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春秋末年,卫国这一弱国总是受晋国这一强国压迫。
卫国国君卫灵公不甘于此,想要改变现状,于是与齐国交好,与晋国断绝关系。
晋国的执政官员赵鞅不能容忍卫国的行为,于是派大夫史默前去卫国了解情况,期限是一个月。
可史默在一个月后并没有回来,很多人都建议赵鞅赶紧出兵,而赵鞅因为不想打没有准备的仗而决定等史默回来再作决定。
史默终于在半年后回来了,他把卫国所做的众多跟晋国打硬仗的准备一一都告诉了赵鞅。
可赵鞅听了之后,还是不打算出兵,认为要等待时机,下令军队听候命令,做好了充分准备再行动。
此后,就有了“按兵不动”这一成语,现在多指接受任务后迟迟不愿开展工作。
后事
甲:经理刚开会说我们小组的PPT每次都做得很差,要我们注意一下,你说我们要不要上网学一下怎么把PPT做得更好?之后也花多点时间多点心思把PPT做好呢?
乙:经理也没规定PPT一定要做成什么程度,只是建议我们要做好点而已。不管PPT做得好还是不好,我们还不是把我们的项目展示出来了。经理习惯了我们的PPT风格也就不会说什么了,再说了,要花心思去学,然后再花心思做好点,这得花多少时间啊?
一起看
领导的命令非得以白纸黑字的形式下达,下属才应该认真去执行吗?
我们非得当事件发展到糟糕状态,才能意识到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吗?
赵鞅明知道卫国在进行一系列对自己国家不利的行动,赵鞅似乎还能淡定自若空等时机,我就想知道这晋国该得是一个多大的国家才能装得下赵鞅的心哦?
乙明知道经理对自己小组的PPT不满意,却用自己的懒惰和肤浅,将领导的意思解读成一个让自己能敷衍而过的答案,你说乙是不是那种自以为聪明的人呢?
赵鞅和乙都是那种在危难来临前选择按兵不动的人。
虽然晋国最后并不是因为卫国灭亡,但一个国家能经受得住几次其他国家的挑衅而按兵不动还能平安无事?
虽然甲乙不一定会因PPT做得差而被辞退,但领导是能够从员工所做的PPT而知道谁的工作态度更好,谁更适合被提拔的吧?
再说了,就PPT而言,如今在职场中因为PPT做得好而工作顺风顺水的人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单纯靠PPT创业的人也已经前赴后继的涌了上来。
所以,哪有什么努力是会浪费时间,是会白费的呢?
甲已经有要改进的意识,如果你是甲,你会听乙的一派言论而按兵不动,还是提升自己而不让难看的PPT丑化了自己的能力呢?
在如今激烈的竞争环境里,我们又能在“按兵不动”中自在多久?
当我们陷入居安不思危状态的时候,是否还应该选择“按兵不动”是个严肃的问题,我们该好好思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