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口|年味的品味

无锡荡口

对于我们城市人来说,过年不过又是一个长假而已,儿时盼过年穿新衣拿压岁钱已然成为了一种回忆。

城市禁放炮竹的规定让这个原本热闹的除夕夜变得安静了,城市的孩子再也不能体会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了。

过年就要有年味,在我们嚷着为何年味越来越淡的同时很多地方还是年味十足的,所以走出去,去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味道。

我爱在古镇中寻找年味,所以临近的江浙两地是我寻觅的范围,今年我去了荡口古镇,驿江南,回荡口。

无锡荡口古镇,4A级景区,古名丁舍,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故里,因位于鹅肫荡口而得名。入镇需要检票,无锡本地人凭身份证免费,外地人80元门票,整个景点多处出口都有人检票,不少外地来的到了看见要收费就不进去了。

可提前在一些旅游网上购票,60元,里面很大,可以玩一天,所以这个价格不算贵。

里面还有不少客栈和民宿可供住宿,不知道居住于此是否就可免票,里面有些景点需要再次检票,不少人都因为没有票不能进去参观,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进古镇的。

收费也有好处,可以适当控制一下人流,不用摩肩接踵了。

粉墙黛瓦,灯笼高挂,小桥流水,这就是江南。

入口处

江南古镇的景致大同小异,但是我就喜欢看那小船在水中摇啊摇。

江南水乡

古镇中最不缺的就是那一座座的桥,每一座桥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小桥流水

过桥时,听到远处锣鼓声声,原来新年的民俗表演开始了。

热闹过大年

最先开始的是舞龙表演,只见一红一蓝两条长龙在灵活得翻腾着,上下左右,匍匐腾跃,最前面的两个人举着棒子,棒子上有个圆球,这应该是二龙戏珠吧。好!只听见围观的群众们阵阵喝彩与掌声,我凑近一看,才发现舞龙的都是阿婆们。

舞龙的阿婆们

下一个节目还是阿婆们的表演,我一直觉得幸福生活从退休开始,呵呵。

阿婆的舞蹈

元旦时腊梅还只是星星点点,此时黄色的腊梅花已经是挂满枝头,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腊梅花开

不知道这是不是云气纹?

春节一大喜气,贴窗花,写对联,红红火火过新春。

全家福

作为一枚吃货,最喜欢在古镇里东吃吃西吃吃了,到达的时候快11点,先在秋香小吃店吃了碗馄饨,10元钱一碗青菜肉馄饨,汤里加了猪油,很香。

吃货一枚,上图小笼,中图馄饨,下图豆腐花

小吃店出来没走几步,看到豆腐花,又忍不住要了一碗,豆腐花很少,味道不错,5元钱价格有点小贵,店里坐得满满当当,好不容易才见缝插针找到一个座位。

荡口豆腐花

一碗汤汤水水的豆腐花下肚略撑。

这条食街上店铺毗邻,卖的东西只要是古镇大都会有,比如,米酒。

细长的瓶子配着乳白色的米酒颜值不错,让人有买的冲动,尝了味道比酒酿味道还淡,开价25元,可以降到20元,但是性价比不高,说到米酒,还是湖北的孝感米酒味道最好。

米酒

自制的酱料,有牛肉味的,麻辣的,香辣的,口味颇多,10元一瓶,米饭面条的最佳伴侣。

老妈酱菜

鞋底酥也是古镇标配,10元一袋。

鞋底酥

黄桥烧饼早不是只有黄桥才有,也是到处都有。

黄桥烧饼

秦园小笼

无锡小笼与上海小笼截然不同,个头大,皮厚,口味甜,这家秦园小笼生意兴隆,经过时,探头张望了一下,人山人海,让我不由慨叹荡口古镇的人气真旺啊!

我们离开时人才少了一点,去了小笼馆已经不用排长队了,抢到了两笼,没留遗憾,只是味道一般,还不如上海那些苏州汤包馆里的汤包。

午饭时间的秦园小笼

古镇里有好几家卖药膳酥的,看着老板在大锅子里炒制,压模加工成一块块酥糖,有黑芝麻芡实酥、松子瓜子酥和核桃味杏仁味等多个口味,这些药膳酥不但香甜松脆,而且都具有补虚寒健脾胃、润肺止咳、补气活血等不同的药膳作用,只是蛮甜的,估计糖放得也比较多。

制作药膳酥

烤猪蹄

这家烤猪蹄,我们来回两次都是排长队,还未走近香味已到,只是我不吃猪蹄。

古镇里吃的东西太多,在这里你只会怨自己的胃小,囧。

在人群中慢慢移动,置身于此倍感热闹,人人面上带笑,嘴里塞着吃的,这才是过年,红灯笼隔三岔五装点着,喜气。

从钱穆故居二楼看食街

自魏晋以来,江南多望族,到了荡口,到处都能看到华氏家族的影子,华氏家族在无锡曾是望族之最,无锡华氏就出了37名进士,有明代首创铜活字印刷的华燧;近代科学家华蘅芳,荡口古镇门前的那条路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第一个用工尺符号记录大量琵琶曲谱、琵琶古曲《十面埋伏》曲谱的编写者、清末民族音乐演奏家华秋苹;首创乱针绣法的民间刺绣艺术家华图珊;引进莫尔斯电报、铺设中国第一条海底电缆的华世鉴。华氏子弟多俊才啊!

华氏义庄给我印象深刻,义庄就是善堂,华氏家族中几个有钱的人不忘同族人,出资建造义庄,让所有的华氏子弟在这里有饭吃,有书念。

大厅

进去后有个解说员正在讲解,是她让我了解了整个义庄。

讲解员在讲解

为人德在先

书堂

粮仓

院子里的绿梅

盛放的绿梅

院子

王莘雕塑

《歌唱祖国》的作者王莘也是无锡荡口人,走进王莘故居,大厅里超宽荧幕播放着《歌唱祖国》的MV。

歌唱祖国

祖国的大好河山一一掠过,一个个有历史意义的画面不断闪过,站在那里听着这首歌有种民族自豪感,忍不住也会跟着一起唱“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历史瞬间

我们上海的画面

荡口古镇依旧完好的保存了他的故居,一幢简朴的小楼,这是他少年时成长的地方,他的母亲一直在这里生活。

王莘故居

无锡钱氏也是文化望族,文人名士辈出,到了近现代鼎及一时,诞生了钱基博、钱钟书父子和钱穆三位影响深远的国学大师,而钱穆曾启蒙于鹅湖,荡口古镇里如今依旧还有他的故居。

钱穆故居

钱穆故居

有一间房间在举办书画展,看着别人一手漂亮的书法,为自己总也练习不好的字感到惭愧。

书法

书法

画作

画作

中科院院士钱临照,著名音乐家刘天华,著名教育家顾毓秀都是这里的人,荡口不愧为中国文化重镇啊!

古镇一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每到一处,停留,走近,深入,每一地都有着各自的文化底蕴。

荡口


荡口

荡口

荡口

荡口

荡口

荡口

荡口

当铺

狭窄的河道

水乡标准照

游船码头

全景图

离开古镇之前又吃了一碗馄饨才离开了,以一碗馄饨开始,以一碗馄饨结束,妙哉妙哉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684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14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214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8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96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6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7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9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346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4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66评论 1 33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2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1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7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01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