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老了,一提就是三十年前的事。
且说三十年前,我和一位老师在同一所乡中任教;我家离学校八里地,他家在半道,约五里地;因都没结婚,并不恋家,我们约定每周日下午返校。这样,周一早晨就不用急着往学校赶,就能按时上课。
我去学校时总要拐到他家,叫上一块去。
我去这位老师家的时候,他在吃饭,他母亲给他做了熬菜。熬菜不是现在所说的大锅菜,是作为粥来食用的。做起来是这样的:先切半棵白菜,待水快烧开之际,放进去,然后再抓一把粉条,掰碎,两厘米长就行,也放进去;白菜和粉条都煮烂了,拌半碗白面疙瘩,也搅拌得碎碎的;等到滚锅后,耗点油,放点葱花,再捏一点盐,一下子倒进锅;再放点酱油也行,熬菜显得好看;放两滴香油更好,上边漂一层油花,吊胃口。
这位老师不一会就喝了一碗,然后舀第二碗,第二碗喝完后,我以为他饱了,就准备走,可是他还要喝;喝了三碗之后,我心想,肯定不喝了。谁知,他又舀了两勺,又喝了下去。四碗就四碗吧,反正碗不大。可是,我走出屋门后,他喊我再等等,说再喝一碗。我憋不住就笑,心想能有多好喝呢?喝这么多!
严格意义上讲,既然叫熬菜,就有菜的作用。喝熬菜的时候,不用再炒菜了,嚼着馒头,就着熬菜,就能应付了。有的就把馒头——早一些的时候是玉米饼子——泡进去,喝熬菜的时候把馒头也吃了。有的把馒头腾热,有的就直接泡凉馒头,泡不了几分钟,就热了。以前做熬菜多,还因为打下的粮食少,就想着法节省,比如说的熬白菜,白菜里边拌白面疙瘩,既有面食,又有蔬菜,多喝两碗,肚子问题就解决了。
说实话,以前我是不愿意喝熬菜的,原因就在于菜帮子太多,又没有多少油水。菜帮子白白的,块又大,一煮,面不拉几的,没一点味道。我是宁可喝小米粥或玉米面糊糊也不喝熬菜的。做小米粥或玉米糊糊时,往往先放进去一些别的,红薯啊,红萝卜啊,蔓菁啊,等等,吃起来都是甜滋滋的。即使放几粒绿豆,或者黄豆,也有个捞头。再说,不做熬菜的时候,会专门炒个菜。
今晚我自己在家,想起了这个熬菜饭,就想做着吃。一方面是想回味一下过去的生活,另一个原因在于,中午大鱼大肉吃了,晚上就应该简单点,吃点好消化的食物。现在都说常吃的白菜富含膳食纤维,还能防癌什么的,吃一顿熬菜不是挺好吗?
我照着上边的步骤做了。自然,把帮子掰掉,尽量的用绿叶,帮儿没有叶好吃;比三十年前放的油要多得多,以前都是把勺子架在火上,滴那么几点,现在随便一倒,就不会少于半两。白面疙瘩我也不想费事去拌了,还有点面条,放一柱,代替疙瘩吧。晚饭我不吃别的了,单喝这熬菜,看能喝几碗。
不一会就做好了。还别说,喝起来味道真不错。又是扒拉,又是吸溜的,几分钟就喝了一碗;就舀第二碗,舀第二碗的时候想,今晚争取喝三碗。当喝了第二碗后,肚子就有些饱胀了,还打了饱嗝;喝第三碗的欲望一点也没有了。一个人的饭难做,只要做就多,就得剩。今晚至少剩下两碗,只好等到明天早晨继续喝吧!
我早想好了,明天早晨喝的时候,再往熬菜里泡点别的东西。很多天没吃油条了,就买两根油条泡吧。
还没吃,已闻到了它的香,觉出了它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