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君独家稿件 | 本文2376字 阅读需耗时5分钟
出人意料的是,湖南卫视的“我家”系列确实成为了爆款。这档几乎是承包了微博热搜的节目,似乎是从诞生起到制作完成再到后续的从《那小子》到《那闺女》,两季都用硬邦邦的热搜能力和带货能力实现了从前期观众和广告商都不看好到客户争相投广告的蜕变。
这档由陈歆宇团队最新出品的观察类真人秀似乎从最开始就将“秀”的属性模糊,将“真”的概念放大。邀请家长作为观察团来观察自己女儿的生活,正是一种补偿心理:只有艺人的家长才能够理直气壮地点评她们的生活。
《我家那闺女》近期收视战报
||版权争议,本土化的契机在哪里||
作为《我家那小子》的升级版,《我家那闺女》本季邀请到了吴昕、傅园慧、袁姗姗、何雯娜、郭跃、焦俊艳及其父母作为嘉宾,观察其日常及情感生活。从观察团的设置来看,选取了维嘉、大张伟、欣然作为常驻主持人,与父母们一道点评儿女的情感生活。
最新一期的《我家那闺女》可以说是成绩骄人,战火上星综合组双网收视第收视八连冠,其中全国网收视率0.75,份额5.68%;全国网城域收视率更再次破1达1.03,份额7.1%,对于近来低迷的综艺市场而言,这无疑成为了一档能够持续输出八卦话题,极大满足大家窥私欲的节目。
然而,这样一档节目从创作伊始就面临着抄袭的争议。
从节目海报到创意原点,制作团队从第一季的《我家那小子》开始就面临着抄袭韩国综艺《我家的熊孩子》的指责。从节目海报来看,似乎确实有几分相似。除此之外,湖南卫视也有多档综艺面临着抄袭的争议。例如《中餐厅》、《花儿与少年》、《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等等都涉嫌抄袭韩国综艺节目。
|| 大龄青年的婚姻难题?||
||来自孩子与父母的冲突||
在面临焦俊艳这一对和父母之间存在着巨大婚姻与恋爱观念差异的妇女的时候,节目在安排时非常巧妙的形成了一对对照,即请到了Papi酱作为与焦俊艳同年龄段相似恋爱观的闺蜜为选取的谈话对象。
Papi酱作为知名搞笑博主,能够拥有充分的调动气氛与话题的能力,因此在面对女儿苦恼而尴尬的问题时,她能够以一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方式,让父母在影像当中了解到女儿处境的尴尬,从而以一种不是那么生硬刻板的方式完成与父母之间在难以轻易沟通的话题上建起桥梁的任务。
而在本期的我家那闺女当中,却选取了高亚麟这样一个与父母年龄更为接近的大叔作为谈话沟通的对象,从高亚麟的视角里既有喜剧演员的易接近性的考虑,再通过高亚麟与焦俊艳的对话当中的调侃成分能够非常顺畅的解释她与高亚麟之间“并非节目组安排”,向观众表示他与高亚麟之间的关系并非是节目组强行搭建起来的亲密好友人设,从而奠定之后高亚麟与她的谈话在一种真实可靠的氛围中进行。
而当谈话深入到正式谈话与人生婚姻价值观等议题时,高亚麟能够以一种并非完全是长者视角的姿态,以直面死神为话题,架起父母价值观对孩子的软性植入。
孔子曾经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说的是孝敬父母与个人志向之间的辩证关系。而高亚麟以一句“父母是我们与死神之间的一堵围墙”,其实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代沟越来越大的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非常好的揭示了父母在我们实际面临的生活当中实实在在在精神层面给我们的最大推动力是什么。
这种说服不仅指出子女的心灵,同时也在节目当中给予了父亲观察团们最直接的心灵共振。不论是高亚麟还是他的父亲都坦言,他们自己在父母亲在的时候从没有考虑过死亡这一话题,但是一旦父母去世之后就感觉死神已经真真切切出现在我们可见的视野之内,这种触及心灵的话题,在节目中既达到了煽动情绪的目的,又让观众和嘉宾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共情。
就节目而言,这种身份角色上的平衡,实际上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待机共同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借助第三方之口,将双方不可知而第三方可知的“约哈瑞窗口”打破来获得理解,尤其是对于亲子这种特殊的亲密关系而言能够获得很多的理解。
||视角变换,多维视角的“真”如何实现?||
所谓真人秀,一在“真人”,二在“秀”。之所以真人秀从2013年大爆发以来,直到现在还如此火爆,是因为这种节目类型在观赏性和真实性两种属性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平衡。
通过设计好的情节告知观众这是“节目”,但同时也能够满足观众带着从这种不严格的情节控制之下窥探被包装的明星背后真实面目的目的。而《我家那闺女》这种观察类综艺又对这一类真人秀的“真人”与“秀”的比例进行了再平衡,节目的控制更加隐性,而父母作为观察者,为节目的“真”打上了一个不容置疑的烙印。
这种双重验证机制其实很难控制平衡,容易导致两个结果:父母和孩子串通起来演这出排练好的戏,或者过分暴露出嘉宾的隐私。无疑前者影响嘉宾和节目的声誉,后者容易导致明星的公众形象受损。
那么,在这种多维视角中,各方的心态都处于一种十分微妙的境地,因此,我们也能看见在节目挖出很多八卦猛料之后,嘉宾确实容易遇到个人形象的风险。比如何雯娜在节目中爆料个人生活后深陷与前任的口水战,这种程度的真实,对明星艺人而言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陷入招商寒冬的电视节目,开始越来越难以在精耕内容和卖力吆喝以吸引招商之间作出平衡了,“我家”系列就是绝佳的证明。不管是《我家那闺女》还是《我家那小子》,都进入了靠节目机制翻出明星隐私、借由系统化的窥私来达到营造话题、炒热节目、吸引招商的目的。
事实证明,从前两期《我家那闺女》面临招商“裸奔”到后期唯品会冠名后节目热度为其“带货”的捷报频传,似乎这种趋势隐约预兆了一种模式——赞助商等待节目开播,根据话题选择投资与否。
而不论其它,但就这种趋势而言,对综艺行业产生优质内容是极其不利的,尤其是在经济大形势不乐观、传媒招商寒冬已经来临的今天。
-end-
¶往期精选 ¶
【影视评论篇】
¶¶微观 | “流浪地球”未来要面临的深邃的黑暗,离我们不远了
【传媒论道】
¶¶深度报道(一) | 事实迷雾重重,接下来为什么是深度报道?
欢迎关注文广君简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