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读书会合集

     

图片发自简书App

  1.30今天读《重建师生关系》,在《重建师生关系》中,史老师用大量的案例讲述为何又该如何重建师生关系,让我们知道一个优秀老师是怎样行走在教育路上,给我们年轻教师带来了新的观念。

        我深深的感受到史老师的教学魅力,《重建师生关系》有的章节对我触动极大。比如第一章“爱在师生关系中的意义”,史老师在书中谈到在学校教育领域、师生关系之中,以爱的名义所进行的压制、收服与伤害,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师生关系并不是以收服和压制,而是自由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书中所举的例子也在我身边发生过,我感到很羞愧,原来很多我自以为的对学生的好并不是他们所需要的。今年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面对学生没有想这么多,也没有仔细构建师生关系。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个小朋友几年了成绩一种不好也没有学习动力,十分的没有信心。我通过几次无目的的谈话,打开了他一些心结,虽然现在他的成绩还是很不理想。但是我开始喜欢他了,而他似乎也比以前认真了许多。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师生关系的重建,但是至少是有了一点改变,而这个改变竟是源于一次这么简单而短暂的闲聊。

        史老师用自己的故事构建一个合理的师生关系,《重建师生关系》让我看到“如果爱,就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去倾听学生的低语,去触摸学生思想的律动。并且拒绝“以爱的名义”去驯服自己的学生,重建师生关系让学生自由的学习。这让我感同身受,这对我们的班级管理有很大的作用。

      我们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理解学生。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理解的态度,应关心学生思维和心理的变化。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到有分寸的呵护学生,即不进行严厉的责备和不适当地批评,而是多进行无目标的谈话。因为即可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也可以走进他们的内心。我们要尽量和风细雨采取说服教育。

今天的感受对班级管理有很大的帮助。


图片发自简书App

      1.29今天读《教育常识》,教育常识还有很多,当然不止的这些。其实,常识就存在我们的日常教育生活中,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上和我们的班级里。但是,越显而易见的道理,却越容易视而不见。或者即使见了也觉得“过时”“老一套”而抛在一边。教育常识有好多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我们不可能都掌握,但可以去尽量践行这些常识。

    《教育常识》所讲的教育常识,首先是作者自己眼中的教育常识,它绝非教育常识的全部。这不仅让教师们认识到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及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质疑。

      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就可以去不断的思考探究教学常识。

图片发自简书App

      1.28今天读《重新发现教师》,《重新发现教师》告诉我们如何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教师,实际上是对“传道、授业、解惑”这个传统意义上为师之道的一种批判。要求教师去做新老师,要求大家去符合新时代的教师目标,要求教师能承受更大的挑战和责任。

      这要求我们能突破思维,改变认识。这里的“批判”指的就是认识,即人们突破原有现象的束缚和自身主观的制约,从而认识事物最有力的武器。新的时代有新的观念和新的技术支持我们进行新的教学,让学生感受新的教学。

        让学生接受开放教育,开放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其核心任务就应该是学生的学习,如何支持和帮助学生学习,这就是开放教育教师的天职和使命。让学生的能力充分得到释放,让孩子的天性充分得到培养。

        将教师“从台上来到台下,从幕前走到幕后,让孩子能充分的以教师互动。让学习不再是教师或学习单方面的事情,而是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

      1.27今天读的《致青年教师》,《致青年教师》这本书不像有的教育理论书籍一章章地说些空洞的理论,而是由一篇篇的短文连缀而成。全书分成六辑。每篇文章也就千字左右,最长的一两篇也不过两三千字。讲出来我们教师的心里话,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教学生涯。

      读这本书并不感到累,就好像以另一个人同行一样。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是花自己大块的时间去读,而是利用自己的零碎时间去读的,过年这段时间有好多亲戚的事情显得很忙。

  当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有了一种要将这本书再读一遍,在想一下的想法。因为这本书触动了我,这对于我们年轻教师帮助挺大的。在平时读教育理论书籍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是晦涩难懂或者是说教的印象和感觉,但是读这本书给我亲切和通俗易懂的感觉。我以为一本好书不是晦涩难懂或境界很深,而应该是一本与读者产生联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王老师所记叙的主要内容是发生在自己或者身边同事身上的教育的大事小事。王老师的教育实践,看得出他是在努力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尊重教育的规律。王老师说,“教育工作,不过是依据常识并教会学生遵守常识,学会学习并养成好习惯。”

