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巴黎的张公子(张佳玮)新近出了新书,书名起得很投巧,《这本书好吃吗》。豆瓣有个网友在看完这本书调侃道,“深夜翻完并没有点灶开锅去下一碗面,而是某宝下单了一套无删节版盗版金瓶梅……”
这缘于张公子这本书的主旨,他在读书过程中发现很多作家都喜欢写吃,于是选取古今中外的经曲名著,从吃处着眼品评作家的写作风格,和他们的生活态度。这本书我还未读,之前看过他的公号推送过此类文章,能大概想象出书的风格。
一时激起我的阅读兴趣,手头正好有本年初买的梁实秋的《人间食话》迟迟未读,这两天把它翻完了。大学时我就在学校图书馆读过他的《雅舍谈吃》,时隔多年,书里写的美食大多忘记了。这版《人间食话》除了收录这一部分佳作,还辑录了他的其他谈吃名篇,重读发现文人雅士写起吃来,再普通的食物,经过他的笔,都成了不同寻常的美味。
梁实秋是个十足的雅人,有着中国文人的修养气质。他虽生在动乱的年代,良好的家境使他从小跟着家人就吃遍了北京的各色食物。1949年去了台湾后,客居异乡的他,时常想念故乡,想念北平的美食,“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于是他写下无数谈吃名篇,在文字中回忆美食的味道。
书中每一篇都以食物的名称作为题目,文字简洁、雅致,行文如流水,他吃得大快朵颐,我们看得酣畅淋漓。不得不感叹,会吃的人都很幸福,可梁实秋不仅爱吃,更懂吃,从食物选料、储藏方法,到刀工火候、烹调方法,炒、烧、煎、蒸、炖,无所不懂,谈的头头是道。中国另一个与梁实秋同时代的作家汪曾祺,也是个吃货,他不仅遍尝各地美食,还能自创菜式,一步步教我们制作方法,他的麻油拌荠菜引得多少人模仿,“用手抟成一座尖塔,临吃推倒”,听着好不壮观。书里虽未见梁实秋写到自己下厨的名场面,想必多少会实操几道拿手好菜,能在亲朋好友面前露一手,能吃会做才不枉吃货的美名。
他无论到哪,都对北平的风味念念不忘。胡同巷子里的酒楼饭庄的招牌菜,小贩穿街走巷叫卖的各种小吃,干鲜果铺里摆着的各色零食,妈妈做的拿手家常菜,无不使他“馋”。在谈吃名篇《馋》,他说馋不是狼吞虎咽没有吃相,不是逮着一样食物放肆吃,是讲究食物的品质,食材是否新鲜、烹饪是否得当,满足的是吃的品味,把生理需求发展成一种艺术趣味。
他吃遍了四方美食。北平作为曾经的皇都,聚集了各地的美味,为他的寻吃觅喝提供了很大便利,加上抗战爆发后他又辗转各地,江浙闽南的海鲜,湖湘四川的腊肉,河南的黄河鲤鱼,山东的芙蓉鸡片,广东的的鱼翅,关外内蒙的烤羊肉……行到哪吃到哪,每种食物都能被他吃出格调来,吃出风雅精致。
他知道哪里产的食材最好,如数家珍,闽南的海鲜最鲜最嫩,金华的火腿最香全国别无二家,河南灵宝的大枣个大且甜,大家公认湖南的莲子最好……食物上桌,要讲究吃相吃法,多年与美食打交道都吃出了经验,他写吃汤包那一段尤其精彩,“取食的时候要眼明手快,抓住包子的皱褶处猛然提起,包子皮骤然下坠,像是被婴儿吮瘪了的乳房一样,趁包子没有破裂赶快放进自己的碟中,轻轻咬破包子皮,把其中的汤汁吸饮下肚,然后再吃包子的空皮”。读到这段若此时恰好鸡鸣三更,你会不会马上起床洗漱,跑去街角那家早点铺来一笼汤包解解馋!
他谈起中国的待客之道,请客的场面如在眼前,让你仿佛身在局中。首先是请谁的问题,这个很有讲究,俗气的商贾官僚不能和清高文人同席共坐,大家得能聊到一起才成;饭桌上主人要懂得招呼大家打圆场,让一桌人吃得其乐融融,有说有笑,不尴尬不冷场;席终还要有饭后甜点水果供大家二次消遣,你以为他们要走了,“但是不,大家雅兴不浅,谈锋尚健,饭后磕牙,海阔天空,谁也不愿首先言辞,致败人意”。这一篇《请客》让我们看到梁实秋对中国饭桌文化拿捏准确,一顿饭下来处处透着人情世故。
一本书读完,上百种美食,不同做法不同的风味,我们跟着作者来了一趟美食发现之旅。对梁实秋来说,这不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文化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当我们走过风花雪月的浪漫,来到柴米油盐的现实,日子就简化为四季三餐的平淡日常。食物,是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但我们可以用心烹饪,一厨房两人忙,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热气腾腾的厨房,食物里面藏着我们对生活的爱。
梁实秋汪曾祺都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浸润过的人,常年的修行造就了一种自在闲适的生活哲学。与这样的生活大师相比,我们缺少的恰恰是那份对生活的热爱,能从日常细节中发现生活的美好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