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江东多磨难,一波未平一波起。三定江南的周玘虽然对东晋王朝的建立居功至伟,却没有得到重用,反而受到了司马睿的猜忌和衣冠南渡的北方士族的排挤,周玘心中不平,和王恢商量准备发动政变赶走北方士族。
祖逖的部下发现流民军当中有异动,抢先下手,消灭了周家的外援并禀告了司马睿。
周玘正在考虑怎么动手,朝廷来了命令,宣布他调任南郡太守。周玘准备还不充分,不敢公然撕破脸,于是动身赴任。结果吴兴太守的工作仪式刚交接完成,去南郡的途中,新的任命就下来了,改任他军咨祭酒,也就是给了他一个闲职,不再有兵权。周玘此时进退不得,他的宗族告知他密谋事泄了,他自然也明白司马睿的这些任命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忧愤成疾的周玘不久便在一间陋室中含恨而逝,时年五十六岁。周玘临死前,对儿子周勰(xie)咬牙切齿地说道:“杀我的是北方伧子,你能为我复仇,才是我的儿子。”
司马睿和王导不愿动静太大,还是想息事宁人,明知道周玘已有谋反之心,给他的谥号仍是“忠烈”。周勰念念不忘父亲的遗言,一定要报仇雪恨。但他一没有兵,二没有权,叫板是需要实力的,他想到一个人,叔父周札,当时任王导的幕僚之一。
周勰命令周玘的老部下徐馥起兵,他们假传接到周札的密令,讨伐王导、刁协。江东士族刚被抚平了几年,不服气的很多,一看有了出头鸟,纷纷响应,杀死了上任不久的吴兴太守袁琇。徐馥本来家里就有私兵,加上响应的人,一时有好几千人,吴国末代皇帝孙皓的族人孙弼也起兵。
周札正在家里养病,一听到这个消息,吓得连滚带爬向朝廷请罪,并且通报周围的郡,说密令全部是谣言,千万别信。周勰没有父亲“三定江南”的魄力和经验,当初他的父亲都无能为力,他更是差得远。虽然手中有兵,一听到政府出来辟谣,居然吓得不敢动了。
当时江南的武力大宗实力雄厚的还有沈家,周、沈两家本就有矛盾,沈家又站在了王敦这一边,士族内部都矛盾重重,所以这一次兵变虎头蛇尾,徐馥和孙弼很快被杀死,政变草草收场。司马睿和王导并不愿意把这件摆到台面上,周家势力非常大,彻底摊牌只会两败俱伤,因此对周勰没有追究,还让他做临淮太守。
周勰被周札狠狠地骂了一通,周勰也知道无力与司马氏抗衡,从此,他看破红尘,回到家后,沉湎于酒色,生活奢华。凡是有朋友来,再也不谈政事,反反复复只说一句:“人生几时,但当快意耳。”最后在太守任上死去,江东大族再无造反可能。
周玘是公元313年去世的,他死后,整个江南士族都消沉下去了。周玘死后第三年,王敦因功被封都督六州诸军事,成为东晋首位权臣。周玘死后十五年,与周玘一同平定张昌之乱的陶侃被封太尉,都督七州军事,成为了东晋又一位权臣。
南渡士族选择遗忘周玘,因为他是江南士族,东晋政府选择遗忘他,因为他曾密谋政变,陶侃选择遗忘他,因为他想让大家知道平定张昌之乱的唯有自己。因为大家都想遗忘,所以这位曾经豪气干云的猛士终究在浩瀚青史中被湮没了。
周玘死后,东晋王朝先后爆发了“王敦之乱”和“苏竣之乱”,战乱使得这个王朝立国之初便根基不稳。不知道当王敦的叛军攻入皇城之时,司马睿可曾想起过这位“三定江南”的周将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