      王老师的书中还有许多好的思想和精辟的议论与阐释。全书共分六个部分:“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

        王老师告诉我们要关注学生,这样才能让课堂焕发出本应的活力,才能让学生展现自我风采。

      王老师给我们树立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就会以此为准,向王老师看齐。

图片发自简书App

      1.26今天读《陶行知教育名篇》,《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对中国现代教育做出来巨大贡献,也对我们年轻教师有好多帮助。

    《陶行知教育名篇》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一语道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世界上有两种不合实际的教学方式:1、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2、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老师能教给学生的是很有限。现在的教育都提倡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今年我刚入职,想想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或者说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注重了老师的教,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后来听了青椒计划,慢慢的让学生主动点去学习。期末的成绩也考的还可以,这都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

图片发自简书App

      1.24读《岁月如歌》,本书讲了于老师自己的教学故事,于老师告诉我:“我们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只有一条路——备课越充分、越扎实越好!”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作为一个新教师我也很认同认真备课,只有自己去认真备课才能有所所讲才能讲出精彩。于漪老师每备一篇课文,总要查清时代背景,推敲词句,理清作者思路,脑子在课文里来来回回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追根寻源,弄清三个问题:这篇文章写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三言两语能够准确地拎出来,毫不含糊。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也要反复推敲,咀嚼,从不同角度思考,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她钻研教材的精神让我钦佩不已。

      以此对照自己,感到有着极其遥远的距离。踏上工作岗位后,我也是会去认真备课,可是却很少再去读书,备课时不能做到“目中有人,胸中有书”。做不到符合学生学情,所以课堂教学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每逢备课,我只是看两遍课文,然后把能够找到的教学参考书仔细看一遍,苦思冥想一番后,我才理出属于自己的备课思路,确定本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学参考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别的老师的帮助下能很快的备课,可是却做不到因教施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1.23读《教学勇气》,这本书对我们青年教师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中两种最难对付的真相:

      第一个真相,除非教师把教学与学生生命内部的鲜活内核联系起来,与学生内心世界的导师联系起来,否则永远不会发生教学。如果我们忽视了学生内心世界的导师,就根本不会改变人的优秀教学。

      学生有这不同的学习心理,比如有的学生不够自信,你一直夸他表扬他赞扬他,他慢慢的就会爱上学习。可是有的学生没有自控能力,你不去管束他,他就喜欢上课讲闲话做小动作等,你严格要求他慢慢的就会变得遵守纪律。

      第二个真相,只有我们教师能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我们才有资格说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

      曾经我去和班上的学生做朋友,关心他们,慢慢的他们就会主动去学习。很多学生他们也需要关心,在我们和他们交流过程中,他们获得内向的满足和愉快。

      教师怎样才能注意到来自内心的声音呢?独处静思,沉思默读,野外散步,坚持读报刊,找一个可以倾诉的朋友。同时还要学会与自己内心进行对话。

      我们常把威信与权力混淆。但两者并不等同。权力是外部赋予的,而威信是发自内心的。我们在管理学生课堂纪律中需要威信,而不是使用专制权力,让学生强制安静。

      权威、威信是来自教师的内在生命。我们去认真备课、上课,学生自然会服从我们的权威,学生自然会保持安静认真上课。

      所以我们教师的威信更多的来自我们自身,来自我们的专业素养。

      曾经我也很迷茫如何去教导学生,作为一个刚入职的教师。自己慢慢的融入学生中间,吸收青椒计划的养份,今年期末的成绩是学校年级第一。

      我很幸运能教导他们,他们是那么的聪明和勤奋。

图片发自简书App

      1.21今天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是一部关于习惯的书籍,正如我们常常要求树立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一样,这对我们自己也很有帮助。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帮助了无数人的工作与生活的启迪宝典,对我们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

      01习惯一 积极主动。凡事都要积极主动,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的事情就要勇敢担责,不要试图把错误归咎于他人或者客观条件。就好像一些学生总把错误归咎于别的同学,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真正的成长。

      02习惯二 以终为始。以终为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始有终,以目标为起点,全力以赴,自我领导,自行设计愿景与使命,做自己的领导者,绝不轻言放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我们自己不去动手,就终究是一个空想。

