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于某种新手术短期结果有下面的两种描述:
- 第一个月的存活率是90%
- 在第一个月里,有10%的死亡率。
两种描述在逻辑上其实是等价的,你会更喜欢哪种描述呢?
心理学实验证明,大多数医生会选择第一种描述框架。
逻辑上相同的陈述引发了不同的反应。
为什么呢?这就离不开我们今天要聊的一个概念——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是指一个问题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
这个概念可以应用在人际沟通、写作表达中,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逻辑表述,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做得好不如说的好。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
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的系统1或者我们的直觉在遵循两个原则。
在获得的时候偏向确定的事,在损失时候偏向赌一把。
再举一个例子,我目前看过的最好、最能引发思考的一个。
假设你去看电影,买了两张价格为50元的电影票,但是当你到了电影院时,打开钱包却发现票不见了。你会再买两张票吗?
另外一种情况,你到了电影院,本来想要买两种50元的电影票,但排到时,你打开钱包却发现用来买票的100元不见了。你可以用信用卡或者支付宝微信买票,你会再买吗?、
我拿着这个问题,在三个微信群里面询问,不少人回答:都会再买。
在我加了一个问题——哪种情况下,你会更愿意再买票呢?大部分人认为第二种情况下更愿意。
有人回答说在丢了100元的情况下,更愿意再买票,因为目的是看电影,丢了100块钱其实跟我来看电影没啥关系。但买了两张票会让我觉得为看电影已经花了100,再花100就是纯浪费了。
电影的心理账户就是100,已经花过100就不愿意再从金钱那边挪过去100了。心理账户的存在,影响了人们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支出和收益,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行为。
在另外一个微信群里面,有人认为第一种情况下可以补票,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答案是大多数情况下,你的电影票丢了是不能补票的。最牛逼的解释是:买了张彩票丢了,号码恰巧开奖中500万,彩票中心会再给你补一张吗?
所以,这个问题的前提是票丢了不能再补,电影肯定是想看的。
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也证明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第一个故事中,我们更愿意回家;第二个故事中,我们更愿意继续去买票。
那么该如何从逻辑上科学的解答这个问题呢?
这里面要应用两个概念——心理账户和沉没成本勃论。
- 我们把钱和电影票归在了不同的心理账户上。第一种情形,丢了的电影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票都被归入了同一个帐户——娱乐,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200元看一场电影一样。另外一方面,丢掉的钱会被记在“一般收入”的账户上。
- 也有人认为来都来了,有一句话“来都来了”,不能不看啊,不管什么情况损失已经发生了,不管是票丢了,还是钱丢了,这种沉没成本应该被忽略。已发生的事是不相关的,唯一要紧的事是看电影这件事情了。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因此,懂得了框架效应的存在,从大的方面说,让我们变得更加智慧了,让我们至少知道:
- 在决策和判断的时候,换一种思维框架,建立最基本的思维框架;
- 我们做决策的时候尽量避免受情感的影响;
- 在很多种情况下,我们做出的决定和选择其实早就有预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