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一个周末,看完电影《冈仁波齐》,感触满满。
这是一部用纪录片手法拍出来的故事片,讲述的是11个藏族人,从芒康出发,历时一年,走了2000多公里,去拉萨和冈仁波齐山朝圣的那些事儿。
还记得其中有个场景,老人对女儿说:“磕头好,磕头长见识。”朝圣磕头,其实就是经历浓缩的人生。那一刻,仿佛明白了所谓信念的力量。何为信念,曾经开玩笑说,就是先相信,再念念不忘。简单点,信念是一种相信的力量。
反观当下,俨然一个透支的世界?透支健康去熬夜,透支金钱去shopping,透支情感去相爱,透支信任去交际。身边有人也许会说:“少跟我谈什么信念,什么信仰。”
人活着,有时太复杂。人活着,其实很简单。
于是想要写点什么,就影片里的深刻记忆点,结合职场里的两三案例,来解析一番。
01 与风景共舞——少抱怨环境,要坚定内心
影片中,朝圣的一行人。路上可谓坎坷崎岖,因为他们坚定的内心,反而外在的环境,或好或坏,已然不那么重要,跟随内心,只管前行。
天黑了,走到哪里算哪里,他们就地取材,安顿扎营。
也许是一条小溪边,晚上睡觉耳边都是溪水流淌的声音,依然享受。
也许是318国道旁,来往穿梭的车辆,纷乱嘈杂,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
也许是在无名小路上,拿起各种家伙,搭帐篷,各种补给,养精蓄锐。
路上的天气,时好时坏。
这一刻,还是阳光明媚
下一秒,骤然大雪纷飞
【反观职场】
背景:周一上午开完工作会,为了布置新的培训室,交代下属在网上订购一套相框。下属已确认相关信息,并答应周四完成此事。结果呢?如下图所示:
上图为下属会后在部门内部群发的消息(当时看了,整个人都不好了……)
也许,在网上挑选相框,会有很多选项和参考(环境的干扰),于是乎主见(内心不坚定),干脆就把链接发到内部工作群,让大家参谋参谋,再做打算。
我们的工作为什么做不出彩?上述的案例,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职场中的这类“负面噪声”越多,你离卓越就越远。
我们每天从工作中,获得如此多的信息,多到常常让我们不知所措,一旦接收负面的冗余信息过多,我们会容易失去“理智”。
很多职场人都常问,如何遇到更多厉害的人?答案很简单,先让自己厉害起来。
记住一个词叫做:组块化。(个人的习惯就是这么来的)
翻译一下,就是说人的大脑将一系列行为变成自动的惯性行为。我们每天的工作生活都靠不同的组块来丰富。
举个栗子:
看书前,通常都会先泡上一杯绿茶?
早晨下床时,你是先穿左脚的鞋还是右脚的?
出门前,明明门锁好了,你还是要用钥匙转转看?
想变厉害吗?心怀正念,搭建属于你自己的组块!
02 定严格标准——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价值输出
一路上的奔波劳累,每当需要中途休息时,会有人在路边捡起一块石头,做个标记。此刻的终点,也是下一步的起点。
朝圣磕头,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就磕头的动作,都有其要求。每人双手都有手板,姿势都是有标准和要求的,无论男女老少,没有人会偷懒或是省去某个动作。
手板操作全部都是标准动作,双手举过头顶,眼前,胸前,五体投地……
每天睡前,会集体诵经,然后集体休息。
次次如此,这些简单的动作,我能感受到那份神圣的意义所在。他们有自己的要求,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靠近,一步步输出。
【反观职场】
时间:8:40 地点: 公司等电梯处 人员: 我、营运部两位同事
概述:
营运同事A:看你那个胡子,稍微刮一下啊
营运同事B:我这算还好,我是每三四天刮一次,看企划部G,那一脸。他都是半个月刮一次。
营运同事A:无语
营运同事B:这就是我的特色,哈哈哈
我:听完没有回应(内心已无力吐槽)
一片树叶看森林
职场人,总是习惯在对比标准后(通常这只是自己所谓的标准),寻找自我暂时解脱感。
当你习惯了自己的散漫
当你解放了自己的标准
无论身在哪个岗位的你,都要小心了哟。
学者志在大道,智者谋于未来。
工作里,掌握的知识必须有深度。否则你所谓的知识,只不过是常识。既然是常识,你凭什么有个人竞争优势?举例,当过兵的都知道三三制。古代其实并非如此,以前的军队,5人为最小战斗单位,称为一“伍”,当兵叫入伍,是这么来的。
后来,林彪发明了三三制,简单说,三人组成最小的作战单元。那这是为什么?很多人就不知其所以然。有经验的战士,做三人组的组长,战斗情景时,散开以倒三角阵型冲击,这样可以避免扎堆,以防被敌人一梭子全部扫到了。
定个标准,找个方式,形成并输出自己的价值方法论。
用不了多久,你会成职场问题的解决高手,不信试试看?
3.设定边界模式——形成工作回路
朝圣磕头,动作之间不能走的步数太多。
磕头时要贴近地面(额头伤越重,彰显越努力)
距离拉萨还有100多公里的地方,一场车祸,车头报废,失去动力。所有男人,在前面充当动力(人力拉车前进,后面的人继续朝圣磕头),车子太重了,拉车的几位男人,在中间休息处,依然从对应的起点磕头至终点,边界十分清晰。
【反观职场】
不懂行为边界的同事,比比皆是。
A.
午休时间,大伙都在安静休息,C女士颇有兴致的泡了一杯咖啡,用汤匙在杯子里来回搅动(叮叮声响彻整个开放式的办公区)
B.
下午工作时间,大家各自忙碌着。X君,开始拨打电话,是按的免提。
突然,一首周杰伦的告白气球,响起来了。一直持续了20秒(周围同事都是一脸嫌弃状),直至没人接听,X君才挂掉。
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就是一天的正常行军速度。有个成语叫做退避三舍,就是主动退让九十里,喻意退让,明确边界,避免冲突。职场上,提高职业敏感度,给自己找到那个界限,尤为重要。
心理学家鲍迈斯特因提出“自我损耗”理论而震惊学界。
所谓自我损耗,就是每做一个选择,就会损耗一点心理能量;每消耗一点心理能量,你的执行功能就会下降。
降低无关损耗,养成边界思维,形成工作回路。
边界是路标,指引你我一步步靠近更好的自己。
结尾我想引用一段话,来自内心引力的tina所言(班夫山地电影节中国区 创始人)
探险,不是在于谁,第一个登上了某一坐山峰;
探险,不是在于谁,第一个跨越了某一个海域;
探险,是在于你去了你平时去不了的地方,做了你平时做不了的事情;
再回到生活中,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同样,我想说
成长=内心+价值+回路
拥抱环境,坚定内心。严格标准,输出价值。设定边界,形成回路。
等到某天,你会发现
成长,不是门槛太高。而是抬脚的人,太少。
爱学习,乐分享,品生活。
我是职场逗伴匠,一位有故事的知识手艺人,我用点滴文字沉淀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