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164/365
晚上好。
回到日本的第三天,也是自觉自我隔离的第三天。一个人在家,自己给自己做一日三餐,然后收拾房间,整理资料,看看美剧,跟着视频做有氧运动,读读书,这样的一天过得也很快。
不过我发现,因为不能出门,少了与外界的连接,自己会变得更加依赖手机和社交媒体,哪怕不聊天,看看大家的朋友圈和状态,看看时事新闻就会觉得自己还是跟这个世界有联系的。
不过,一直依赖手机和社交媒体的体验其实并不好,感觉自己一直是被事情拖着走,失去了自我能动性。我知道一个主要原因其实是,活在手机和社交媒体中的自己,是没有真正享受当下,没有活成真实的自己的。
当然,我不会一刀切断自己与外界的联系,不过会尝试用更多的时间去体验一个人活在当下的感觉。目前每日运动、每日阅读和写作都给了我这样舒服自在的活在当下的高质量时间,我还会继续寻找其他的途径和方法。
今天继续为大家阅读《被讨厌的勇气》,哲人与青年对话的第一夜。这一夜很长,内容也十分丰富,昨天读到前三小节的内容里,哲人在与青年的聊天中提到了“目的论”。今天的内容,就是从青年自身的例子开始,让我们可以深入地理解阿德勒心理学中的“目的论”。
我继续把令我眼前一亮的内容摘抄如下,可以边听边看:
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4.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5.弗洛伊德说错了
a.我并不是否定感情的存在。任何人都有感情,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如果你说“人是无法抵抗感情的存在”,那我就要坚决地否定这种观点了。我们并不是在感情的支配下而采取各种行动。而且,在“人不受感情支配”这个层面上,进而在“人不受过去支配”这个层面上,阿德勒心理学正是一种与虚无主义截然相反的思想和哲学。
b.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c.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d.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
e.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这就是哲人的主张。
6.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a.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
b.您是说苏格拉底和阿德勒都是想要通过对话来启发人们?
c.正是如此。你心中的种种疑惑都会在我们接下来的对话中得以解决。
7.你想“变成别人”吗?
a.至少我不想变成别人,也能悦纳目前的自己。
b.你是“你”就可以了。
c.“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Y或者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希望你喜欢我的朗读。
晚安。
https://mp.weixin.qq.com/s/phJVXMRo2QCYcNf-9yUm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