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似乎比较忙,但还好不算乱,有限的时间之内,在各个角色之间穿梭。
此时回忆周末的事情,已经要查看朋友圈才能知道我到底干了什么,因为我的确不是一个很能够记住东西的人,我更多是用身体记忆的人,而不是用大脑,大脑里面能够留下印象的事情需要被梳理盘存后才能被调用,所以建立事情之间的关联和逻辑是至关重要的,否则零散的事情几乎都会完全被忽略掉。不知道其他人的生活是怎样,但我只能沉浸在自己的状态里,时不时用文字酝酿和萃取一下自己的念头,这已经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了,人到中年也是很好的习惯。
说回关于"教育"的话题,我一直在观察对教育焦虑的人所具有的特征,据我不完全观察统计,游走于各种学习场合想要探究教育本源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希望把最好的给自己的孩子,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给孩子多一些选择,但自己也不坚信什么一定是对的,或者坚信什么是对的,自己希望找到各种理论依据来印证,同时最好在家门口就有人把自己理想的教育做出来,且物美价廉、且有系统性、且适合自己的孩子,是传说中的"面向未来"的教育。
如果有人觉得我说的是你,那纯属巧合,其实我说的是自己,只是有一点,我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我孤注一掷地带着孩子去创造这样家门口的学习机会。因为我知道,我们每个人只能在自己家门口,没人会跋山涉水去别人家门口做属于别人的理想与情怀。
所以,我一直在确认和修正自己坚持的,也一直在固守自己坚持的,因为一个人坚持的信念就是你唯一的引路人,否则你会一直原地徘徊,更何况我们的教育教给我们的逻辑:所有的问题一定有一个正确答案,而且这个答案在老师那里、在领导那里、在某位专家那里。但我想说:人生不像数学题,题目是抽离于生活过度模型化的一个算法,但是没人教你自己人生的最优算法模型是什么,那就必须自己建立模型,自己去优化模型,并坚持做与模型参数相关的事情,你的人生才会灵活而稳定。
我的人生模型中的角色分工比例是这样的:
100%的我=10%个人+20%母亲+20%妻子+20%女儿+20%社会价值+5%家族身份+5%其他
当昨天来自华师的肖老师与我们探讨关于培养孩子好习惯养成的方法时,我也表达了自己对习惯养成并不那么在意的原因是因为我更在意注意力管理,注意力管理决定了一个人会将时间和资源投放在哪里,习惯最多只是一个做事的态度,但是选择做哪些事情,把它放在什么样的优先次序决定了一个人会不会在这件事情上使用好习惯。
实话说,我不是一个有好习惯的人,如果没有我想做的事情,我连吃饭和起床都觉得是浪费时间,所以才有了与老公约定的奖励机制:晚上吃饭要打卡发红包。最近连吃饭得红包都没有多大兴趣了。所以激励一个人靠外力会越来越难,养育这一代的孩子更是如此。
昨天我们讨论了很多关于如今教育孩子的选择,我在想教育孩子无论有没有真正的标准答案,最终每个父母都会养出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一个当下父母为孩子的选择都是基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之上价值观,与其对外探求,不如向内探索,要么全然在孩子的生命中努力印上父辈的烙印,要么拱手于这个时代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出路,要么在两者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
早上走在学校的门口,四处都是垃圾,我和多多说:教育的基础首先是公德教育,这个社会是大家的,每个人都要爱护环境,我们才会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反而自己的家里是自己的私人场所,只有不影响别人,怎么搞都是可以的。在这之后,然后才是关注成绩。她说:我们老师也不关注成绩,她说"你们考多少分都是你们自己的事情"。
养育孩子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父母每时每刻在传递怎样的价值观,而所有的选择其实都只是价值观应用的场景而已,它将代替父母去持续影响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