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客串了一下,去上了个班。
下午2:30左右,下班回到家,赖先生给我开的门,听着赖先生开门的动静,我就知道小幸运已经在睡午觉了。
我第一句话就是:“小幸运睡多久了?”
赖先生说:“睡一个小时左右了。今天没哭也没闹,很快就睡着了。”
我很欣慰,小幸运又长大了。
我平时以带娃为主,赖先生空的时候,我偶尔去上个班。
我的工作没有基本工资,上一天班,拿一天工资,弹性很大,也比较自由。
2
每次当我知道第二天要去上班了,我就会提前一天告之小幸运。
以前,我跟小幸运说妈妈明天要去上班了,她会很直接地说不要,秒哭的那种。
然后我就跟她解释为什么妈妈要去上班:“妈妈去上班是为了赚钱,赚了钱就可以给小幸运买好多好吃的,好多好玩的!”这种说法,可能一开始管用,后面就不好使了。
小幸运会说:“我不要好吃的,不要好玩的,我只要妈妈陪我。”
我就会说:“妈妈也想在家陪你呀,可是没办法,我要出去赚钱,我辛辛苦苦赚钱也是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
我去网上查,很多爸爸妈妈都是这样回答孩子为什么要上班的。这个回答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仅仅从经济层面来回答这个问题,不充分也经不起推敲。上班的确可以赚钱,但是上班也不仅仅为了赚钱。
而且我说我赚钱是为了小幸运,为了给小幸运买好吃的,好玩的,这无形之中就会把压力传递给了她,让她以为妈妈是因为自己才要承受这些辛苦,孩子会承受这深深的愧疚感。
我又研究了一下,就这样告诉小幸运:“妈妈去上班,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妈妈通过上班,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这样才有能力可以更好地保护小幸运!”
这个“人生价值”的理论,被赖先生嫌弃了,他说孩子哪里懂什么人生价值,再说你在家陪她就没有人生价值了吗?
我继续寻找答案,发现还可以这样说:“妈妈去上班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
确实,我们每个人上班都是通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在帮助不同的人,术业有专攻,每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事,能帮别人解决不同层面的问题。
但是,这个说法只强调“帮助”,未免忽略掉了上班带来的诸如劳动报酬的回报。
权衡再三,最终,我选择了这样的说法:
“妈妈明天要出去劳动啦!以前,妈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劳动的,比如做饭、洗衣服、洗碗、给小幸运换尿不湿、陪小幸运玩等等,明天妈妈要出去劳动了,比如给别人介绍东西,跟别人聊天,帮别人处理一些事情,这也是劳动哦!”
还要补充:“劳动是最光荣的事情啦!每个人都要劳动的,爸爸要劳动,妈妈要劳动,小幸运也要劳动!大家劳动了,付出了,就会有回报了,妈妈在家里劳动,小幸运会回报妈妈幸福的微笑,爸爸会回报妈妈温柔地拥抱。妈妈如果去外面劳动了,大家会回报妈妈谢谢,同时还会回报一些钱。劳动可以让妈妈得到很多东西。”
别以为小幸运听不懂,2岁开始,孩子就有了因果关系和逻辑思维能力,她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消化这些内容。
小幸运听到我这样说,虽然习惯性地因为妈妈要暂时离开她而湿了眼眶,但是眼泪没有掉下来,一脸天真的笑容,开启了话唠模式:“妈妈要劳动,爸爸要劳动,小幸运要劳动,独角兽要劳动,花花要劳动,椅子要劳动,桌布要劳动,灯灯要劳动,妈妈鼻涕也要劳动……”
鼻涕?什么鬼?看样子小幸运已经理解了我说的话,并会举一反三了。
当然,每次我还会再三强调“妈妈去外面劳动的时候,爸爸会在家里陪你哦!妈妈大概XX时间会到家的”这样可以让她放心,爸爸或妈妈总有一个会陪着她,不会丢下她一个人,她有了充足的安全感,而且对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有了可预见性,也就是有盼头了,就不会哭闹了。
事实证明,我好几次用了这个方法,她都没有像以前那样难受,每次分离都是愉快地跟我说拜拜,等我回到家,我们都会愉快地给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