      03习惯三 要事第一。要事第一,加强自我管理,对工作进行优化排序,这是每天早上来到工作场合的第一件事,在处理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要分得清主次,拎得清轻重,把握住关键因素,平衡各方,从而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标。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去做每一件事,我们只能去做好主要的事情和去学习主要的技能。

      04习惯四 双赢思维。双赢思维,掌握利人利己的要领,以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为契机,进行有意识的实现双赢的局面,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甚至可以舍弃一些东西。就好像体育比赛不可能人人都是第一,参与就好。就好像考试不可能人人都是第一,进步就好。

      05习惯五 知彼解己。所谓知彼知己,就是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考量,掌握同理心回应的技巧,学着去了解对方,分析自我,有时候的失败不一定是你不够了解对手,而是你还不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足自己的缺点。

      06习惯六 统合综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缺点,我们还需求同存异,集思广益,整合所有人的有点,寻求第三方案,统合综效,力争最好协作。很多时候办法不止一个,我们要去权衡考虑找到最优解。

        07习惯七 不断更新。我们还需平衡的自我发展,从情商、智商、灵商、体商四个层面上追逐平衡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更新自我。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如果你不去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

图片发自简书App

      1.20今天听了各位助学老师的分享,他们各自的经历让我们感动,是他们的无私奉献让孩子们更好的探究学习和快乐学习。

      今天读了《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本书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正席卷全球的这场教育革命给中国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与机遇,以一种全球化的宏观视野向读者展现教育大数据的巨大冲击力,被技术改变的教育将会是何种面目,信息革命将会催生什么样的未来校园,未来的教育需要怎样的践行者。我国的教育正悄悄的发生革命,教育正悄悄改变着你我。

      教育会发生什么变革呢?作者断言:未来的教育会是怎样的?主流的模式必将是:视频成为主要载体,教育资源极其丰富,翻转课堂,按需学习,终身学习,不以年龄划线,远程教育的提法将消失,距离不再是问题,教育在学校之外发生,等等。现代教育越来越现代化和信息化。

      我们通过对教育进行大数据分享,大数据教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人才培养和个性化将主要由学校承担:越来越小的班级、越来越近的学校、越来越聚焦的教育支持、越来越个性的培养方式,将使教育摆脱工业化时代。就好像我们的青椒计划和互加计划,他们让学生能够接受千里之外的名师授课,能和千里之外的同学讨论分享。

    《教育正悄悄的发生一场革命》告诉我们,我们就是教育的变革者和经历者。

图片发自简书App

      1.19今天听了华东师范大学杨晓哲教授的《五维突破》,这是关于互联网+教育,以及讨论更广泛的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作用,多元化的教育和七种教育趋势正在给教育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本书通过五个维度展开介绍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分别包括时代原点、虚实结合、工具立体、教师智慧和学生创造。在提问过程中有老师讨论了虚实结合在游戏方面对学生教育的影响。

      这本书通过多元化多维度的讲解教师思维,通过阅读本书,一线教师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找到自己的切入口,在常态化的教学中寻求突破;教育管理者和相关企业能够更好地规划未来,合理地创新机制;家长也能够真切地了解到正在进行的教育与学习转变。就像柏拉图让他的学生在麦田里找最大的麦穗,当你不同的思维,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也许你找到的并不是最大的麦穗。

      可以说互联网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就像今天杨教授的学生时间图,随着时间的变化学生年龄也在变化。可以说学生和我们教师自己正在经历现代化变革,互联网越来越接近我们的教学和生活当中。本书为互联网+教育的转变而来,期待与读者一起创造不一样的教与学。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活跃学生思维,开拓学生的眼界,教师不能再对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视而不见,而应该主动拥抱变革,秉承“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知识无国界”的互联网精神。

        现代技术的变革,我们应该去做什么?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培养人?这是技术对教育最根本性的触动,也是对教育本身的再一次追问教育就是培养和社会化的过程。现在技术迭代升级水平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就好像我们的手机迭代越来越快,2g4g5g信息技术的更新,现在又在推行5g信息技术。我们要培养具备自学能力的人,需要让学生的终生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应付和负担。

        面对着不断更新的技术和现代技术,如杨教授说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现代技术,我们不可能一一去学习,但是我们也要更新自己的思维,进行思维的突破。有一些人明明人才到中年三十来岁,就说这个自己做不了哪个不会做。如果自己把自己的思维固定了,又如何谈思维突破和自我成长呢?

