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很多家庭可以看出的场景:
1
孩子不小心打摔了一个花瓶
妈妈:“你不长眼睛啊?这么大的花瓶看不见!”
2
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
爸爸:“你是怎么搞的,我辛辛苦苦挣钱给你上学,你就是这样学的啊?”
3
孩子想要自己喜欢的东西
妈妈:“不可以,听我的!”
这些问题,想必大部分人都深有体会。
渐渐地,你打碎了东西,父母问起来,你可能说:“是猫!”
你成绩不理想,父母怒骂起来,你可能会陷入自责,接着自卑,然后觉得自己真的是一无是处。
你喜欢的东西,你会将它隐藏,因为父母不会同意,肯定遭到他们的反对。
长期以往,孩子不敢再向你吐露心声,不敢再想你提出要求,不敢再对你说实话,代替的是谎言,压抑或自残。
谎言可以逃避责骂,压抑可以避免冲突,自残可以得到解脱。
孩子稍有不慎就会换来父母的责骂和无休止的抱怨。父母粗暴制止孩子不正确行为,换来孩子无声的抵抗,或是用语言暴力,身体暴力进行反抗,甚至和父母大打出手,换来的又是父母更加残暴的“以暴制暴”。
为什么父母都不自知,将孩子置于“水火之中”?
因为害怕。
害怕面对自己的错误,所以维持做父母的权威。
心理学上有个案列:
有个6岁小男孩,有天问爸爸:“爸爸,为什么你叫外婆是‘贱货’?”
父亲听后恼羞成怒,大吼道:“我告诉过你,不要来烦我,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来管,我现在就要狠狠地教训你,这是你自找的,我要用肥皂水漱你的口,让你受到教训。
看看以后别人叫你闭嘴,不要说脏话的时候,你还敢不敢再说了!”于是,父亲拖着孩子来到洗手间。假借“适当管教”的名义,却做出了邪恶之事。
这位父亲大动肝火,是因为儿子让他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污秽”,他害怕面对自己的“污秽”,极力逃避,所以就把儿子当成替罪羊痛打一顿。他的潜意识是说:“谁让你指出我的错误,揭我的短,让我痛苦,颜面扫地,我要狠狠地教训你!”
面对承认错误时的痛苦,比起继续维持自己的形象,后者容易多了。所以大多数父母都这样做!
父母永远正确,孩子就会压力无边。在无边的压力下,孩子怎么会体会到生命的快乐呢?
所以,你的一切心理疾病的原因,不仅跟你有关,也跟父母有关。
但是,即使你童年经历了种种苦楚,生活在无边的“苦海”中,但如果你已经成年或二十岁以上,并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意志,再把问题归咎于父母,家庭,环境,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不同的阶段,父母的影响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弱。
放眼望去,那些生活的幸福快乐的人,童年就是完美无缺,精彩纷呈的吗?不是,他们中间有的失去双亲,有的是母亲一手带大的,缺失了非常重要的父亲的爱;有的在复杂而又敏感的组合家庭下成长。
我的一位老师,他有一个残缺的家庭和一位剽悍的母亲。
她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没有再嫁,独自一个抚养她的孩子。一个独身女人要面对孩子的读书问题,生活问题,还有社会上各种复杂关系。
因此练就了他母亲能干,泼辣,强势的性格,以至于他犯小错就被骂,大错就被打。有次他偷了母亲藏在枕头底下的几十块钱,被母亲拿着大木棍追着到处打,揪回来继续打,完了还跪了一晚上。
在这样家庭下成长,受尽了多少打骂,受到旁人的多少白眼,他已经记不清了。
但是,他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他是那么的有趣,有学识,有智慧,平易近人的人,他活得更通透,更洒脱。他从未抱怨命运不公,并理解母亲的不容易。他对我说:“以前的生活我不能选择,但以后的生活我自己做主!”
他确实做到了,他通过读大量的书,见更多优秀的人(严重的话,可以看心理医生),了解自己,把自己放在“手术台”解剖,分析,重建,完成了一次次成功的“蜕变”。
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说过,在无边的苦海中,怎样获得解脱呢?
这就要“回头是岸”,意味着勇敢地回到过去,在承认过去自我的基础上,放弃自我,获得新我,促使自我不断拓展和完善。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他们虽然缺失了某种关爱,体会到不一样的家庭生活,但公平的是他们有自由的意志,赋予了他们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人生是由一个接一个的选择组成的,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人生。
你会怎样选择?