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段旅程
在旅程中,不断在变幻着角色,不断在适应,不断在成长。
在孩童时期,我们天真烂漫,精力旺盛而活波可爱。
在最青葱的岁月中,我们无忧无虑,肆意挥霍着活力;
在中年时,我们上要扛起天,下要撑住地。
一直都非常注重对小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报名听了很多培训,看了不少的书。听培训时,觉得别人说的非常有道理;看书时,觉得我就是缺少这样的引导。
当自己面对孩子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得把对成人的要求加附在他身上。每次事后反思,又觉得悔恨无比,伤害了孩子的心智和慧根。
当今,我们大脑穿梭在无限的数据洪流之中,脑负荷非常严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总希望在这温存的港湾中释放自己的劳累。但,我们还有很多任务,比如:教孩子读书,写字,算数,玩闹,洗澡等等等等。最近在网上就看到好多教孩子做作业时的段子,有的时候父母都懊恼的叫孩子叫哥(哈哈哈哈,每次想起这事总是情不自禁的笑出猪声)。但,从侧面反映出对孩子不够耐心和宽容。可能控制不住自己,就把一天的情绪宣泄在孩子身上。我就犯过无数次这样的错误。有时工作需要,晚上很晚了还在打电话,发工作微信,甚至在教孩子做作业时,不受控制的联系工作事宜。当我惊醒时已经来不及了。后怕孩子以后做情也像我,做着这件事中途又去做另外一件事,像猴子掰玉米,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当父母的总是不愿意把自己最不好的一面留给孩子,希望孩子心里的我们完美而无缺。这就是我说的,不想要把自己最差的一面给孩子。同时,孩子的复制能力超强,你的行为时刻在被孩子模仿。这也是身教大于言传的道理。时刻在孩子面前保持正面,积极,正常逻辑性的行为非常重要。因为行为40%来自于我们的习惯,而不好的习惯有时连当事人都不明白,就自然的表现了出来。孩子不自觉的学去了,在日常生活中就会体现出来(在这里我想表达一个观点,不要把所有的不好,都去责怪原生家庭,因为我们的上一代原生家庭在他们的时代中,也是受害者),很多父母都会看不惯,会发火,会怒吼。本章的核心观点就在这里,在孩子面前说好不如做好,因为谁都有第一次做父母的时候,应该多反思如何和孩子相处。
我儿子,5岁,在学习英语,聪明,反应快,活波,小聪明多。每次只要专注认真,就学习的非常快;如果不集中精力,可能要学习2个小时,时间对中年男人来说弥足珍,需要我们用智慧把时间精确运用时间到秒,我们在努力和时间做斗争,我们希望每一秒都用在刀刃上,晚上2个小时的作业辅导,确实大大影响了做事的功效。而作业的时间越久心里的负面情绪就会越大。(老师喜欢聪明学生的原因)。而每次作业花费的时间多了,心里就会不高兴;心里不高兴,脸上就没有了表情;没有表情,孩子就会有害怕的感觉;孩子一害怕,就会哭;孩子一哭,学习更加不会有效率;没有效率,花费在作业上的时间就会越久;越久,心里就越烦。到最后,可能父母就会出手打孩子。孩子的身心都受到了伤害,有时父母事后也会更加内疚和自责。多少父母在这样的负面循环中,陪伴着孩子长大。
最近看书学到了一句话,对我的触动和感悟非常深刻,特别让我警醒:
你究竟是要赢“ 了 ”孩子,还是赢“ 得 ”孩子。
如果你一定要赢,孩子就一定会输;总是赢,孩子就习惯会输。
成年人应该把犯错当做和孩子一起学习的机会,而不是以长者的角度去批判。
应该做到同层,而不是比孩子高一层。
急于批评孩子是不愿和孩子共同承担错误的表现。
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对他们最好的爱。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不要“错”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