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候父母经常说别人家的孩子考多少分,瞧瞧自己那点分,怎么和别人比。
那会最怕的不是期末考试,而是出来成绩之后父母拿自己和别人的比较。别人家的孩子得过多少奖状多少红花,自己什么都没有,偶尔自己也得过一次父母就开始换个方式说自己没有别人得过的多。
那时候的那天都不和父母一起出去玩,特别是晚饭过后,遇到一起就开始聊孩子。想着父母趁着年轻,那个时候整天这么多梦想和生活不聊谈孩子干嘛。好不容易经过观察别人家的孩子不在家,就要求这父母出去一起玩,那时候特别开心。
2
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终于和别人家的孩子持平。别人家的孩子能考上的学校自己也能考上,甚至会比别人家的孩子考得还要好。
大学时代,别人家的孩子做了什么兼职又成了父母经常嘴边挂起来的话题。工资多少多少,福利有什么有什么,多长时间之内还有被正式雇用的可能。
特别是放假回到家里,父母一看到自己懒就拿别人家的孩子来“鞭策”自己,让自己瞧瞧自己的样子,根本比不上别人家孩子的一丝一毫,一点上进心都没有。该怎么办还是需要父母的指点,没有主见,真是笨死了。
3
毕业以后呢,自己能找到工作还好点,即使是相对来说稍微差一点的,但是也是有着自己能供养自己的能力,起码不会再过分依赖父母。
如果找不到工作,别人家的孩子就又出现了。他们有着怎样怎样的好工作,工资还不低,还不会受太多劳累。对于自己这种毕业了都还要暂时啃老的人老说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待遇。
年龄不小了,那些整天数落自己的人就开始谈论男女朋友。工作都没有的自己怎么比得上那些月入好多钱还找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对象的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是这样神奇,什么都会,什么又都能解决,在每个年龄段都有着他们应该得到、甚至超乎想象的东西,而把别人远远地甩在后面。如果信奉教义的话,可能就把他们当作一个人的敬拜的对象来对待了。
其实很多很多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父母虚构的。看到自己孩子的懒惰,就特别想用一种方式来激励自己的孩子去变得更加优秀。哪怕别人家的孩子正在疯狂玩耍,那么事情到他们嘴里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叙述方式。别人家的孩子也管不了,更没有那么多的精力,那些承载着对孩子期许的愿望的事就完完全全赋予到了自己孩子身上。他们并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只是希望可以在拿出孩子比拼的时代,自己的脸上能多一份骄傲和自豪。自己家的孩子可能都没有听过这么郑重其事的夸奖,殊不知,正是那些平时的啰嗦和拿别人来比较的一些琐事,成就了他们的嘴角的上扬。
既然已经明白了别人家的孩子不过是一种幻想,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再有那么多的压力或者担忧。晚饭过后可以昂首挺胸的走在父母的身边,迎面而来的别人家的孩子看上去脸上有羞愧的表情,不敢抬头。似乎这就是当年的自己,生怕被旁边的父母拿来做比较,还时不时贬低那么一两句。
在这种虚拟的压力下所带来的成长,先不说它带给了孩子多少脸上没有面子的时刻,那些孩子时期都不注重的所谓的虚荣,提起它感觉丝毫没有意义。一个人真正有尊严、受到别人尊重的时候,是成人时期所体现的本事和能力。况且它还奠定了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的基础,始终有一个目标,有一个自己无法逾越的形象,那么就是在本来优秀的路上变得更加优秀。
相信不甘平庸的你在这种激励下所体现出来的品质不是父母老是拿别人来比较的懊恼或烦躁,也不是沮丧或生气,而是一定要让自己父母在闲谈之余有对自己孩子的表现呈现出骄傲的底气。
你肯定比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得多。
其实,你就是名副其实的别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