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
转眼就28了,我也可以语重心长地对你说,小伙子,我吃的盐都比你走的路还多。
这一年来看了一些名家的散文,能有体会的很少,所以读起来没有快感,起初是觉得自己的经历和人家的不一样,所以读别人的经历没有同感是正常的,这就如同什么呢,人们常说死猪不怕开水烫,死猪要你烫了?猪都被你杀了,你还要去烫它,竟然还要指责死猪不配合,咦,妮儿,你可真带劲。
大学的时候读《悲剧的诞生》,艰涩难懂,后来过了几年,再读一遍,略能理解。后来我在想,我是不是太着急了,着急进入70多岁那种状态,阅历沧桑,成熟理智,眼里都是风云,脑里都是智慧。这步子太大,就浪费了这些书了。如果我能等到50多或者60多再去读,会不会就能有不同的感受。
一个人的成熟,真的和年纪挂钩么?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嘴闲不下来,噼里啪啦说一大堆,句句都是自己半生的教训或道理,末了还要加一句,诺,你多学着点,我是为你好嘞。我想一个人的成长,提点和建议固然重要,不过加了太多的干预,究竟这个人长大了,是变成了你的样子,还是他自己?我想给一个人最大的支持,莫过于支持他成为他自己,而不是谁希望的样子。
所谓的思想火花,是在与人相处过程激烈对撞形成的,而他的加工成型,应该是在一个人独处思考的时候。那个嘴像加特林一样突突突地说一大堆,事了扬长而去,我不明白这是在表达观点,还是在宣泄情绪。一个人靠嘴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存在感,只能说明这个人的存在感太低,太需要别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他那里,就不像我,我不说话,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前面说到一个人成熟,起初我以为和年纪有关,可是经过我的观察,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至少是片面的。首先你要经历的足够多,这样你才会有思考、有辨别道理的事实材料,然后呢?就是思考辨别了,这是关键。活到人生末年,经历得是够多了,不过一直顽固不化的继续活下去,只会越活越糊涂,变成倚老卖老,而成不了一位智者。
过年就要杀猪了,猪肉很美味,猪肉为什么那么美味?因为很少有人会在猪的耳朵边,闲言碎语,也不会有人会为猪太多操心,希望猪会这个会那个。但是呢,就在杀猪了,猪叫了,人们就烦了,你叫莫子叫,我要用开水烫你的毛了,你配合一下咯,翻个身塞。如果我是那头猪,我一定能不会叫,我会这样一个危急关头,彻底思考明白,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彻彻底底地做一头,安静的猪,智慧的猪,少年老成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