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约见了很久不见的青梅。青梅高中的时候就远去加拿大,从此之后也断了联系。我自矜矫情,常常懒于social,在过去的时光中,常常不经意间就单方面地推翻了友谊的小船。每每想起来,只想抽自己一耳光,骂一声傻X。并且由于记忆中船翻得有点难看,总也下不起决心去救起那些船。只好立誓好好珍惜自己现在的好朋友,不要再装X不成成傻X。常常也会想,好朋友们真是不容易,能忍受时不时发癫的我。(比心。
说回青梅,好久不见,变好看了。青梅中可能就我(一直是我)不太好看,sad。据说移民了,讲话中夹杂着英文单词,是挺纯正的美语。听完就有点冒酸水了,诶,我一直自诩拿手科目是英语,但说真的还是很不够看的,口语听力差强人意。我们聊了挺多的,也谈及了很多发小,得知很多人也是早早地就去了国外求学,美英澳加。有点感叹各自的人生轨迹就是那相交线,交于幼时,此刻却已是渐行渐远。
青梅好久没归国,我说我做东,当然她也象征性的推拒了一下。但是抢着付钱的时候我有点恍惚, 请客到底能得到什么呢。其实我一直是忠实的AA制拥护者,出去玩最爱听到朋友说我们AA吧。老妈说我有点抠门,是的,我承认。但是我是真的不明白聚餐时,各位大人为什么以百米赛跑的速度抢着付钱。尤其是那种没有明确主旨的饭局——答谢别人,帮别人过生日这种有明确主旨的我能明白请客的意义。至于那种几个人平平等等地一起出来玩,吃个饭,抢着付钱我就实在不理解了。这样子的请客到底能说明什么呢?请客的人很有钱?说明他客气?他希望让别人欠点人情?我妈说你想太多,以后反正多请客没有错的。但是说真的,我家也不是什么富裕家庭,请客真的肉疼。好吧,说到底这些烦恼归结为一个字就是,穷。
还是说电影吧,延续着吃饭电影一条龙的约见传统。我们去看了最近上映的《北京遇上西雅图2》。说真的我看完之后一直疑惑为啥不叫《澳门遇上LA》,所以到底跟北京西雅图有啥关系。可能为了表现是原班人马?故事的话,还行吧,至少比起一,三观正了一点。(第一部的小三洗白记真真雷得我外焦里嫩。)主人公一个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勇于尝试的“小旋风”(?),一个是害怕交出真心的仙人掌。就是这样完全不同世界的两个人,阴差阳错成了笔友。
电影中有几个亮点,一个是“慢生活”,提倡书信而不是email;然后是那对老夫妻。傲娇老头和有趣爱哭的老婆婆,相濡以沫是为最美。说真的,看的是爱情片,我却不懂什么是爱情。有点羡慕女主“脱轨”的生活。她想爱谁爱谁,想干啥干啥,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的成年人。即使受伤也不怕,反正没死呢。反观我,一直受限于条条框框中,沿着名为common的轨道按部就班的行驶下去——求学,就业,相亲,结婚。可能是因为从小生长于这样的环境,接受的教育是这样的,周围的朋友也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人。而我时常努力尝试“脱轨”,但感觉最后可能还是影响不了火车运行。whatev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