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路上,第19天,除了把工作上的事处理完,每天还坚持写日记、读书、阅读规定的材料,在简友圈里互动一下,一周做5个案例问答,去两到三次健身房。看,时间就像那啥,挤一挤还是会有的。
量上是完成了,但质可不能保证,在这个过程中我再一次觉察到自己的不求甚解,无论读书还是写作,连带着生活中的事件,都是如此。最早意识到这一点是做沙盘的时候,闭上眼睛触摸沙子,每个人的方式都很不同,而我的方式就是将手指浅浅地插入,不到沙子全部厚度的三分之一就拿出,再轻轻地抚平,循环往复。凡事不能深入挖掘,总是一带而过,这可能就是我这个人平日无趣的原因。
为了弥补自己的缺憾,我是非常喜欢和有趣的人交往的,这大概是我交友期望值的TOP1了。“漂亮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可能是被这句话洗了脑。
写日记不难,坚持写三个月日记也不难,可要坚持写出有趣味并且有深度的日记就不容易了。我最头疼的就是写读书笔记了,一年前新阳光读书会和小伙伴们一起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时,我用三个月的时间读完了第一遍,写了90篇读书笔记,可基本上就是摘抄和整理或总结,写完了连自己也不愿再读。那时我很喜欢看90后小帅哥公元的读书笔记,同样都是人,脑洞开得怎么就那么不一样呢?
读书时我关注定义或总结,总是有意无意地把例子跳过去,这习惯不知是什么时候养成的,追溯起来大概就是上学时候背书背题的原因。到了自己写东西的时候,往往更是举不出例子,文章也就像一颗干枯了的树木,无花、无果也无叶,更没有生机。
以前有朋友曾经说过:恰当地表达出心中所想,是一种能力。当费尽心思写的文字与心中所想改头换面时,常常会有一种挫败感。我想说明白,可怎么说着说着自己也糊涂了呢?或者,怎么说着说着就忘了自己原本想说什么呢?听过一个TED演讲,讲的是我们如何去理解别人的,里面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We often misunderstand other people without realizing it。我觉得也可以改成:We often misunderstand ourselves without realizing it。意思是,我们经常误解自己却没有意识到。
再回到读书上。同样一本书,每个人理解的意思可能大相径庭,不同的人联想到的事情也完全不同,如果不是抄书,没有两个人的读书笔记是完全一样的。精品课时老师曾问我们:读书,是读进去?还是读出来?通常我们认为我们读到的是作者想说的,事实上,我们读到的是我们自己能理解的。老师又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说读书像是筛沙子,每个人筛出来的都不一样,而我总是因为筛子孔太大而留不下多少,没文化,真可怕。
学心理学之前,“追求完美”于我是个褒义词,学心理学以后,“追求完美”摇身一变,成了自卑的代偿。其实老师的原话是:“苛求完美”是自卑的代偿。追求,可以达不到,苛求,却是达不到就难受,正所谓“应该之暴虐”。好的,虽然啰里啰嗦地说了这么多,并没有把自己想说的说明白,却把焦虑指数降下来了,也算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