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到在生活中,遇到相同的情况,我们会因为“基本归因偏差”而产生不同的反应,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与我们的概念不同甚至相悖的情况下,我们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
前天轮到我做日报,在文案接力的过程中,其余的两位老铁都已经通过了,第三位老铁“啪,啪”的贴上来几张图片,我看了半天,着实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我问她怎么了,她说第一张图片有一行文字没有居中。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是这样的呀,我们每个人的手机屏幕大小都不一样,所以文字最后呈现出来的位置也会不一样,在你的手机里是居中的位置,在别人的手机里说不定就不是居中的位置了。”
看到我如此激烈的语句,老铁顿时就没了意见,“好吧,那我这里也通过了”。
结束了对话,我再次打开日报,盯着屏幕看了几秒钟之后,一个想法从心里冒出来:为什么不按老铁说的试一试呢?
在手机上重新操作之后,我发现其实文字是可以居中的,起码在我的手机可以居中,而且这样排版看上去确实更整齐一些。
事后我在想,为什么老铁提出意见的时候,我的反应会这么激烈呢?试都没有试过,就直接把别人给怼回去了。
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所以瞬间就启动了“习惯性防御”。
“习惯性防御”是一种本能,是我们人类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老铁只是对日报的文案提出不同的意见,而我把它当作是对我能力的否定,没有弄清楚对方的观点前就爆发了。
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下次面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我们能不能不要那么敏感,如果我们想要成长,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就要需要学习新的知识,而接受新知的前提是必须要打破这种习惯性防御,用一种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它并接受它。
读到这里,突然之间我就理解了,为什么梁宁的《产品思维》课,第一个模块讲的是与产品无关的用户“情绪”。
跟成甲老师一样,《好好学习》是一本讲学习方法论的书,第一要素讲的却是心态,看似与学习无关,其实这才是关键。
因为“人”才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所有的产品都是为“人”服务的,你只有了解了“人”,了解用户,你才能知道用户在害怕什么?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有在了解了这些之后,你设计的产品才能被他们接受和认可。
同样的,关于读书,关于学习,如果你没有抱着一个开放的心态,哪怕你每天读书每天学习,你内心没有对于这些新知识的认可,你就无法接受和使用这些新知,那么,这样的学习会有用吗?不过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只有了解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知道怎么去化解,才能顺利的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