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中,一连四则都在讨论“什么是孝?”而针对不同问此问题的人,孔子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无违。”
孟武伯问孝,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孔子的回答是个反问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孔子的回答就是这则要讲的。
色难,是指子女和颜悦色是个难事。就是说,子女在父母面前,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人,总有悲欢离合,而内心开心不开心,很多人就直接通过脸色表现出来了。而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一看孩子的脸色,就知道自己的孩子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一不高兴,脸色就不好看。而我们长大了,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了,就知道,不高兴的时候,最好不要给脸色爸妈看,因为爸妈会为我们担心,问这问那。所以,当我们不高兴的时候,也要保持和颜悦色,是件难事。但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还是要去做的。
(家里)遇到有事时,做儿女的去操劳。这说明,这则论语里说的儿女最起码是已经独立了,经济独立了。如果不独立,家里遇到事情了,并没有能力去操劳,帮父母分担。当有好吃的好喝的时候,先让父母享受。这就是孝吗?
在现代社会来说,能做到这点的儿女已经很少很不容易了,所以,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孝,已经足够了。
但是,很明显,孔子是不认可这么低标准的“孝道”的。难道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退步了吗?我看在道德上,可以说,现代社会真的是大不如前了。如果不是,怎么会出现“小悦悦事件”?怎么会出现一个谢延信,媒体就不断的宣传?如果这个社会的道德达到一定的高度了,需要媒体抓住一个其实很平常的尽孝之道的人事,大势宣传吗?用不着。就是因为这个社会的道德已经低下到只有有点好人好事,就被媒体大事渲染。为什么?因为稀少好。这种稀少,真的没啥好处。
我们做儿女的,先做到这则论语中说的两点吧。家里有事时,不要总让父母去操心,长大了,成人了,成家了,就应该肩负起孝敬父母的责任来。首要的,减少父母的操心,让父母少操心。第二点,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先尝尝吧,因为他们离我们而去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做到以上两点,孔子就不会有这种反问句式的论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