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教育的本质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教给学生受益终生的有用的东西。
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成绩说明结果,过程论证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行为习惯更为重要。从这个意义来说,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目标规划、坚毅力、专注力、反思力、总结力等品质才是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原因,你可以试着反问自己:有没有在学习上树立自己的目标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规划力)有没有根除手机控、电视控的陋习?(坚毅力)有没有在听讲、作业、练习中保持静心的状态?(专注力)有没有对学不好、做错了、考不好等问题进行反思?(反思力)……这些绝不仅仅只是学习的问题,而是表现在学生终生的问题!
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差别,往往不是他们在智力上有多么大的差别,而是在于他们对自己、对学习的态度不同。好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对学习是认真、积极、勤奋、进取的态度;而差学生则对自己的态度是自抱自弃、破罐破摔,对学习则是马虎、消极、懒惰、应付的态度。态度的差异,导致成绩上的差异。在学习上如此,在交际上更是如此。大凡交际能力高的人,就是对他人持有友善、热情的态度,而那些交际能力差的人,不过是对他人所持的是冷漠、被动的态度而已。谢安在大兵压境、国家危在旦夕时仍然沉着稳健,镇定自若;诸葛面临司马氏兵临城下的巨大危机下轻拨琴弦,半丝不乱;而有的人遇到一点困难,就方寸大乱,垂头丧气、心灰意冷,这都是态度的不同啊!
而即便是态度的端正,也并非是闻过则改那么简单,它必然是长期、反复的刻意练习形成的一种正面的反射,我们都熟悉这句话: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性格,决定命运。形成性格要靠习惯,而习惯又是由不断重复的行为而形成的,归根到底在于行为。这就说明,塑造品性绝不能靠传统的学习,只能靠刻意练习!
品性的刻意练习,对一个人的成才有着极大的助益。刊登在《光明日报》上的华裔美国科学家、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在写给中国学生的一封长信里,详细地谈了该如何在未来的留学、工作或者创业的过程获得成功,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这往往不被人放在眼里,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会理解品性的价值。
李嘉诚看重长江精神,其实就是看重和崇尚长江的品格和性情。长江有什么样的品格和性情呢?长江——容纳百川,不择细流,百折不回,奔流不息,永世不竭。学习长江的品格,就能虚怀若谷,气度旷达,胸怀博大,百折不回,坚持不懈,广纳人才。李嘉诚在品性修炼上十分出色,所以他在生意场上创造了奇佳的人缘,朋友多如繁星。
进行品性的刻意练习,不仅要特别重视品德,而且要特别重视性格和态度。后者与品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更加全面,更加实际,更易操作。爱默生说:“我们的性格决定我们的抉择,这一观点并非是宿命论的。人虽然与其它一切生物一样,受制于决定他的力量,但人是唯一赋有理性的动物,是唯一有能力认识这种力量的生物,而且,依靠这种认识,他能积极参与对自身命运的安排,并加强寻求善的因素。”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命运,如果你不想改变你现有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命运。
所以,命同此理,理同此法,如果把学习生涯当作创业生涯或事业生涯,那么创业成功所需要的一切修炼,比如心态、品性、坚毅、忍耐、性格等等,都可以在学习生涯中找到相应的同质,所以一个人对学业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预见他将来的事业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