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曾是一名培训行业的顾问式销售。很多不了解的人对这类工作持两种态度:怀疑或是羡慕。
怀疑的人认为带有“顾问”或者“销售”字眼的岗位,多少有些空洞和不靠谱,档次也不高;羡慕的人则认为这不就是一份与人聊天的工作吗,每天靠说话就能赚钱,真好。
没错,这确是份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说话更是占据了大部分比例,但并非大家理解的那样仅靠聊天就能赚钱。它不是一场随意而低级的聊天,而是一场心理和语言的博弈。顾问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高情商,强有力的沟通能力,甚至是丰富人生经历的体现。
顾问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他们不同行业,不同社会阶级,不同需求,不同教育背景,甚至是不同素质。我们需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有趣幽默的表达能力,广阔的知识面,深邃的知识储备,合理的逻辑结构和清晰的思维,甚至是强大的人格魅力。
总之就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及;无所不知,无所不驾驭。
我的工作就是与人交谈,与人打交道。每天我要见到2-3个客户,一年下来就是上千人,可以说阅人无数,这也使我更加敏锐地洞悉人性。
销售的工作就是不断的被拒绝的过程,客户不愿买单的原因千千万万。你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客户说的哪句真?哪句假?哪些是借口?哪些是事实?
借口和事实从来是两码事,你是否有能力将它们区分?你是否又总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借口里,自己都信以为真了,最后错把“借口”当成了“事实”?
2
生活中,我们常因为时间和条件限制等原因无法执行一些事情,事实就是这样了,也努力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仔细想想,你那些做不了的“事实”真的不是“借口”吗?
记得我有这样一位客户。他对高端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前后咨询了三小时,问得仔细,渴望学好,如不提高将直接阻碍他未来职业晋升和薪资调整。该客户的需求和经济能力都不是问题,但最后因时间问题无法购买。
他的背景是这样的:28岁,在一家小规模医疗公司工作,单休,工作之余准备创业开办自己的公司,每天下班都要学习到深夜,看很多书,做很多研究;同时他还在某211高校就读在职研究生,并且还有半年毕业,每天研究论文;生活方面,他刚买了房,正在安排装修;而他的太太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生产。
“上班族”,“创业者”,“在职研究”生,“负责装修的一家之主”,“即将做爸爸”——同时拥有六个身份的客户!
听完连我都奔溃了,我都觉得他无法参与我们的课程。因为他真的像个陀螺一样不停转,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再学习一门课程了。
他说话的时候都带着疲倦的面容和无奈的眼神。他还拿出手机日历表,向我展示他每一天的安排和行程,不出意外,密密麻麻,统统排满。
作为一个top sales,我完全被客户guide了,甚至失去自己的立场被反销售了。当时的我分明在尬聊,语言完全没有逻辑,一个劲地在循环干啃一些大道理,去尝试说服他报名学习,说什么学习能为他带来什么什么,“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竟是些空洞而没用的鸡汤,却没有真正的为客户解决问题。
因为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帮到他。
后来,我和老板复盘了这个客户的案例。直到现在,我都记得她跟我说的这段话:
人都是在最忙的时候最出活。这个年代就没人说自己不忙的,谁不忙呢?一定有人比他更忙还更成功,而他们却将时间和任务安排地井井有条。
说忙是否是对自己无能的一种掩饰呢?因为找借口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之一,难得是要麻痹自己,麻痹自己承认自己在找借口。其实这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逃避现实的表现。
3
找借口人人都喜欢。为自己的行为或者处境找一个“心安理得”的解释,从而自我安慰,掩饰自己的无能或者错误。
借口是拖延的温床,越找借口越懦弱,因为不敢面对事实,又无能改变事实。大多数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错把借口当成了事实,说自己忙还真以为自己忙?殊不知忙不是事实,而是借口。
事实是你要去做,去经历,去改变。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捷径的,而不是你站在起点说我到达不了终点。
找借口是人的一种本性,每当我们嘴里说着我真的做不成这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是该停下来正视自己一下?否则长期以往我们会习惯于找借口,自己做错或者做不成的事情都是外界原因导致的。最终练就成一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成功的人之所以少,就是他们意识到“借口”的危害,打破人性的“舒适”惯性思考,深刻从自己身上找出原因,历练自己,不断成长。
西点军校有一条百年校规,那就是“做事不要找借口”。
我想:成功者与平庸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出现问题,你是从自身找原因,还是从外界找原因?你是找借口,还是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