      如果一个老师每天讲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如果一个老师每次讲课时都是一样的,那么学生总有一天会失去兴趣。

图片发自简书App

      1.17今天读《孩子,你慢慢来》,书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抓住了我的心。作者龙应台的文笔细腻,全书蕴含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爱的气息。

      这是一本记录作者龙应台的两个孩子的成长的散文,简单的文字,浅显的语言,母亲的想法,孩子的天真,在书中表露无疑,作者并没有长篇大论的谈论关于教育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一个母亲在叙述发生某件事情时,母子间的反应和对话,非常的生活化。龙应台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她自己的教育方法,用温情引领孩子认识世界,鼓励他们自由、理性地思考,用安静、潜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孩子“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地成长。

      她随时随地耐心地教孩子认识自然万物——天上的云、路上的车……这些文字是那么地朴实、细腻,简洁地还原着一幅幅岁月画面,没有议论、抒情、感慨,只是简洁的描述,让读者看到,听到,触摸到,然后若有所思。

        孩子的教育是一条漫长的路,需要母亲慢慢地走。作者有时也有迷惘:要不要孩子在台湾的幼稚园接受一点中国文化的传统教育?怎么跟孩子解释“神话、迷信、信仰”的不同?作者所有的爱都在细微,耐心中付出。

        作者懂得:爱,必须对幼小生命尊重,尊重缘于平等——从孩提时代起,就告诉他:你的名字叫做“人”。也因此,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才不会简单地去粗暴指责,才能逐步培养他们珍贵的品质——善良、正直、诚实、优雅和担当……

图片发自简书App

      1.15《重建师生关系》是史金霞老师结合自己近20年的从教经历,对师生关系之“爱”、“理解”、“对话”、“尊重”及师生关系在社会关系中的意义做出了独到的解读:“没有爱,便没有一切。但只有爱,是不够的。”“记忆是理解的前提,只有保持记忆,才能做到理解学生。”“对话的基本原则是信任,而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师生双方的成长。”“要做到尊重学生,首先要反省自身,学生不是活在我们想象中的影子。”“对于学生的家庭问题,要适度协调,切不可随意干涉。”“教育是开放的,教师、学校与社会应该整合”。

      大家都是只有父母爱他的孩子,想想我们的父母,哪有不爱自己的子女的,但是每个父母都能教育出自己的子女成才吗?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以爱的名义进行压制、收服的事例不胜枚举。我们经常用“我这是为你好”说服孩子。言下之义,我都替你作想,你应该感恩才对,你怎么不知好歹,还和我作对呢。其实,这时的“爱”便成为“控制”的代名词了。

      同时老师对学生也是有爱的,老师只会祝福学生学得好。史老师认为:爱是一种付出,但绝对不是一种投资,付出了爱就要求服贴、感恩和报答,这样的爱,只会越来越沉重。

      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一种特殊的爱,爱的前提是尊重,爱的纽带是了解,爱的目的是分离。师爱与父母之爱的目的是分离与给予,诉诸的是理性,是祝愿。

      当学生成长了,就是感到快乐和自己价值的实现。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有别于父母的,是真正的无私的爱。

图片发自简书App

      1.14《岁月如歌》写于老师的悲欢和酸甜,写了于老师的成败与得失,教我们怎么立志立德,教老师怎样为人师表,教年轻人如何忠诚敬业,从中可以看到当代教育大师不懈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诲人不倦,“一片爱心在玉壶”的风采。岁月谱写了与漪老师无私奉献的颂歌,唱出了一首首激扬飞越的欢歌。书中一篇篇细腻而生动的文字,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让我读了获益非浅,感受颇多:

      于漪老师所说:“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她说:“我们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只有一条路——备课越充分、越扎实越好!于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之巧妙,让我钦佩不已。

      一位教师如何去打动他的学生,无外乎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教学是生命线,一个老师如果没有好的基本功如何去让学生信服呢?所以我们教师要认认真真的去备课、上课、练习、复习、考试、反思等。作为一个教师,我总要一种惭愧的感觉,感觉自己对学生不负责任,所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给学生讲课。

      学生的兴趣在于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自己去爱读书,学生才会主动点阅读。让学生爱上文章,才会主动点收集精彩段落和故事。

