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狗十三》对我的触动很大,从女主角李玩的成长经历中,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我都是为了你好,你要听话,你该长大了”,这三句话刺痛了多少青春。
李玩痴迷物理,父亲却因为英语竞赛能帮助直升高中,完全不顾她的感受,冲她发火,直接给她报了英语小组。父亲说:“你要听话”。
李玩很爱她的小狗“爱因斯坦”,小狗走丢后,家里人不仅不帮着找,还责怪李玩发了疯似的满大街找。看到她闷闷不乐,家里人不是想着帮忙找狗,而是送她溜冰鞋来弥补她甚至重新买了条狗骗她说是“爱因斯坦”找到了。
“你当我是傻子嘛,这根本不是爱因斯坦”。李玩的坚持与执拗,最后换来的不是家里的理解和道歉,而是一顿暴打。父亲说:“你要听话,你该长大了。”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你要听话“,“你该长大了”,这三句话仿佛就是许多人青春成长中背负的三座大山。父母总是把他们自以为是的爱凌驾于孩子的感受之上。
他们总是用自己的利益观来衡量孩子该不该去做一件事。
初中时,你喜欢物理,不行,这对升高中没好处,还是报英语小组吧;高中时,你想学美术,不行,那都是文化分不高的孩子才去学美术;大学了,你想换个喜欢的专业,不行,你喜欢的专业那可不好找工作……
总之,只要你喜欢的、你想干的,在他们看来都要以“值不值得、有没有用、有没有好处”作为标准来判断,只要不符合他们价值判断标准的事那就是不行。
“爸爸忙,你要体谅一下,下次一定带你去”
李玩英语考了全年级第一,父亲说随便去哪儿玩他都答应,李玩说想去看天文展。可是父亲却因为酒桌上陪领导没去成,食言了。
有多少父母答应了孩子的事,却总是做不到。做不到不仅没有和孩子道歉,反而是要孩子自己成熟点去体谅他们。父母需要孩子的体谅,可是孩子也需要父母的理解啊。
想起朋友小欣的故事,她小时候特别喜欢商店里的一个洋娃娃,可是爸妈说太贵了,等她期末考到全年级第一就给她买。她那一个学期拼命学习,终于拿到了全班第一,心心念念等着父母兑现自己的诺言。可是爸妈给她的并不是她想要的那个洋娃娃,而是买了一个小书包,还苦口婆心地对她说:“书包好嘛,上学可以用得上,欣欣乖。我们骗你还不都是为了你好嘛,你看现在成绩提上来了,多好。”后来长大了,每次看到那件父母送的那个小书包,她都会心生刺痛,就像看到了当时被欺骗,委屈得要死的自己。
不是您让我喝酒的吗,不是您让我屈服的吗,这些都是您教我的啊
看到李玩喝酒,父亲大发雷霆。可是父亲啊,您忘了吗?在你和领导的酒桌上,是您让我用酒敬一下叔叔伯伯,这不是您让我喝酒的吗?现在您怎么双标了呢?当我们按照父母期待的模式去长大了,当成长出现了偏差,他们又开始双重标准了。
“以后像这样的事情,还多着呢”
李玩最后如大人们所愿,她“长大了”。
当她在街上遇到了自己曾经最爱的“爱因斯坦”,她没有和别人据理力争要回自己的狗。而是快速离开,她好怕爱因斯坦认出了她,扑向她的怀里。
当在父亲的饭局上,服务员端上了一盘“红烧狗肉”,想到以前的两个“爱因斯坦”的命运,她没有摔门而出,而是平静地吃了一块。
她“长大了”,她可以不动声色地面对这一切了。她不再吵闹,不再据理力争。失去了纯真,换来了青春。
和她一样经历的不只是她,还会有很多人。毕竟,这样的事情以后多着呢。
影片的最后,李玩的弟弟在学滑冰。弟弟不断摔倒,他哭着向教练求助:“我不会滑,你扶一下我。”可是教练根本不会理解他的无助,伸出的手只是为了诱导他站起来,等他站起来了,教练的手又缩了回来,一次次的摔倒,一次次的求助,一次次的欺骗。弟弟也在被逼迫着快速学会这成长。
这狗B的成长,我们大概都是要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