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缘说”,也叫“缘起说”,是佛教用以解释人生现象及世间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现象,也没有任何永恒不变的现象;一切的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因一定的条件,叫做“缘起”。
据佛教的说法是:“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这里的“因”,指多种条件中具有决定的作用。在“四谛”说中,“缘起”和“佛法”密不可分,“但见缘起便见法,但见法便见缘起”。实际上,“缘起”是佛法的表现,或者说是受佛法支配的,由于佛法的的作用,可以从两件似无内在联系的时间中“把握”其因果关系,以便论证佛教的业报轮回说。人生现象和世间现象变化无常,其因缘也各异,但“四谛”说认为,最基本的是十二因缘,这就是:
老死
佛家认为,人的最大的烦恼是害怕老死。死为人生的终结。为什么会有“死”的烦恼呢?那是因为有“生”,有“生”才有“死”,所以说“生是老死缘”。
“生”
“生”是人生的开端。而“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佛家认为那是因为“有”。什么是“有”?在佛家看来,“有”是指某个人前生思想行为的总和,佛教又称之为“业力”。也就是说,是由前生“业力”之因,导致今世得以生为某类众生之果。所以说“有”为“生”因,“生”为“有”果。
“有”
既然“有”的本质是各个人前生的思想行为,即“业力”的总和,那么,“有”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是“取”。佛教讲“取”,是指人们对人生和物欲的各种追求,由此形成各种不同的思想行为,即各种不同的“业力”,进而得到不同的回取,所以说“取是有缘”。
“取”
既然“取”是人们对人生和物欲的追求,那么,“取”的原因又是什么?佛教认为, “取”的原因是“爱”。“爱”包括性爱、食欲等感情的和物质的各种贪爱。人是因为具有各种贪爱才去追求种种人生物欲的,所以说“爱是取缘”。
“爱”
既然“爱是各种贪爱,那么“爱”的原因又是什么?佛教认为,“爱”的原因是“受”。“受”指各种苦乐感受,它导致了人们产生各种贪爱。所以说“受是爱缘”。
“受”
既然“受”是人的种种苦乐感受,那么,导致种种苦乐感受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是“触”。“触”指人的肉体、精神与外界直接接触,因为有接触才有感受,所以说“触是受缘”。
“触”
既然“触”是人的肉体或精神与外界直接接触,那么,导致“触”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是“六入”。“六入”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和认识机能;如果没有这些器官和功能,人们就不能触受外界事物,所以说“六入是触缘”。
“六入”
既然“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和认识机能,那么,导致“六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是“名色”。“名”指人的精神活动,“色”指人的肉体,“名色”则是指有意识活动的人体。因为有了它才会产生“六入”,所以说“名色是六入缘”。
“名色”
既然“名色”是指有意识活动的人体,那么导致产生有意识活动的人体又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是“识”。“识”是指人在投生一刹那间的精神本体的神秘活动,相当于通常讲的“灵魂”。佛教认为,人体生命是托“识”而成,所以说“识是名色缘”。
“识”
既然“识”是指人的投生一刹那间的精神本体的活动,那么,导致这种精神本体如此投生(或投宝贵人家,或投贫家,或投生为畜牧,等等)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是“行”。这里的“行”一是指人的一切(包括前生今生)思想行为(即业行),二是指推动这些思想行为获得一定果报的过程和力量。“识”是由于“业行”引发的,所以说“行是识缘”。
“行”
既然“行”是指人的能导致一定果报的业行,那么,导致人的种种“业行”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是“痴”。“痴”,又叫做“无明”,即愚昧无知,人之所以致力于种种不善的“业行”,是由于无知的结果,所以说“痴是行缘”。
“痴”
佛教认为,人的一生和人世间之所以有种种“苦”的现象,根源全在于“痴”,这是苦的最后根源。
上述十二缘,又叫十二支。“四缔”说认为,十二支中,对人生起最重要作用的是“生”、“爱”、“痴”三支,因为有“生”,就有“爱”,就会导致各种“苦”,而归根到底则是由于“痴”。因此,人们要能获得最终的解脱,便应修习佛理,彻底摆脱“痴”的羁绊,这就是“十二因缘说”的最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