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有执念,乃愿去追寻。了了红尘事,看透皆为痴。红尘不得仙,世外方得缘。
青山如黛,青野如纱。踏着雨后还泛着丝丝凉意的栈道,一路下行。天色虽阴,却不晦暗。去往心向处,风雨亦无阻。
一道一河一竹桥,一叶一枝一葱茏。虽不曾抵达目的地,然,一路风景也是醉人。但我亦明晓,这一切的苍翠,源自何方。
苍茫大地,厚土为重。千丈神木,始于盘根。根,于地下,不见天日,却劳苦功高。
人为万灵之灵,自是不可忽视根之美,只颂枝叶之钟灵。若是葱茏老去,枝叶枯败,或许让根也见了这天日,如待璞玉般细工雕琢,使其纵然死去,也能承载另一种美,流传世间。
或许已无法挽回你的生命,但用你的躯体,还原成你曾经的苍劲,风采依旧。用你的灵魂去雕琢你的前世前生,这,可否成为你千百年傲骨的最好归宿?
古人龟甲刻字,抑或以地为书。也曾以木为纸,以叶为页。然,对这书院中听闻了千百年儒道圣学的老树而言,吾辈后人,唯有将先人圣学,铭刻于其身其根,让这丹青墨色染透每一圈年轮。仿若圣贤之学穿透悠悠岁月,谆谆教诲。
根植于土,土地孕生万物,为万物之母。溪河江海,是母之血与乳。母恩难舍,纵然我们离乡千里,亦不忘那方水土。
柴烧窑,每年烧几次,开窑烧2天2夜,费用大几十万,成品率只有3%-5%,盏坯沾釉后要晾2天,修补干燥后进窑烧
玉为石之精,陶瓷杯盏亦可称之为土之髓。自盏与茶遇,便活力满满。宋代起,人爱盏,以斗茶为雅乐之事,今人从之,这杯盏,尤其是建阳杯盏,建盏之名久负
然,杯盏之物,若是空着,只作工艺。只有杯遇茶,若子期遇伯牙,知高山流水,乃为知音,斯为完美……
一壶山间清溪,置与小炉之上,沸腾间水雾升腾,灵动自然。冲泡入盏,茶随水舞。水给了茶叶柔和的轨迹,茶叶给了水温润的淡色。
流归宗,唯“和”而已。万古山水茶,千栽儒释道。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山水茶“和”儒释道,茶和天下。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这九十九岩几乎被70平方公里的风景区所含括,这些地方土壤通透性能好,钾锰含量高,酸度适中,茶品岩韵明显。
老從水仙
肉桂,岩茶中老辣武生,经过岁月的浸润,辛辣转化成醇厚,霸气趋于沉稳,品种香深入水中,融合醇类物质的营养,凸显独特的山场气息。
风来云聚,一片淅沥而至,这山这水亦晕染成了一副水墨丹青。而此刻,竹楼轻纱间,炉火微明,一缕茶香随风而去,隐没在竹林间。
雨至天而降,融入大地,又与根相遇,滋养了这一片青翠。而那一缕散入天地间的茶香,虽已不知所踪,却也引来了烟雨中迷迷蒙蒙的琴音。
寻茶问盏道,高山觅知音。我在这潇潇竹雨中体会根与地的灵韵,备下这一炉双茶,你我同在,不负此生,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