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发现生活之美一切追逐各种小确幸一类话题已经被宣传到简直太过泛滥的地步。
有小确幸就有小确丧,小确幸追求者认为小确丧太过消极颓废,小确丧维护者反过来说对方是没遭受过社会的毒打,成天矫揉造作的经营什么诗意生活,那天受到打击就老实了。
总之是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不服谁的状态。
但是,事实上,面对困境,也的确有人做到了在逆境中仍然保持着热爱生活的精神。我们可以管这种精神叫做身在泥沼,仰望星空。毕竟,他们已经不应该仅仅被称做小确幸的追求者,更应该将他们称之为生活家。
比如大画家黄永玉,他最艰难的时候,全家人住在一间没有窗子的小屋里,于是他在墙上画了一扇窗,并在“窗外”画满了各种鲜花。
比如散文家汪曾祺,他在乡下干农活的时候,也努力在他的种田生活中找乐,摘了马铃薯的叶子和花朵当参照物画画,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看书。
或许,像上面这两位艺术家的表现,才能算是真正热爱生活的人。
毕竟,当我们置身困境,并且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走出困境之际,仍能保持积极开朗乐观坚强的心态,还能继续热爱生活、自强不息,才是最难做到的。
《人间草木》便是散文家、作家、生活家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合集。
有些书因为自身太过优秀,以至于有人推介这本书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被人当成软文,比如这本汪曾祺散文精选集《人间草木》就是。此书自2004年出版至今已经印刷过二十余次,依然畅销不衰,是一本被无数读者用行动认可过的好书。
当我偶然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时,一下明白了它为什么在豆瓣上有高达9.1的评分。
要看漂亮的文章,要看好看的文章,也是一本好看的书。
这本书足够好看,和里面的文章一样足够好。
书足够好看,文章也足够好看。
汪曾祺的散文名篇,这本书里都选了。看完这本书,读者可以基本对汪老先生的散文代表作有了一个全盘的了解,对他的创作风格与行事风格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了,这可以说是一本精华尽在其中的散文集。
从内容上讲,这是一本容汇了汪曾祺散文精华名篇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记录了作者大半生经历的散文集。集中文章既叙各地风情、名人轶事,也写花鸟鱼虫、人间草木,既有旅途见闻、也有联大旧事。
作者于写人、叙事、记景、状物间,汪曾祺的多面形象也侧身其间,让大家认识到一个立体的、多元的汪曾祺,一个作家、一个散文家、一个永远对一切新鲜事物感到好奇的生活美学家,一个在逆境中总能保持着“随遇而安”的平常心境的乐观主义者。
如果,你想在一个秋天的下午晒着难得的暖阳喝着清茶看一本有趣的书,这本书已经足够。
汪曾祺是一个近些年经常被人谈起的名字。
前些年,汪曾祺最为人熟知的称呼是“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其实,如果看过他的散文,读者会觉得,他更像一个生活家,一个文艺到骨子里的文艺青年。不过,汪曾祺绝不是不食人间烟火那种远离俗世的清高学者,而是大隐隐于市的那种积极入世型的文人,是遭受过若干打击后照样活的简单纯粹的热爱生活那种乐观主义者。
不得不说,这种积极开朗、永远乐观向前的生活态度,在作家中是着实有些难得的。著名作家冯唐评价他的文章说:“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阅读时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可以说是很恰切的了。
就个人感觉来说,看汪曾祺的散文,每每都有读着读着脸上便不自觉浮现出笑容的亲身体验。
汪老先生的散文中,写的都是我们常见到的那些人间草木,著名编剧、文人鹦鹉史航曾经感慨过:他写过多少草木啊,拿他这些文字,可以编一本词典,薄薄的,并不整齐划一的。这种词典不解决什么疑难,就是没事翻翻,让你觉得随身带了一个花园,或者一个不错的菜园。
我最喜欢的,是他文章中一段关于桅子花的描写: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
读着这样的文字,让人真是很难不积极乐观起来,这或许也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汪曾祺的文章一直能赢得不同读者喜爱的主要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