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的最后一章是“在多元文化中进行面谈”。同修小组重点做了“咨询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讨论和练习。
【本章要点】“在多元文化中进行面谈”
首先,咨询师要有理解多元文化背景的意识并要有自知之明(对文化背景对自身的影响及局限的觉察),“明白自己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在此基础上,要发展更全面的文化能力:1.具备科学意识,提出不带偏见和刻板印象的假设并加以检验。2. 发展动态调整能力,既对特定文化持重视和开放心态,又不刻板理解贴标签,并且知道何时把自己的个人经验运用到来访者身上。3. 积累与文化有关的特殊知识,便于更好地与来访者沟通及更灵活地运用恰当的干预技术。
本章介绍了四大文化及一些特殊群体的面谈注意事项。我在巴西工作了近四年,有些感受。巴西人给人印象笑点很低、很傻乐,而其实这只是狂欢节等文化表征给人带来的感觉,我周围的同事、我的一位房东大妈,看起来都是很乐观、幽默的人,实际上都有过严重的心理困扰期,寻求过心理咨询的帮助,跟他们的交往,让我体会到不要表面地理解地方文化、片面地标签化个体。
文化相关症侯群、与多元文化相关的伦理注意事项,以及接待多元文化来访者的初始面谈注意事项都在本章被介绍。
最后,总结基本观点是:
“人类与来自其他文化群体的人交往和合作是习得的行为。这种学习从人生早期就开始了;因此,作为心理健康专业工作者,要想做到有效、开放并对这些差异持肯定态度,就需要在抛弃某些态度的同时不断进行新的学习,并且要质疑与文化相关联的假设,以及我们的理论和技术的盲点。我们必须培养一种文化态度,使我们从其他文化和其他人的生活经验和差异中学习”。
【小组练习】“咨询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这个讨论和练习针对的是“觉察文化背景对自身的影响及局限”,同修三人组特别充分地研讨了相关议题并做了相关练习和扩展讨论。
一、觉察自己所带的文化习俗在日常的表现、文化自豪与自卑感
大家感觉来自民族、地域文化和家族习俗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伴侣关系的磨合和日常私人交往中。伴侣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家庭,有不同的习惯,通常会造成很多的冲突需要长期的磨合和消融。大家族中城乡的分化,以及邻里、亲友之间因为各自家庭环境背景的不同也会造成观念上的差异,比如体现在婚丧礼仪等方面的讲究不同,对彼此生活习惯和观念的评判和干预等。
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原生文化的烙印在大社会中逐渐淡化,文化“自豪感和自卑感”可能会不那么普遍和明显了。职场、业务场上的交流,更多受个人教育背景、职业经历的影响。一些分别多年的老同学,在三观上可能产生很大的差异;一些目前名义上同修某个专业、某个课程的群体,也会因过往经历背景不同而在学习上各取所需,难以达成真正的共鸣和共振。
二、对“心理健康”个体特征的认识,有没有超乎想象的情况?
我对“心理健康”的判断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能较好地自处、自我整合度较高;二是能平衡地建立与他人的关系,既不一味讨好、也不是极端个人主义,能在维护自我与照顾他人、接受外在的评判之间取得平衡;三是能恰当地定位自己,在社会上实现责任和进取。
对于“超乎想象的情况”,大概就是有的看起来偏离了我的“平衡观”,看似极端的一些人,好像还过得挺好,他们是不是“心理健康”呢,不得而知,或许我应该去做进一步的理解。
三、是否有某个时候,对不同于你的人所持有的想法影响了你对他们的方式?你现在会有什么不同的做法?
讨论时没有特别想到,后来回顾,我直觉中判断“这人有病”,通常是对那些自恋自负、用威权压人、有各种言语和行为暴力的人,我会本能地回避或者在忍无可忍时用我的文绉绉方式反击这样的人而弄得自伤更狠。不过,在学习心理咨询以后,我会用更宽广的视角去理解这样人的背景,用更中正的态度去对待,包括必要时也用我原来认为比较粗鲁的“他们的”方式去跟他们沟通,比如骂粗话,发现还挺有效,能更真实地释放自己,也更容易让人住嘴,但这个恐怕不能用在心理咨询时面对这类来访者,下次再问问老师。至于威权,我会更温柔而坚定地去直面。
总之,个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应该与各自的身份紧密相关,对于我来说:前面谈到的民族、地域身份方面,早已淡化了;伴侣关系中的地域、家庭文化差异也通过多年磨合减少了冲突;跟人的私交领域,坚持“尊重主场”的原则,保持界限、不评判;作为一个不善迎合权威、保留自己个性的职场人士,在等级严明的组织文化里会不适应但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位置和模式做新的发展;作为未来的心理咨询师,还有待在个案实操中进一步觉察自己的文化偏见并做恰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