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课堂上,一位女生提问:"老师,我这个人做什么事情之前都会想东想西想特别多,然后就不敢做了,我怎么能变得勇敢?"我问她若我邀请你上台来做一分钟的自我介绍,你愿意吗?她想了想答应了,对着四百人略带紧张和结巴的介绍了自己的简单信息。我问她刚刚害怕吗?她说怕!我复问她那为何还会做呢?她低头沉思。
我分享了一句影响我很深的话给她:"真正的勇敢不是没有恐惧,而是怀着恐惧依旧会去尝试前行!"她回答我说明白了!
面对未知而心生恐惧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并不是坏事,但这种自我保护过度,就会令人丧失自我探索的勇气与机会。本能会对即将要面对的过程和结果设定很多预判,这些预判既来自于他人现象,又来自于自我的过往经验,咱们中国人对未知的预测大概悲观大于乐观,当这种情绪在行动前积累得越来越多,自然就迈不开腿,甚至是放弃。
一方面我们需要客观的去面对事实数据,据西方心理学家跟踪统计研究,一个人内心预测的那些会很糟糕的结果98%都没有发生,换而言之就是人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在自己吓自己。比如说考试失利回家一定会被父母责罚,去见客户一定会遇到刁难,演讲会被喝倒彩,以及我们对个人身体健康的诸多猜测等等。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在瞎想时暗示自己:想象并不等于事实。你也可以记录和发现自己的预判究意有多少变成了事实,在理性数据面前,你会多出一份有力的认知,从而帮你打消那些毫无根据的想象。
另外一方面,面对恐惧我们还有足够勇气行动的原因来自己于内心的动力,对痛苦的逃避及对美好的向往。比起行动的恐惧,你对自己生活面对的和即将面对的痛苦,哪个更令你苦恼呢?两害相争取其"重",如果痛苦不够行动是没有动力的,就像一个明天就没有生活费来源的人会被激发出超乎自己想象的潜能,电视电影中的那些逆袭人物谁不是如此。当然激励你的可能不是痛苦,是希望,我若是如何,我的未来就会如何,每天这样对未来的自己进行构建是多么美好又充满力量的事。所以,假如你的想法根本停不下来,建议你不要只是想象恐惧,你可以多思考你不想要的痛苦,以及你憧憬的生活,这些都会令你勇气倍增。
最后,"试一试"三个字一定要提,这是一副灵丹妙药,放下对完美的期待,去尝试,试了去改,改了再去试,并无其他决窍与法门。火箭上天如此,蛟龙下海亦如此,工作如此,生活情感也这般。佛家的禅宗提倡活在当下,就有让我们对未知保持好奇与开放的心态,让该发生的发生,让该经验的经验,顺应缘份,都不是什么坏事,行动了,你要么得到经验,要么收获成绩。
没有无惧的人,只有不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