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章说,“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其中,“天地不仁”一句是比较客观,没有什么争议的,是超人格的;而紧跟着的一句,“圣人不仁”则让大家着实为难了,所以,自古以来,这一句的注解总是想方设法能为圣人打圆场。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兴趣,欢迎关注【传文】,传文的公众号ID为:Chinachuanwen
总怕抹黑老子
这一章的内容在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按王弼的注解去领悟,王弼注释的内容挺长,曲折迂回,把原文引申出很多意思来,王弼注释的原文如下:
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天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若慧由己树,未足任也。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
从王弼的注释看,感觉前辈文人学者总怕抹黑老子,更怕抹黑“圣人”这一名号,所以拐弯抹角地告诉我们,老子不是说圣人拿百姓不当人看,而是要给百姓自由自在的空间,让他们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王弼为了维护老子和圣人们的形象,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不止王弼怕抹黑老子
害怕抹黑老子的不止有王弼,还有大名鼎鼎的隐士河上公,他在注解道德经的著作中说:“天地生万物,人最为贵。天地视之如刍草、狗畜,不责望其报也。圣人爱养万民,不以仁恩,法天地,行自然。圣人视百姓如刍草狗畜,不责望其礼意。”
《河上公章句》影响很大,但是,河上公本人的姓名生地无人能知。据说河上公修仙得道之处在琅琊 (今日照)天台山。从他老人家这段注解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把对道德经这一章节理解的重点放在圣人比肩天地的胸怀境界上,从而否定圣人并非真正“不仁”。
庄子很耿直
其实,在理解道德经第五章的内容时,我们大可不必如此紧张。本章中的这个“不仁”,很可能是从更高的哲学视角来表述观点的,比如在圣经中,“上帝”怒降洪水时,除了诺亚一家,对其他生物就是没有留情啊。从这个例子看来,东西方的哲学思想是有相似之处的。
在这一点上,庄子就很耿直,毫不讳言。在庄子的外篇《天运》中,他借师金之口说:“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cuàn 烧火做饭)之而已。”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茅草扎制的狗,在没有陈列到祭礼仪式上之前,被披上绣巾,放入竹筐。主祭的人斋戒沐浴熏衣,郑重地抬着刍狗去祭神。仪式一结束,刍狗一钱不值,路人从它身上践踏而过,负责柴草的人把它拾去当柴烧了做饭……可见,“刍狗”的本意真的不过如此。
郑重声明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会有这样的理解:别人都不敢抹黑老子,就你敢!在此,我们郑重声明,本文绝无此意。那本文的意思是什么呢?
老子所言的圣人,和儒家的圣人不是一个概念,老子的圣人是出世的圣人。但在道德经中,有时候圣人指出世的圣人,有的时候可能指的是儒家观念中所谓的的圣人,而老子对儒家的圣人是不太认同的,只可惜那时行文没有引号,否则,老子很有可能会在文中使用引号,来区别他心中的圣人和儒家的圣人。
对于这一章而言,前半部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一层意思,这个天地不仁是不必纠结的,天地本来没有偏私,不会对人类特别照顾。但这一部分中的“圣人”,恐怕是指儒家所提倡的圣人,众所周知,道德经的主要观点之一,就是要摒弃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仪。那么,对照庄子对“刍狗”的那一段描述,就不难理解道德经第五章前半部分的含义了。而后半部分,则是另一层意思,是一个转折,在否定儒家仁义的基础上,转而告诉大家“天道”是如何运行的。所以,如果我们把“天地不仁”和“圣人不仁”看作是同一个中心思想,就无法解释得通了。
道德经本章先说天地不仁,这是把正面榜样先抛出来;再说圣人不仁,是指儒家所言的圣人如果以礼乐约束教化百姓,和把百姓当做仪礼中所使用的刍狗无异;最后,再反过来以天地做比,说明以言设教,其教有尽。
此外,本文还有一个重要声明,以上所有表述均是推论道德经第五章内容对儒家思想和“道”的观点,而不是本文对儒家思想和“道”的观点。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兴趣,欢迎关注【传文】,传文的公众号ID为:Chinachua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