      于老师她倡导的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对话,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相互回应,相互创生,是心智的“相长”,是情感的“共鸣”——这正是我们每一做教师所个所追求的。

      我们讲的深入浅出,符合学生的水平,学生才能听得懂。在我们讲课时要有感情,既是文章的感情,这样学生才能融入感情,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教师上课的时候也要感情,当教师激情澎湃是可以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场景?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激情,就好比创设了一种情绪。

      于老师的文章通过一个个故事把于老师教学中的故事娓娓道来,激励着我们年轻教师,也给我们指明道路。

图片发自简书App

      1.13今天读了《为孩子重塑教育》这书,这本书讲了好多中国教育现状和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学校又是如何将科技化配套设施变为考试工具的陪衬。过时的教育体制,遏制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这本书向我们传达了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的原因,并告诉我们要以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社会的核心技能为原则,才能实现重塑教育的目标。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做一个不断进取的教师。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就应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

      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坚持不懈,就会天天成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就更就应勤奋的读书学习。最终到达一种境界:读书内化为自我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我的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为自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一个老师博学多才那么学生就会自然的信服老师。

  我们教师读书要不一样,比起一般人读书,要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要带着问题读书,深入思考、大胆怀疑、努力实践、勇于创新。学习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我的主观选取。

      教导学生的方法很多,提高自己的方法也很多,那么就去读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图片发自简书App

      1.12今天读了《致青年教师》这本书,书中通过一个个案例讲述了青年教师的很多困惑,这些事件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样,那么的真实。给我们这些年青教师带来智慧的启迪和教学上的指导,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角度提出很多好的建议。

  为什么要这么急躁?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慢”,教育教学是“慢”的教育。教育上的事往往快不起来,所以不能急。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是急匆匆让他们听写、背诵等,可是发现他们的作业不达标,听写不达标,背诵背不到等。有一天看到学生慢吞吞的做作业,当时就很着急后来想了想就沉下心来。当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学生就全部交齐作业,就能背诵课文。从此以后我知道了一个道理教育需要慢,这样学生才能充分的发展。

  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让学生爱上阅读,学生就会主动点阅读,所以说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学习不大可能太过糟糕。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以前的我就像猴子种果树一样急于求成,可孩子的语文素养却得不到提高,有的孩子因为成绩不理想。当他们对学习没有自信和兴趣时,上课就会完全变成听众,上课很难听到他们的声音,久而久之变得沉默寡言。老师、学生的脚步也放松下来,这样学生才能享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是慢的艺术,欲速则不达。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要在一个漫长的岁月之后才能看到效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遵循教育的规律,拔苗助长,学生的根基没有牢固,将来很难成材。

      教师的眼中要有光,教师要慢慢的静待花开,这样才能享受最美的花火,才会使那芳华不在易逝。

图片发自简书App

      1.10今天读了《明日之学校》,《明日之学校》一书不是一本教育学,它只是对课堂工作的一种描述,并从理论方面作些说明。尽管这样,我在本书中深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哲学的印记。有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是对未来学校的描述,开始的时候我也是懵懂的。

      我记得青椒计划也有一次关于未来学校的课程,还有很多老师做了这个作业。他们有用语言描绘未来学校。有用三维图形制作出未来学校还有未来学校里的建筑树木等。有的老师用手把未来学校描绘出来了,那真是美轮美奂。当时我仅仅是自己想象了一些未来学校的情景和学生及老师。

      而这本书描绘的是未来学校的课堂,有助于我们课堂管理。实际上本书所描述的是“今日之学校”,称它为“明日之学校”,意味着在杜威看来,它们是代表新学校未来的共同的趋势。而在文中的几个观点让我得到很大的启发。

      一是应当给学生什么。学习本质上是跟人的生长即“自然发展”一致的一件事情,是人性的一部分。因此应该研究儿童在生长中需要什么,从而给他们什么,根据与生俱来的能力培养他们,而不应该根据成人所积累的知识,把它们强加给儿童,因为其中不少可能跟儿童的成长毫不相关。

