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原有生产规模的重复
再生产的条件
当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时候,执行资本职能的价值运动是在市场上,是在流通领域内进行的;当生产资料转化为商品时,这些商品的价值大于其组成部分的价值,必须再投入流通领域,并包含预付资本和剩余价值。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所消费的生产资料,即劳动资料、原料和辅助材料,只有被数量相等的新物品所替换的时候,社会才能在原有的规模上再生产或保持自己的财富。而劳动力的价值也只有从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充,才能再度进入再生产的过程。
再生产的过程与特征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表现为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而生产和再生产也就有同样的资本主义形式。如果撇开一切积累的话,生产过程的连续或者简单再生产必然会使资本转化为积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而进入生产过程的资本迟早也要成为不付等价物而被占有的价值,成为别人无酬劳动的货币形式或其他形式的化身。虽然工人本身不断地把客观财富当做资本,当做同他相异、统治和剥削他的权利来生产,但是资本家不断地把劳动力当做主观的、物化的、抽象的和只存在于工人身体中的财富源泉来生产。换而言之,把工人当做雇佣工人来生产,而不断再生产或永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进行中,劳动力和劳动条件的分离不仅能够迫使工人·为了生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使资本家能够为了发财致富而购买劳动力,而且可以使资本家和工人作为买者和卖者在商品市场上相对立,是再生产过程中剥削工人的条件。虽然把工人不断地当做劳动力的卖者不是偶然的事情,但是把工人自己的产品不断地变成资本家的购买手段确实是再生产过程本身必然的选择。实际上,工人把自己出卖给资本家以前就属于资本家,而工人经济上的隶属地位也是由于他的卖身行为的更新、雇主的更换和劳动的市场价格的变动造成的,同时又会被这些事实所掩盖。
2 剩余价值的转化与资本积累:资本家永恒不懈的追求
资本的积累和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
在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我们应该考察资本是怎样从剩余价值产生的。一般来说,把剩余价值当做资本使用,就是将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要积累,就必须把一部分剩余产品转化为资本。实际上,只是在劳动过程中可使用的物品,即生产资料以及工人用以维持自身的生活资料,能够转化为资本。总而言之,剩余劳动必须用来制造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它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它们的数量要能够转化为资本。交换规律要求商品交换价值的相等,甚至要求商品使用价值的各不相同。虽然这样的要求同它们的消费毫无关系,毕竟消费只在买卖结束和完成以后才开始的,但是货币最初转化为资本是完完全全符合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所有权的。尽管如此,这种转化仍然有以下结果:
1.产品属于资本家,不属于工人;
2.产品价值包含预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而且要耗费工人劳动的剩余价值不需要资本家耗费任何东西;
3.只要找到买者,工人就可以重新出卖劳动,保持自己的劳动力。
节欲论
我们可以把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看做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基金,也可以把它看作积累基金,甚至是二者兼而有之。换而言之,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由资本家作为收入消费,另一部分用作资本或积累起来。另外,在一定量的剩余价值中,两者成反比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初期,资本主义暴发户的致富欲和贪欲都是作为绝对欲望占统治地位的,而资本主义生产的进步仅仅是创造一个享乐世界而已。随着投机和信用事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进步还开辟出千百个致富的源泉。换而言之,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习以为常的挥霍,不仅能够作为炫耀富有和取得信贷的手段,而且成为“不幸的”资本家营业上的一种必要,甚至成为列入资本的交际费用。此外,同货币贮藏者相比,资本家财富的增长,不同自己的个人劳动和个人消费的话节约成比例,而是同他榨取别人劳动力的多少和强迫工人放弃生活享受的程度成比例的。因此,虽然资本家的挥霍从来不像封建主那样直截了当,但是资本家的挥霍依旧隐藏着最肮脏的贪欲和最小心的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