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夜色如墨,灯光如豆。一方书桌前,微弱的光映着他沧桑的脸,他端坐凝思,毫无睡意。窗外,雨打芭蕉叶带愁,滴答滴答声声敲击心弦。他似乎看到肥硕的芭蕉叶——雨潇潇,起起伏伏;风飕飕,摇摇摆摆。
透过珠帘,即将满月的遁儿躺在娇妻朝云的臂弯里,母子已酣然入睡。看着他们,心头一暖:我的红颜知己朝云,我的心肝宝贝遁儿,我的后半生——你们就是我的精神支柱!
徐徐踱步窗前,屋外风雨萧然。回首往事,历历眼前;几行浊泪,从脸颊悄悄滑过。
二
遥想当年,芳华青春,与弟苏辙随老父自偏僻西蜀沿江东下,进京应试。一不小心,清新洒脱的文风震动主考官欧阳修,小试官梅尧臣。二公叹赏其文,誉其将来: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欧公盛赞,苏轼名动京师。大展身手之时,母亲、父亲相继病逝,守孝期满,还朝赴任,眼中所见,旧雨凋零,王安石变法震动朝野。年少豪狂,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口无遮拦,瞎愤青。体内奔涌的荷尔蒙使苏轼奋笔上书,力陈新法弊病,政见不和,自请出京任职。
一路走来一路歌,身体、灵魂永远在路上。从不沉醉于早年得志、宦途顺境,而是日夜励精,惠民一方。追求功名,志在必得。杭州通判、密州、徐州知州,除弊革新,深得民心,政通人和,业绩显著。
三
正当踌躇满志,一展抱负;不曾想,晴天霹雳,一声惊雷,成为戴罪之身。湖州上任三个月,本是例行公事的官样文章《湖州谢表》,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包藏祸心,对皇帝不忠,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
一时间,树倒猢狲散,人人见他躲着走,生怕沾上他的边;朝廷之内,倒苏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坐牢百日,几濒砍头境地。
身陷囹圄,云断归途。一曲悲歌心中盘旋低诉:
再回首,荆棘密布,
再回首,泪眼朦胧,
从此不会再有凌云酬壮志
曾经拥有家国梦
今后就要心底尘封
再回首
出走半生,归来已不惑
留下你的笑容
寒夜温暖我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
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云断归途
歌罢,涕泗横流,伤感不已。坐牢百日,救援活动也紧锣密鼓,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因王安石“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一言而决,苏轼得以从轻发落,躲过一劫,被贬黄州做了个三无官职——没有权力,没有编制,没有办公场所,只领固定工资的团练副使。
四
乌台诗案,完成了由苏轼向苏东坡的巨大转变。他过上了自耕自种自给自足的农民生活,城东荒坡上,挥汗如雨,犁、耙、种、收,全然一介农夫。
朝云甘愿忍受贫苦与卑贱,陪伴苏轼长途跋涉、共赴荒蛮,度过了那段漫长的艰难岁月。患难见真情,朝云燃炉摇扇,文火慢炖,那一碗碗香糯软烂的“东坡肉”,蕴满朝云对苏轼绵绵无限的爱。
茫茫人海,知己难求,朝云对于苏轼,怎一个“懂”字了得?还记得那个故事,苏轼大笑:“不合时宜,知我者朝云也。” “朝云,今生的遇见是我苏轼最大的幸运!”,苏轼在心底倾诉,她成了他的一朵适时解语花。
落魄穷困之时,爱情的结晶出生了。朝云为苏轼生下一儿,苏轼想到自己一路走来,风雨飘摇,祸患不期而至,居无定所,他不想孩子步他后尘,希望儿子远离政治漩涡,消遁,归隐,平平安安,因此取名遁儿。
五
凄风苦雨,淅淅沥沥。拭去泪水,不念过往。再次将目光投向熟睡的朝云和遁儿:朝云平静地睡着,嘴角似有盈盈笑意;遁儿憨态可掬,偶尔小嘴一撮,似乎在找寻妈妈的乳汁。
眼前,即将满月的遁儿,娇憨可爱,给苏轼晦暗的生活带来无穷快乐;身后,永远侍立着爱他敬他的朝云,让苏轼倍感踏实心安。此身安处是吾乡,平平淡淡的幸福溢上心头:苏轼,子瞻,东坡,你是幸运的,复有何求?!
缓步踱至桌前,轻轻研磨,铺开宣纸,挥笔立就,对孩儿的美好祝愿从心中到笔端,深深的父爱夹杂着复杂的愤懑倾泻而来: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投笔入座,风声、雨声,声声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