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论语里仁篇》
4.25 子曰:“徳不孤,必有邻。”
【今译】:孔子说:“一个德行兼备的人是不会孤立无援的,必有与之相应的人成为邻居。”论语学记 第90篇
【学记】:徳是对自己的,也是对别人的,就儒家思想而言,对自己的更为多一些。凡是一个人开始向善的时候,或者开始从事有利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时候,必有与之所相应的人出现。这个所相应的对象就是“邻”。就是人性之本然。人性是双重的,一面向着恶,一面向着善。由此可知,孟母为何要三迁?通过夫子的这则语录,总结为以下两点:
一、人性是向善的。普罗大众,没有群体意识,也没有什么提高修养的觉悟,大多数只是为了过上好日子。那么,他对于善恶的标准是非常模糊的。遇善则善,逢恶则恶,根本就没有什么标准。但根据历史的经验来说,没有人愿意成为坏人,也没有人愿意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坏人,只是所接受的教育和所生存的环境不同而改变了善恶标准。如果在同等的条件下,相信大多数人是愿意选择做善人的。不然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标榜自己是恶人呢?
二、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自我的修养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一种内在素养的自我提升和人格魅力的升华。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古今中外的历史中,为什么有人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改变了人生,成为一个有利于他人的人,而有些人纵是你说尽了世界上所有的好话,也一无是处。但是,凡是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相信即使在困境中也可以打开一个良好的局面,因为心有善念,行有善行,必有善应!
【感悟】:一个人的德行好比磁铁,所到之处,必然会吸引到与之相同的人。要想拥有什么样的邻居,必然要有什么样的德行,完全在我。
【注释】:徳之与邻也,必有应乎。上徳必有上邻随,下徳必有下邻应。所谓邻者,必有己徳之所随也。夫子随在乱世亦有弟子七十二,此谓夫子之徳所感之也。
昔孟母择邻处
徳之行必在事
纵有理不知处
无徳人邻必辞
作者: 王鹏翔,传统文化爱好者,习诵经典,体味快乐人生,此《学记》仅为一己之感悟,多有瑕疵,恳请仁者教诲。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有徳之人纵处衰乱之世,亦不孤立,必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邻,如孔子之有七十二弟子。
《论语讲要》:“刑《疏》:‘方以类聚’是《周易 系辞上传》文。方,是法术性行,各以其类相聚。“同志相求”是引自《周易 乾卦文言传》‘同气相求’文。意为志同志,互相求为朋友,故必有邻。”
《论语正义》:方以类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邻,是以不孤。
张栻解云:“徳立于己,则天下之善斯归之,盖不孤也。如善言之集,良朋之来,皆所谓‘有邻’也。至于天下归仁,是亦‘不孤’而已矣。”
《论语集注》:徳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徳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论语义疏》:言徳行不孤失,必为人所报也。故殷仲湛曰:“推诚相与,则殊类可亲;以善接物,物亦不皆忘,以善应之。是以徳不孤焉,必有邻也。”
《论语点睛》:千里比肩,万世接踵。卓吾云:“有一善端,众善毕至,”方外史曰:“此约观心释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