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念念了十几年,终于把它买了回来,这么厚的一大本,一页一页地看完——这是春节正式结束以前,最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大明宫词》,心目中的国产电视剧第一,看了很多遍,毫不厌倦。大学的时候从网上找了电子版的剧本,但始终觉得看得不过瘾,屏幕上的文字总是不如书本上的文字来得亲切。拿到纸质剧本的时候,沉甸甸的分量压下手上,那感觉,就像盼了十几年的果实,终于成熟掉落,正好落在我的手上。心中充满了喜悦,还有感动。
前五集是看了最多遍的,为了看太子弘,关于弘的旁白几乎可以背下来,这是第一次接受的关于同性的情感启蒙,热烈唯美。还有太平与薛绍的爱情,简直比任何刻意制造的爱情桥段都更动人,其中糅杂着少女时期天真而美好的愿望,以及被权力赋予的与生俱来的无所畏惧,造就了这一段旷世的传奇。
那时,只记得薛绍。十几年之后再看,却发现张易之才更值得玩味。
薛绍太正直了,这让他因为太过完美而显得有些无趣。而张易之,这个在妓院中长大的孩子,一旦成人,便选择了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虚伪的鄙夷。看了剧本才明白,原来之前看张易之的这一段,其实是没看懂的。
扭曲的人性比正直的完美更有魅力,它让人忍不住地好奇,想要探究那疯狂行为背后的秘密。这次看完剧本,留在脑子里的不再是薛绍,而是张易之。他的美貌和从小生长的环境给了他自信的资本,但他将政治中心的大明宫等同于那个小小的妓院,尽管这两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哪怕是一条巨蟒,也无法真正了解到龙行天下的奥秘,在成蛟之前,他不可能成功。
这版剧本应该是修订过的,跟印象中的电视剧有少许的差异。
看电视的时候,一直不明白明清远到底是个什么人,直到看完剧本,才把谜题解开。
当然,除了这个问题以外,其他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太平的孩子。电视中是有太平生孩子这一段的,但是生完以后孩子就不见了,再也没有出现过。我指望着剧本能给我一个答案。结果剧本中更绝,连生孩子的那一段都没了,只写到怀孕,便没下文了。太平的孩子去哪了?这只能是一个千古谜题了吧。
剧本中省掉的情节还有上官婉儿和张昌宗的那一段。也许是为了应付审查吧,但这段不应该省掉了。看剧本的时候,缺失了这一段,以至于读到婉儿拿出通行的腰牌时,第一反应是莫名其妙,这腰牌哪来的,什么时候得的,到底有多重要……
少了这一段中关于张昌宗过往经历的交代,他对张易之的追随就显得难以理解,当张易之抚摸着他的脸,说出“你走不了,你是我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同生共死”,“你是我最杰出的一部作品”,“我一旦完了,你还有什么意义存在吗”……的时候,作为读者的我是皱着眉头的,我不明白他和张昌宗之间到底有什么牵连。直到我终于忍受不了,又专门找出这一集电视看了一遍,将婉儿与张昌忠的这一段情节补上,才终于将所有的前因后果整理清楚,一切行为都通顺起来。
电视剧中有一段印象深刻的镜头,清晨,太平一个人走在空荡荡的长街上,远处的天空仿佛还有蒙蒙的雾气没有散去,路边有一个卖混沌的小摊,蒸腾的热气显示出一场最平实的生活场景,四方桌,小矮凳。太平在小摊旁停下,要了一碗混沌,仔细地吃完,然后付钱离开。
我也不知道这一个片段好在哪里,十几年前看过一遍,便一直记到了现在。每每想到这一段,便感到无端的伤感。看剧本的时候,我一直留意着,期待着这一幕的出现,可是没有,这一段也被删掉了。真遗憾。
看到最后,我摇了摇头,这里面所呈现出的感情,没几个正常的。我将这句话说出了声,有人听见,就听见了,没人听见,那就说给自己听。
弘、合欢、明清远、薛绍、张易之、薛怀义、贺兰、张昌宗、武攸嗣、崔缇……哪一个不是怀着浓烈的感情,并将这种感情用到了极致,最后呈现出的效果,如一座巨大的花园,无数鲜花在其中争奇斗艳,每一朵都开得那么热烈,热烈到令人感到震颤。
也许,这才是人物应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