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宇之影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学者到不同层次的学校询问同样一个问题:他在黑板上用粉笔简简单单的点了一个点,并询问学生们他们看到了什么。然而同样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的答案却大不相同。高中生说,“这不过是一个点而已。”这是所有高中生齐齐给出的答案,而且每个人都是那么肯定这个简单的问题只有这唯一的答案。而初中生说:“这应该是一个点吧?”虽然心中带有一些疑问,但依旧给出了与高中生一模一样的答案,偶尔会听到怯怯的声音说他是别的什么东西,都会被周围的嘲笑声淹没……当步入小学,问起孩子们同样的问题,孩子们则是四下议论起来,“那是月亮,远远看到的月亮。”“不,那是一只虫子,我昨天晚上看到过它,就在我家窗外。”“不对不对,那是发光的星星,闪闪的,多漂亮啊!”……
想来若是有人问我同样的问题,可能对我来说那也仅仅只是一个点而已,我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情,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增长知识的同时却也同时消磨掉了我丰富的想象力,就这一点来讲,年长的人是绝对比不上年幼的孩子的。想想从小我们的经历,大多都是千篇一律的被规划人生,每个人似乎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记得小学有一篇课文,内容大概是一个临死的男人指着油灯中的两个灯芯,却始终说不出话,就那样咽了气,那个男人的人物设定是一个视财如命的家伙,然而我清晰记得那时老师让我发表对男人临死前所作所为的看法,我说的是我认为男人是一个很节省的人,是的,那时的我真的认为他是一个非常节省的人,所以我被老师嘲笑,被同学嘲笑,以至于我从那以后,就不再愿意上课回答问题了。
想来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也证明了我也是被那千篇一律的模子套住的一员。孩子的心善良偏多,我并不认为一个孩子把事情下意识的往好的方面想有任何不妥,只是受模子限制,那是学者们研究透的东西,即使心中存有善良,被定为不善的事物所形成的模子是不允许我们做出任何改变的,这也形成了即使不懂为什么,我们也不会去问,只是记住,老师教的就是对的,我们不应该有其他想法,虽然心中有疑惑,但是自上学开始,我们的潜意识就已经被注入了模子神圣不可侵犯的信息了。
儿时的梦想是什么,有谁还记得?出租车司机?志愿者?做雷锋?美术家歌唱家等等,相信这无数的梦想中一定有属于你儿时的那一份,你可以否认模子的存在,那么请你扪心自问一下,有多少人儿时的梦想被大人们强制扼杀在了“学这个有什么出息!不好好学习,老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什么用!”这句话里?
我不知道模子的存在是否真的像大人们美其名曰那样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但我确定它的存在扼杀了我们很多的善良和纯真,也正是模子的存在,使得我们丢失了无数的梦,丢失了保留个性的勇气;使得个别脱离模子本身的人被嘲笑;使得我们的大千世界变成了一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