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算起来真的读了很多书,但很多人说,早就还给了老师。嗯,我也是。于是后来,我们不断的去读书、上大课、到处听演讲,听那些大佬们掏心掏肺的讲成功经验和方法,心想这次可赚到了,回去以后一定会改变自己,你做在那里虽然没说话,却满眼都是希望。
可是一段时间以后,你发现,啥也没改变,再想想前段时间学了什么;大佬又讲了什么?脑袋里剩下的只有拼命回忆的片段了。这让我们很失望,透心凉。
我们一直说,一年读多少本书,上多少课,但真的记得住的却寥寥无几,更加别说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做事。基本上我们看新的书,旧的书上说什么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参加大课或是一场场演讲,但是感觉收获满满,可转头就忘了。
那到底是为什么学了就忘了呢?晓娴开始扒一扒原因了。
因为不停的学习新的知识,时间长了,前面的就忘了。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忘了前面的知识,就停止学些新的东西,所以还是坚持不停的学。到处听大课、听演讲。
为什么要不停的学呢?
那是因为我们要思维升级啊,当然要不断的增加知识量了,然后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最后从而提高收入。
但是最后为啥知道最后却没做到呢?
其实有些知识,我还没能完全理解,也不能完全接受。比如每个人都知道要复习,可是人性的求新心理,总不愿意让我们去在意熟悉的东西,虽然知道复习很重要,但却做不到。
那我们为什么理解不了,接受不了新的知识呢?
接受不了新的知识,那是因为它跟我们之前的想法不一样,我们会怀疑,难道之前几十年的想法都是错的?
这个时候,由于我们的习惯性防卫系统,不会让我们轻易的承认错误。所以,我们内心对新的学习知识,虽然明白了,但却一时还没法子真正的接受,内心总在试图排斥。最后就只剩下了想法,但是始终没有去做,因为谁也不会自愿的去做自己认为不对的东西。
其实知道做不到,只是事情的表象,而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呢?晓娴给你扒一扒真相。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用固有的思维模式,去判断我们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和接收的信息,然后再形成知识认知过滤,最后才能得到我们内心的真正认可。
所以,我们总是一边在学习,一边在用先入为主作为衡量标准,然后就把以往的知识和新的知识,形成了正负两个磁场,于是就产生了排斥。然后我们开始变的焦虑、犹豫不决。最终变成纸上谈兵,始终都活在学习到的想法里,却没有了行动。
那没有行动的动机是啥呢?还是否有更加深的原因,导致我们不愿意行动的嘛?接下来晓娴跟你唠唠嗑。
其实所谓的知识,是能够改变你的行动的才叫知识,但能够改变你行动的却是你的内心。
因为只有你内心的想法发生了变化,才能逐渐的由内而外的转变为行动。
但是真正能够让你行动的根源,却是你的需求或是你的恐惧,比如医生告诉你不锻炼就要威胁到生命;又或你需要追个漂亮的妹纸,需要早晨献殷勤。
需求和恐惧才是你的动力,才能让你持之以恒的不需要坚持的彻底把行动进行到底。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的学习,并且知道做到呢?晓娴给你说一说。
1、找到需求
你为什么要学习?可能很多人回答不一样。但是有效的学习必须从需求开始,找到你要学习的需求的领域,然后构建领域中的学习知识架构,再开始学。
2、记录笔记
在学的过程中,无论是读书还是听课,都需要做笔记。因为我们的大脑对新的东西,天然会产生排斥,所以记忆力不好是正常的,我们要记东西实际上是反人性的,所以我们要想记住,必须要靠笔记。
3、复习笔记
有人记好笔记,就让它在那里睡大觉了,这也是为什么你记了笔记还是忘记的原因。笔记要进行重复的看,而且是间隔性重复,这个很重要。因为人对新东西的敏感,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再看的时候,你肯定会叫「啊,我记得,原来是这样」。这就对了,间隔性的重复看笔记。
4、教给别人
再然后呢,把你学到的去教给别人,没人可以教的话就写,把你学到的东西写日记,写感受。总之,无论什么方法,你要把学习的知识用任何的方式向外传达,这样才能内化你学到的知识。
5、用到生活
最后,就是把你这些知识,研究一下,看看生活中或者工作中,什么地方可以用的到的,尝试着去用,即便用错了也没关系,它会让你的记忆更加的兴奋,最后一点点的开始从做排斥,到部分接受,再到全部接受。你就自然之道做到了。
其实,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很多,但是问题的本质是原因,知道了原因就像知道了病根,自然就知道抓什么药。
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如果你也有解决方案,来执笔江湖,也给晓娴说说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