      我们成年人会被社会所影响,人们总是想一个成年的完美人应该掌握什么,然后就去这样要求儿童,却不问儿童需要什么,能够学习什么。比如很多家长从小就培养孩子读名文言文和传统文化。学习外语和英语,甚至送去昂贵的国际学校。也有的家长让学生学习奥数、音乐、体育、书法、绘画等,就是未来自己的小孩在高考时更容易取得好成绩,即使他们的小孩不愿意或不擅长也不管。我们为什么硬要他们学习一生也许用不着的东西,而忽略了他们目前需要的东西呢?但在书中杜威根据他的经验和书中的案例表明了他的看法:就像成年人不会去学他不适合不感兴趣的东西一样,把不适合儿童的东西强加给他们,效果也是很差的。正如杜威所说:误用时间比虚掷光阴浪费更大,教育不当的儿童比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儿童离美德更远。所以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自由去发展,做他们爱做的事情,做他们擅长的事情,而不是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二是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在书中阐述的几所学校里,学生都拥有了高度的“自由”。 如在同学之间自由组合在教室里完成感兴趣的手工,教室中没有座椅,可以随意坐在地板上听老师讲课。这在传统观念而言,这种自由是不被允许的。他认为,当儿童需要时,就应该给他活动和伸展躯体的自由,并且经常能够提供真正动手练习的机会。有时候不需要过分抓课堂纪律,应该给予学生必要的自由,通过培养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进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纪律也有保证。

        我认为语文、数学等传统科目可以适当的强调课堂纪律,如果一个课堂没有纪律谈何去组织教学呢?而美术、音乐等课程就可以轻松愉快一些,你能想象一下坐的毕恭毕敬的音乐课吗?

        对待课程管理有民主型、专治型和魅力型,你是哪一种呢?他们对学生的影响各不相同,每个教师的性格也各不相同,所以只有适合自己就好。

      今天读了《明日之学校》有感而发,每次都是粗浅的读一读,我很惭愧。

图片发自简书App


      1.9今天读了《新教育之梦》,这是关于十个理想教育,对我国教育有很大启发。朱永新教师给我们新老师带来了教学启发,今天我就来走进《新教育之梦》。

      第一章是理想的德育: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我们都知道德育是现在教学的重要事情,现在教育越来越推崇德育,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我认为德育应该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日常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德育教育。我班上的同学有部分有电子手表,可以跟家长交流,班上学生就有事没事跟家长交流,可以满足学生的感情需求和更好的德育美育教育。我记得当我在街上逛街时,一些学生就会喊老师好。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学生获得了道德的力量,所以他们会在不会上课的时候知道感恩。

      第二章是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应该面对个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应该使教学活动走出分数的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大情怀。应该具有开放性,注重实践性。应该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我认为智育的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也可是课外知识和社会道德。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可以多利用互联网,比如说沪江教育、互加计划,既让教师得到锻炼也让学生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我在日常的教学中会利用教室里的多媒体,学生在假期也会使用父母的手机,可以说现在的教育越来越现代化了。

      第三章是理想的体育:应该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应该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应该是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规别,学会公正、公平的观念,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应该在注重体能训练。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体现体育发展的社会化、生活化、终身化的趋势。

      今年我没有担任任何班级的体育教师,但是对于体育课。我认为应该保留,而不是用去上别的课。在学校闲暇的时候看见学生在操场上上体育课那种快乐的笑脸就会感到快乐,学生感到快乐我就会感到高兴。更何况体育课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而现在的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所以跑步和广播体操的作用就更大了。并且体育活动往往饱含着许多的人格魅力和人格精神,如顽强不屈、永不放弃、最求极致等等的精神。

      第四章是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美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应该是“生命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每个学生都有善于发现美得眼睛,去爱大自然吧!去爱好生活吧!去爱好父母吧!去爱好老师吧!学生心中有爱,眼中有感恩,行动中有力量。

      第五章是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让学生经常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喜悦。

      我班上的学生不太爱劳动,不喜欢动手做东西,不爱把自己弄脏。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动手做事,家里就是父母的小宝贝,这个不让做哪个不让做。这样对将来真的好吗?

