上课时当着老师的面看其他书籍;或趴在课桌上睡觉;或与其他同学讲话;或顶撞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案例一:开学初,班上有个男同学,在一次劳动课上,和几个同学坐在校道上不参加劳动。刚开学,对同学们的基本情况还不太了解。还不知道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看到偷懒的学生,顿时火冒三丈,大声喊:某某某!你给我过来!学生借口脚痛,走不动。我火气更大了,大吼:“再三次机会,再不过来,你就完蛋了!”说完这话,隔壁班和他一起偷懒,不参加劳动的学生,开始取笑他,说你完蛋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一下子就上来了,就是坐着不动!我下不了台,放狠话了,好,你不参加劳动,脚痛,我打电话通知家长,你回家“休息”!学生听到打电话,也开始火气大了,径直掉头走了。家长接到电话,到学校来。和家长进行沟通时,才得知学生的基本情况:父母感情不和,分居。男生常年缺少家庭温暖,家庭教育缺少。学生一开始在家校共同教育时,态度非常低恶劣。当时我和学生都处在一种对抗的情绪中。教育工作转交给级长处理。
经过上午的家校教育,以及自己中午的反思后。我和学生都做了让步。首先,受到自动化情绪的影响,我一开始的命令式要求就让学生感觉不舒服。其次,初二的学生自尊心特别强,当着众多学生的面,强制性的要求,容易引起逆反心理。第三,我惩罚性请家长,也是非常不适宜的。
下午的班会,我首先做了自我检讨,并对该同学道歉,作为老师,并没有针对个别同学。全体的劳动课,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完成,希望以后每个同学都认真完成任务。最后和该同学握手言好。事后,各科任老师也反映,该同学思想态度有所改观。
案例二:班上有个同学,几乎每天都在教室睡觉。前不久刚和他们几个同学烧烤,发现该生课下非常地活跃,经常打篮球,和其他同学的关系也很好。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决定找他谈话,了解情况。首先,找他过来办公室,帮忙清点试卷,整理试卷。接着,以朋友的身份和他聊天。
我:你晚上几点睡觉啊?(刚开始怀疑他晚上玩游戏,晚睡)
学生:九点半。
我:这么早睡觉。白天怎么在教室还睡觉啊?
学生:无聊,无事可做。
该生基础较差,上课可能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进度。百无聊赖,只好睡觉。
我:那真的很为难你啊。(深表同情)那你在教室趴着桌子睡觉,颈椎累不累?
学生:不啊,睡得很好。
我:你睡觉这种现象,影响非常不好。这样吧,以后上课时,给你安排点任务,你有事可做,不无聊了,就不会睡觉了。
学生:好啊。(特别开心)
后来,我给学生安排了抄写,背书,整理试卷等任务。学生有事可做后,上课睡觉的次数就渐渐少了。
反思
通过这两个案例,应用《非暴力沟通》的准则“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对于学生的对抗性行为,作为老师,首先要学会观察,从问题行为中,找出学生潜在的问题。对于这种行为,老师要稳住自己情绪,不能暴躁。感受自己的情绪变化。接着根据具体的需求,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请求。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无视问题的存在,就是最大的问题。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行为,并用适合的方式去处理。这就是我对学生问题行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