      第六章是理想的学校。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有品位的学校,有创新型的学校。

        第七章是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和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及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和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自己也以这个共勉,自己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就应不怕苦不怕累,磨练自己的能力。我很感谢青椒计划和互加计划他们让我不在迷茫,让我有面对学生的勇气和力量。

        第八章是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应该是一个珍惜学校的名誉胜过爱护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生命的校长。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应该是一个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应该是一个善于协调上下左右关系,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以促进学校发展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应该是一个能够给教师创造一个辉煌的舞台的校长。

      第九章是理想的学生。应该是品德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敢于创新、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用最少的时间赢得最高学习效率的学生。

      在此我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考一个好的成绩。第十章是理想的父母,也是文章的最后一章。应该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应该是善于发现孩子天赋,善于挖掘孩子潜能。应该是有着和谐家庭关系,能以身作则,一诺千金的父母。应该是努力配合学校、社区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从而促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父母。

        我们不能选择父母,所以更应认真学习,不仅是学生也是我们教师。这就是今天的《新教学之梦》。

图片发自简书App

      1.8今天学习了《陶行知文集》,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理论篇、诗歌篇和实践篇。其中理论篇收录的主要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创造教育理论、幼稚教育理论。陶行知是现代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既是教育学者写了很多教育著作,他也是教育先驱身体力行的推行普及教育和“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文集》上册是师范生应有之观念。鄙人最喜同学生谈话,因十余年来,无日不做学生;即现在当教员,亦未尝不是做学生,盖不学则不能教。既为学生,则与诸君均为同志,同志相谈,自必非常快乐。诸君均为师范生,所研究者为教育,而鄙人所研究者,亦为教育,尤为同志中之同志,所以更为快乐。诸君平日在校,已受良好之教训,固无庸鄙人多谈。惟是同志相聚,亦不可不有所研究,尚希诸同志加以指正为荷。今日所讲之题,即《师范生应有之观念》。

      对于我们来说,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志向。我们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时,有的人可能是因为自己从小的理想,有的人可能是因为父母的要求,有的人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专业选择。当我们成为一名教师时,我们是怀着这样的心态的呢?如果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在我们进入工作时就能得心应手。如果是一种消极或迷茫的心态,那么我们在教学或工作中就注定发挥不来最大的能力。今年刚进入学校时,我也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去做,要做什么,怎样才能做好。多谢学校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也多谢青椒计划和沪江教育的老师的指导。

      在教学中,此处应有快乐。教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是吗?我们看见这一群群学生汲取知识,就会感觉快乐,那是一种人生价值实现的快感。我们看见一群群朦胧可爱的同学在操场上在教室里在写作业时,你难道不会幸福感油然而生吗?在上个星期的校运动会时班上的学生在努力奔跑后,名落孙山时大声哭泣。在看见学生完成的作业而高兴时,他们在课后积极的拿给我看。教学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只要你去发现它们。

      学生也可以快乐的学习,就像他们可以快乐的玩耍一样。在课堂中他们可以获得赞扬,当学生努力后就能获得赞扬和快乐。我还记得他们背到课文时的快乐,在取得自己理想成绩时的快乐,在与老师互动中的笑容。所以教学也能获得快乐。学生在教学中获得快乐就会更积极,虽然不见得会取得多好的成绩。

      生活即教育,在学生学校生活中要融入教育。既可以是知识教育,也可以是道德教育。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越来越与自己为中心。在生活中既可以联系课本或知识,也可以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和事情的道理。我记得校运动会刚开始时学生还不太融入,可是一段时间后就会为班上的学生加油助威,学到了集体荣誉感等。

      作为一个新教师,每天让自己提高一点点,每天去读一读书,充实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1.7今天读《教育常识》,李政涛教授为这个部分所命名的是《从“常识” 开始的教育》,能够从中感受到李政涛主任对于教育的良苦用心。李教授无论是引经据典,还是平铺直叙,李政涛教授都在突出强调一个我们必须要认识的现实——教育,一定要从“常识”开始!教育常识就像我们身边的常识一样无处不在,所以教师都应去牢记去运用。

      我们这进行教育活动中,无论是教育的方式方法直接到运用,还是作为教育的执行者进行实践,还是作为一个学者进行教育研究,都必须要遵从教育常识的真谛。李政涛教授却很少涉及到解释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常识,也很少解释那些具体的教育常识,没有那些条条框框的教育知识。

      李教授鼓励大家自己进行思考,鼓励大家再去深入地了解,到底什么才能算是教育常识。其实对于教育常识的理解,对于教育理念、认识和教育方法。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答案。

      我们将“差生”和“问题学生”的产生,全部归咎于教师对教育常识的漠视或无知。后进生的产生有好多原因,具体的学生要具体的分析。我们不能够去漠视他们,如果不去关心他们,他们只会越来越差甚至人品和道德也会出现问题。其实很多后进生是他们自己的心里、态度和认知发生偏差,他们跟别的学生有不同的想法而不能够同一而论。所以后进生不要总是说教师的问题或教师教育常识的无知与漠视。我相信所有的教师都是想学生好,后进生的改变还需要双方的努力。

      说实话,教师,或者说教育本身,也承担不起这么重大的责任。我们作为教育者,是有责任对受教育者施加知识的影响,也能对被教育者本人在人性方面稍加改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不在老师的指挥棒下取得进步,更是有许多力有未逮的地方。我们能做只有提高自己的教育常识,这样才有能力把更好地教育带给接受我们教育的孩子们!学生的进步就是我们的成功,我们教师的进步就是掌握教育常识,社会的进步就是给学生和教师更多的宽容。

      我认为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常识,还有怀着一颗感恩之心、责任之心和仁爱之心。只有教师怀有感恩之心,才能教导好学生树立学生自己的感恩之心。只有教师怀有一颗责任之心,才能认认真真的教导学生。只有教师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才能化解学生学生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只能去认知摩拜李教授的教育常识,自己去积极的践行之。自己不仅要掌握教育常识,还有对学生怀有爱。

      这些天听吴校长的各种分享,总感觉吴校长了解的好多。自己也应怀着感恩之心,认真修行。尽量努力去读书,尽量客服自己的惰性,尽量虚心求教。

      我相信,认真就是一种财富,就像欣赏人生旅途中的各种风景。乘年少,不负芳华。

图片发自简书App

      1.6今天阅读《深度思维》,这是一部关于思维能力的图书,思维方式的不同对于我们来说看到的视觉也不同。有的人用粗浅的思维去认知世界,看到的不过是表层境界。而只有用深度思维去认知世界,才能透过本质去发现更大的世界。

      浅度思维有:1、逻辑链条短浅,无法认识较长的因果链条。2、无换位思考,只从最熟悉的地方出发,缺乏切换视角的灵活性。3、对于信息量较大、较复杂问题的束手无力。4、只关注眼前的、近处的、近期的内容,而缺乏长远规划、全局掌控的宏观视角。

        深度思维有:1、拥有较长的思维逻辑链,能够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2、能够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灵活切换看待问题的视角;3、能够处理较大的信息量,在杂乱的信息流中保持思维能力;4、能够在宏观视角上分析问题,认知事物所处的生态的特性、事物的长期趋势等。

      深度思维的方法有:1、技术类思维方法、思维逻辑链、换位思维、可视化思维、流程思维四种。2、格局类思维方法、生态思维、系统思维、大势思维、兵法思维、慢即是快五种思维方法。

      我们总是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带着自己的偏见和局限性。我记得我班上有一个不太精神的同学,以前他上课不是趴着桌子上睡觉就是和其他同学讲话,刚开始我要不知道如何去管理他,说他也不听屡教不改。可是一次在叫他被古诗,他当然背不到,我就说你下次背到了在找你背诵,没想到过了一天他就背到了。我很庆幸当时没有指责他,我也很高兴他能提高一点点。虽然现在他的分数依然极低,但是上课稍微好点了,更认真听讲了。他现在上课更有兴趣了和更积极的融入班集体,我认为他的一点改变就是极好的。所以我们不应用自己固有的思维看他们,要用改变的深入的思维去看待学生。

      我总会在班上说相逢就是一种缘分,你们要相互帮助,相互包容。可是班上的同学有的时候还是会吵架,有点因为一块橡皮擦发生纠纷,有点因为桌子下的一张废纸而不和,有点因为行走过程中无意的碰撞而生气。其实这都是一些小问题,同学们他们不能换位思考,对这些小事而耿耿于怀,最后闹到老师这里才罢休。所以人要大度,要用深度思维去看待问题。

      所以对于《深度思维》,我是很喜欢的。通过网上搜的网上读物,自己读一读看一看。感到人的心胸决定他的态度,他的思维决定他的认知,从而决定他的行为和观点。

      深度思维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掌握的思维工具。它所掌握思维工具的数量多少、层次高低以及效用如何,决定了你是否能成为人生赢家。

      可以试着用不用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用别人的思维看事情就不会误解别人,用包容的态度思考问题就不会有争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098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13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960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19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1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33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1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74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04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63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44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5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0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4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6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